搜索到16篇“ 室管膜下层“的相关文章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层Vimentin、GFAP阳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层Vimenti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去除大鼠左侧大脑皮层血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去皮层血管对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作用。结果:通过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去皮层血管后侧脑室SVZ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Vimentin、GFAP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反应增强,表象改变显著。此种损伤刺激引起了相对静止的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给予通络救脑注射液后促进以上各种阳性细胞表达增多、增强。结论:提示通络救脑注射液可能通过上调内源性促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去皮层血管后成年大鼠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司银楚李兴刚李海燕李光媛沈钦华商志伟
关键词:通络救脑注射液
去大脑皮质血管对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层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去大脑皮质血管对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ubependymal ventricular zone,SVZ)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去大脑皮质血管后成年大鼠侧脑室前角、中央部、下角室管膜下BrdU标记细胞。结果:去皮质血管后大鼠侧脑室各部SVZ的BrdU阳性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去大脑皮质血管15d、30d大鼠侧脑室各部外侧壁和前角上壁SVZ的BrdU阳性细胞核计数均明显多于正常组。结论:去大脑皮质血管损伤可诱导大鼠脑内侧脑室室管膜下细胞的增殖。
司银楚程龙朱培纯吴海霞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室管膜下层细胞增殖
三七总皂甙对去大脑皮层血管后成年大鼠前脑侧脑室室管膜下层Nestin和bFGF表达的作用被引量:35
2003年
目的 探讨中药三七是否能够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丝裂原bFGF的合成、分泌以及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去大脑皮层血管后以及给予三七总皂甙后成年大鼠前脑室管膜下层 (SVZ)神经前体细胞标记Nestin和神经营养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 给予三七总皂甙后去大脑皮层血管成年大鼠前脑侧脑室SVZ中Nestin标记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 ,bFGF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三七总皂甙能促进脑内bFGF合成及分泌 。
程龙朱培纯司银楚吴海霞许红
关键词:三七总皂甙室管膜下层
胎儿大脑不同区域新皮质组织发生的形态学研究 Ⅱ.室管膜层、室管膜下层、中间带和板下带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在已对11周至38周胎儿大脑不同区域新皮质组织发生中,端脑壁的皮质板和边缘带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11周至17周5个胎龄组的9例胎儿的端脑壁在额前区、运动区、枕区、颞区、岛区的室管膜层和室管膜下层,中间带、板下带三部分,利用光镜技术,分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及厚度的测量和比较。希望联系皮质板和边缘带的研究,从形态学方面探讨胎儿大脑新皮质发育的规律。结果表明:(1)端脑壁的各区带的发育遵循从内(深)向外(浅)的规则,各区带都有其发育较快时期;(2)11周时,在各脑区都存在较明显的前板下带,13至14周,真正的板下带形成;(3)室管膜层和室管膜下层、中间带、板下带的发育同皮质板和边缘带的发育密切相关。
田雪梅侯家骥
关键词:室管膜下层形态学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研究目的: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由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紊乱所致,表现为血浆脂蛋白异常、血脂增高等,属于祖国医学的“痰浊”“瘀血”范畴。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任秀君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室管膜下层电针疗法合并症
通络救脑注射液促进去皮层血管大鼠室管膜下区(SVZ)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作用的研究
目的.在本实验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去皮层血管促进SVZ神经细胞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增生,分化并形成迁移路至损伤部位参与修复的机制.结论:去皮层血管损伤可以促进室管膜下层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一定的迁移路,直接或间...
黄兵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室管膜下层通络救脑注射液细胞增殖
去大脑皮层血管促进成年大鼠脑内室管膜下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被引量:7
2005年
研究去大脑皮层血管对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增殖分化为新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作用和机制。以去大鼠脑皮层血管为模型,以Nestin,BrdU,Tuj1,vimentin,bFGF为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方法,研究去大脑皮层血管对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增殖分化为新的神经元的作用和机制。去皮层血管后大鼠侧脑室各水平SVZ的Nestin,BrdU,Tuj1,vimentin,bFGF阳性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形态显著改变。模型组15天、30天侧脑室前角外侧壁SVZ的Nestin,BrdU,Tuj1,vimentin阳性细胞计数均多于正常组,差异性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15天和30天前角外侧壁SVZ的bFGF阳性细胞的面密度和光密度均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去皮层损伤刺激可引起脑内bFGF水平上调,促进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分化新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大脑损伤修复。
司银楚程龙朱培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室管膜下层增殖
BMP4对SVZa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
本文在使用不同浓度BMP4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Noggin诱导SVZa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基础上,利用启动子活体荧光标记技术,动态地显示BMP4在SVZa、RMS和OB(Olfactorybulb,OB)神经干细胞和祖...
刘仕勇
关键词:室管膜下层神经干细胞祖细胞骨形成蛋白
N-Methyl-D-Aspartate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内源性激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研究N - Methyl- D- 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NSC)激活的作用。方法 将4 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大鼠均采用传统线栓法作成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MK- 80 1,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记鼠脑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SGZ)、室管膜下层(SVZ)及梗死皮质周边区注射后第3、7、11、18天的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结果 对照组大鼠Brdu、Nestin阳性细胞7d在SGZ出现一小高峰,然后迅速下降,11d阳性细胞甚少,梗死皮质周边区更少;而实验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3d在SVZ明显表达,7~11d在SGZ区达高峰,并可持续至18d,同样梗死皮质区Brdu、Nestin阳性细胞7~18d表达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 1)。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在脑缺血后,能促进NSC的增殖、分化。
王细林曾庆杏陈迎春
关键词:缺血后成年大鼠内源性齿状回颗粒细胞室管膜下层
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Bmp4启动子活性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室管膜下层 (Subventricularzone ,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Bmp4启动子活性分析及其与神经元分化的关系。方法 在构建Bmp4启动子———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基础上转染SVZ神经干细胞 ,动态地观察报告基因在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并进行显微计数和神经元标志物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SVZ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Bmp4启动子活性 ,48h阳性率达到 8.6%,且明显高于皮层神经干细胞。SVZ神经干细胞的Bmp4启动子活性与神经元分化高度正相关 (r =0 .80 5 ,P <0 .0 5 ) ,皮层神经元分化与Bmp4启动子活性相关不明显。结论 采用启动子活体荧光标记 ,能够较好地反映正常情况下内在蛋白的表达情况 ;Bmp4启动子活性与SVZ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高度相关 。
刘仕勇杨辉张治元宋业纯邱克军
关键词:室管膜下层骨形成蛋白红色荧光蛋白

相关作者

司银楚
作品数:224被引量:1,06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半夏泻心汤 脉诊 神经干细胞 大鼠前脑 成年大鼠
朱培纯
作品数:65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脑出血 脑出血大鼠 三七总皂甙 大鼠前脑 成年大鼠
程龙
作品数:19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成年大鼠 神经干细胞 脑缺血 室管膜下层 三七总皂甙
刘仕勇
作品数:170被引量:452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干细胞 癫痫 难治性癫痫 外科治疗 皮质发育障碍
吴海霞
作品数:107被引量:742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脑内 针刀松解法 帕金森病 脑出血大鼠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