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1篇“ 室内毒力“的相关文章
- 虫螨腈和辛硫磷对家蚕毒性及桑螟室内毒力测定
- 2025年
- 本文测定了虫螨腈及辛硫磷2种杀虫剂对家蚕毒性及桑螟毒力。结果显示,虫螨腈对2龄家蚕添毒24 h的LC_(50)为1508.407 mg/L,为低毒,中等风险;辛硫磷对2龄家蚕添毒24 h的LC_(50)为1.496 mg/L,属高毒,极高风险;虫螨腈对2龄、4龄桑螟的毒力均低于辛硫磷,但虫螨腈处理48 h后,桑螟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0.00%以上。建议在桑树害虫桑螟的防治中可把虫螨腈作为备选药剂。
- 陈田飞徐向宏鲁建根熊芳利严刚宋江涛陈娇
- 关键词:虫螨腈辛硫磷家蚕桑螟防效
- 5种低毒杀菌剂对花生链格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2025年
- 以2%春雷霉素水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井冈霉素水剂、25%咪鲜胺悬浮剂5种杀菌剂为供试药剂,以分离鉴定获得的链格孢菌为试验菌株,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环境下开展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对链格孢菌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杀菌剂。结果表明,抑制效果为:2%春雷霉素水剂>25%咪鲜胺悬浮剂>4%井冈霉素水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说明2%春雷霉素水剂对链格孢菌毒力最强,毒力方程为y=4.134+0.5351x,EC_(50)值为1.943μg/mL;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对链格孢菌的毒力最弱,毒力方程为y=2.226+0.2985x,EC_(50)值为3.863μg/mL。
- 闫金利朱俊儒董华芳
- 关键词:链格孢菌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 苦参碱对黄曲条跳甲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 2025年
- 为明确苦参碱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条件和对供试作物的安全性,进行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为农药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5%苦参碱母药对甘蓝黄曲条跳甲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其24 h的LC_(50)及LC_(90)分别为10.26 mg/L和97.12 mg/L,均低于对照药剂5%鱼藤酮可溶液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3%苦参碱水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甘蓝黄曲条跳甲发生初期用0.3%苦参碱水剂(有效成分5.060~6.750 g/hm^(2))对水喷雾1次,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试验过程中,未见供试药剂对甘蓝产生药害,0.3%苦参碱水剂可用于甘蓝黄曲条跳甲的防治。
- 王彩波赵晟晨
- 关键词:苦参碱黄曲条跳甲毒力田间药效
- 五种药剂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 2025年
- 为寻找高效的防螨药剂,增强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浪费,提高种植效益,选择5种药剂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对二斑叶螨的毒性最强,且持效性最好,可以作为防治二斑叶螨的首选化学药剂。
- 谢芳
- 关键词:二斑叶螨化学防治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 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 2025年
- 【目的】筛选适用于新疆喀什地区番茄潜叶蛾防控药剂,为该地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评价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的杀虫效果,并验证其杀虫效果。【结果】番茄潜叶蛾对4种供试杀虫剂均有较高敏感性,其药剂敏感程度为0.5%苦参碱EC(0.05 mg/L)>0.3%印楝素SL(0.49 mg/L)>5%甲维盐ME(0.68 mg/L)>20%啶虫脒SP(1.27 mg/L)。番茄潜叶蛾幼虫在使用4种供试杀虫剂后防治效果显著,各药剂在药后14 d后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结论】20%啶虫脒SP、5%甲维盐ME、0.5%苦参碱EC和0.3%印楝素4种杀虫剂可作为新疆喀什地区防治番茄潜叶蛾的有效药剂。
- 张旭艳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付开赟丁新华李亚文郭文超牙森·沙力
- 关键词: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 5种杀菌剂对小麦矮腥黑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盆栽防效
- 2025年
-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危害程度大、防治难度高的对外检疫性麦类黑穗病之一。为筛选出对其有效的杀菌剂,本研究通过琼脂平板孢子萌芽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原药对小麦矮腥黑粉菌的毒力,再通过盆栽拌种试验评估了5种原药对应的商品制剂对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小麦矮腥黑粉菌均有毒力,其中咯菌腈和苯醚甲环唑毒力最强,EC_(50)为0.4957μg/mL和0.6529μg/mL。在盆栽拌种试验中,5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效,其中25 g/L咯菌腈SC和30 g/L苯醚甲环唑SC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药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00%和85.42%。本研究为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化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骏豪郭笑维贾玉凤刘琦高利
-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杀菌剂毒力测定
- 大花海棠炭疽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 2025年
- 【目的】明确大花海棠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适用于防治该病害的杀菌剂,为大花海棠炭疽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云南省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园园区内具有典型炭疽病症状的大花海棠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ITS、TUB2、HIS3、CHS-1、GAPDH和ACT多基因联合分析的方法,确定大花海棠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以菌丝致死温度及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光周期、pH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探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大花海棠发病植株上分离纯化得到13株菌株,根据菌落形态及显微形态将13株菌株归为同一种菌,选取代表性菌株SWBG5进行后续试验。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确定大花海棠炭疽病病原菌菌株SWBG5为奥特阿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aotearo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有利于菌株SWBG5的菌丝生长,在以蛋白胨为氮源、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温度25℃时菌丝生长最快;24 h光照或24 h黑暗环境下菌株SWBG5菌丝均能较好地生长,最适pH为6,致死温度为54℃。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的8种杀菌剂对菌株SWBG5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0%吡唑醚菌酯SC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中浓度(EC50)为1.6959μg/mL。【结论】云南省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园园区内的大花海棠炭疽病病原菌为奥特阿罗刺盘孢菌,后续防治中可首选30%吡唑醚菌酯SC。
- 刘勉肖玉辉勾朝金古旭芦俊佳
- 关键词: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 基于不同种衣剂的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拟轮枝镰孢菌室内毒力测定与防效评价
- 2025年
- 【目的】针对新疆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株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毒力测定,筛选出高效的种衣剂种类及其最佳施药量,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结合田间小区试验,系统评价5种种衣剂对拟轮枝镰孢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和田间防效。【结果】5种供试种衣剂对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EC 50为0.1852~9.3584 mg/L。35 g/L洛菌·精甲霜FS 175 mL/100kg种子包衣处理防效最高,为84.96%,其余依次为18%噻灵·咯·精甲FS 250 mL/100kg种子、30%嘧·咪·噻虫嗪FS 750 mL/100kg种子、35 g/L洛菌·精甲霜FS 150 mL/100kg种子和18%噻灵·咯·精甲FS 200 mL/100 kg种子,防效为74.11%~84.72%。【结论】新疆玉米镰孢茎腐病田间防治的种衣剂及其施药量分别为35 g/L洛菌·精甲霜FS 125~175 mL/100kg种子、18%噻灵·咯·精甲FS 150~250 mL/100kg种子、4%精甲·咯菌腈FS 120~150 mL/100kg种子和30%嘧·咪·噻虫嗪FS 600~750 mL/100kg种子。
- 高国文王小武付开赟贾尊尊孙健博吐尔逊·阿合买提李克梅丁新华郭文超
-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室内毒力防效评价
- 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及对海南三亚地区玉米鳞翅目害虫的田间药效
- 2025年
- 为筛选对海南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田间防效优良的新药剂,对溴虫氟苯双酰胺、环丙氟虫胺、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和三氟甲吡醚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海南玉米田鳞翅目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毒力,LC50介于0.011~0.092μg·cm-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海南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施药后1 d,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其防效为90.65%;10.5%三氟甲吡醚乳油、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和22%氰氟虫腙悬浮剂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分别为84.02%、76.30%和57.67%,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的速效性相对较差。施药后3 d,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悬浮剂的防效均在89%以上,而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为74.44%。施药后7 d,5种杀虫剂仍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都在85%以上。同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还表明,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油等3个处理在施药后不同时间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而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个处理,在施药后1 d和3 d的防效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环丙氟虫胺、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和三氟甲吡醚在海南对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可用于海南玉米的鳞翅目害虫防治。
- 郭心雨董文阳尚娇杨恒力陈钊陈钊王力奎张华剑史雪岩
- 关键词:玉米鳞翅目害虫杀虫剂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 4种化学药剂对红火蚁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筛选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防治药效好且致死率高的药剂,为红火蚁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4种化学药剂(40%呋虫胺、10%多杀霉素、15%茚虫威和70%吡虫啉)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分析时间、剂量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化学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作用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随浓度下降呈降低趋势,其中,40%呋虫胺在各稀释倍数下对红火蚁均具有较强的毒杀效果,其对红火蚁的致死率大部分显著高于其余药剂。室内毒力测定显示,4种化学药剂的毒力大小排序为40%呋虫胺>10%多杀霉素>15%茚虫威>70%吡虫咻,其LC_(50)值分别为2.652 mg/L、25.987 mg/L、33.980 mg/L和358.474 mg/L。40%呋虫胺、70%吡虫啉、10%多杀霉素在工蚁致死作用最强的时间段为喷施药剂后3~12 h。【结论】40%呋虫胺对红火蚁具有较高毒力,在红火蚁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潜力。
- 陈姜连汐黄浩吴荣泽张念念
- 关键词:红火蚁化学药剂毒力致死浓度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相关作者
- 梁文星

- 作品数:104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杀菌剂 植物病原菌 植物病害 非靶标生物 灰霉菌
- 张安盛

- 作品数:333被引量:1,541H指数:2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西花蓟马 绿盲蝽 东亚小花蝽 棕榈蓟马 烟粉虱
- 于毅

- 作品数:594被引量:2,349H指数:2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东亚小花蝽 韭蛆 西花蓟马 绿盲蝽 成虫
- 郑金龙

- 作品数:209被引量:4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剑麻 芦笋 橡胶树 柱花草 杀菌剂
- 门兴元

- 作品数:453被引量:1,74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绿盲蝽 昆虫 西花蓟马 体表 凹唇壁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