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2篇“ 审计师声誉“的相关文章
年报审计师声誉会影响中报会计信息质量吗被引量:2
2024年
立足我国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尚未要求中期财务报告(中报)须经外部审计的制度背景,本文基于年报审计师声誉假说”的研究视角,实证检验了年报审计师声誉对中报会计信息质量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年报审计师声誉可以对中报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表现为具有较高声誉的年报审计师能够抑制企业的中报盈余管理行为,且该溢出效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或投资者关注度更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高声誉年报审计师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来提升中报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其对中报的查错防弊能力。本研究丰富了中报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不仅利用中报无须审计的研究场景更加清晰地为审计师高质量执业的“声誉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经验证据,还对监管机构如何兼容中报会计信息及时性和相关性目标及投资者更好地甄别中报会计信息质量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路军伟王舒慧刘瑶瑶
审计师声誉、投资者关注度与中报会计信息质量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除法律等正式的制度发挥约束作用外,非正式制度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譬如审计市场中的声誉机制能够激励审计主体更好地履行资本市场守门人的职能。我国不断完善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制度,以期发挥中报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作...
赵小雨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
注册制改革与审计师声誉溢出效应——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2024年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审计师为事件窗口,观测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核准制公司,注册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更强烈;审计师声誉具有调节作用,高声誉审计师受罚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相对于注册制改革前,改革后的创业板核准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也变得更敏感。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促使市场更重视审计师声誉,有助于声誉机制更充分发挥治理作用。
何炳朗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
证券虚假陈述行政监管和民事诉讼对审计师声誉的影响研究
孙壮
审计师声誉与IPO估值泡沫
2023年
审计作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制度安排,具有合理保证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功能。那么,高声誉审计师能否促进新股定价效率提升,降低一级市场的IPO估值泡沫呢?本文选取了2010~2019年A股市场2019家IPO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对新股内在价值进行估值,进而计算泡沫,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与IPO估值泡沫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IPO估值泡沫,且审计师声誉越高,IPO估值泡沫越小。文章的研究拓展了现有文献,从一级市场的角度验证了泡沫的产生和影响因素,对于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和政府提高新股定价效率具有启发意义。
李雨萱李莫愁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
管理新视野 审计师声誉与政府监管对审计质量的耦合治理研究
本书梳理了审计质量研究脉络,以审计需求为起点,构建了“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的内外部治理概念框架”“审计师声誉审计质量内部驱动理论分析框架”“政府监管与审计质量的外部压力分析框架”“政府监管、审计师声誉审计质量理论分析框...
乔鹏程作
审计师声誉与股价“传染”效应
“五大所”之一安达信“崩塌”以来,审计师声誉受到投资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探讨了审计师声誉审计质量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影响,而对于审计师声誉机制在二级证券市场上的运行情况,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现实情况表明,当市...
刘美玲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师声誉股价变化传染效应
责任精神、审计师声誉与公司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责任精神的微观经济后果与机理以及审计师声誉在其中的影响机制。采用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相关审计理论等,以2011—2020年沪深A股数据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给定的条件下,责任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价值提升;审计师声誉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区域和非国有企业,责任精神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审计师声誉的部分中介效应更为明显。为应对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和国计民生问题,政策制定者在重视完善正式制度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非正式制度的引导和约束。文章丰富了责任精神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卜美文
关键词:审计师声誉制度环境
市场机制视角下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研究
审计服务是对需要被审计的上市企业相关财务数据进行鉴证的一种需要行业专业人才提供的服务,由于该服务的质量是无法通过数据进行测量的,审计师声誉在此基础上作为传递信号的方式之一。审计师声誉机制包含四个方面:形成机制、作用机制、...
王雪晴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费用
行政监管措施与审计师声誉毁损被引量:10
2022年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审计师个人信用数据获取受限,鲜有大样本实证文献系统检验审计师个人声誉机制的效应。本文利用新《证券法》实施后要求公开披露审计师个人受到行政监管措施的独特制度背景,分析了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公开披露之后,声誉受损的审计师的客户数量会明显减少,说明监管结果公开披露有助于审计师个人声誉机制新陈代谢。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开披露之后,再融资需求较高的公司或财务信息透明低的公司会减少新聘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但高风险的公司可能会主动选择声誉受损的审计师
王春飞葛秋辰郭云南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审计需求

相关作者

王帆
作品数:116被引量:598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
研究主题: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 扶贫 精准 审计师声誉
王兵
作品数:166被引量:1,652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内部审计 毛泽东 审计质量 盈余质量 审计收费
陈俊
作品数:109被引量:536H指数:1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审计师声誉 成盐
陈汉文
作品数:222被引量:6,855H指数:39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研究主题: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 上市公司 审计委员会 盈余管理
路云峰
作品数:27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研究主题:重大错报风险 绩效审计 审计质量 政府绩效审计 审计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