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篇“ 审美规范“的相关文章
- 弗洛姆审美规范思想研究
- 艾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本文聚焦于弗洛姆对资本主义世界异化批判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规范思想,阐释他对人的精神世界、人格...
- 李婷
- 关键词:审美规范社会性格
- 论消费主义时代的文艺实践与审美规范被引量:4
- 2022年
- 文艺的长处在于怡情、悦性、养心,但随着消费主义风行与互联网新媒体崛起,文艺生产出现过度娱乐化、商业化、资本化倾向。原本擅长表现世间优美与崇高、展现人性宽度与深度、塑造高尚人格与卓越见识的审美创造,经常沦为苍白口号、空泛形式与审美噱头,连幽默中的清透、滑稽里的智性、俏皮中的警醒,也常常被娱乐时尚的追逐和声光感官的刺激替代。培育良好的文艺生态和审美规范需要“放水养鱼”和“守牢底线”,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长线思维下的精细养护和文明积淀。
- 傅守祥魏丽娜
- 关键词:消费主义文艺实践审美规范娱乐至死大众文化
- 从东汉书论看书法艺术形态审美规范的确立——以崔瑗《草书势》、蔡邕《笔论》《九势》为例
- 2021年
- 一、立象尽意,"书肇自然"下的物象审美意趣的确立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母体进行书写的艺术,若离开汉字,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想要了解书法艺术之美,就必须先要了解汉字起源之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1]这里,按许氏说法,把汉字的创造归于仓颉,虽不能完全确定,但指明了先民创造汉字是通过"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等方式来进行的。
- 刘畅
- 关键词:书论审美意趣立象尽意汉字起源
- 原始祭祀礼仪与素朴生态审美规范
- 2020年
- 原始祭祀礼仪的规范与制约功能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促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群体间的和睦关系。在氏族社会中,人们通过原始祭祀礼仪来规约个人与氏族群体的关系,使每一个人都与自己的氏族群体处于最佳状态。宗教教义与教规本身就具有一种社会生态伦理规范的功能,通过祭祀、节庆等形式,转化为人世间的婚生、丧葬、服饰、饮食和娱乐等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态伦理规范中去,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规范与习俗。这种把宗教规范和生活规范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习俗规范,对于保持原始祭祀礼仪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生活习俗本身就是"人"在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长期约定俗成的社会生态伦理规范,规范与维护着生态的平衡与稳定。
- 魏夏艳
- 中华美学的审美规范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华美学的审美规范主要有中和之美和雅俗之别。中和建立在中庸之道的基础上,是判别审美品性奇正的标准:符合中和者为正,偏离中和者为奇。中和具有两重意义,一是主体与世界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情理和谐,体现为温柔敦厚的品性。雅俗之别是判别艺术品味高低的标准,雅是对世俗性的超越,俗是对世俗性的认同。在传统社会后期,由于审美个性的发展,审美规范趋于瓦解,即偏离了理,而趋向于个体情感;偏离了雅,而趋向于世俗精神。
- 杨春时
- 关键词:中华美学审美规范雅俗
- 西方审美规范与政治价值双重评判标准下的中国文学——新世纪以来《纽约时报》上的中国文学
- 《纽约时报》是影响非常广泛的西方主流媒体之一。新世纪以来《纽约时报》对中国文学的报道,因其巨大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功能,影响并形塑着大众读者对中国文学的阅读选择和价值判断。考察《纽约时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报道与评论,将...
- 文艺
- 关键词:纽约时报中国文学
- 文学形式审美规范论
- 2016年
- 文学创作中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互融共生的。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文学作品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艺术创作的最佳境界。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确立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不易把握的课题。
- 安学珍
- 关键词:文学审美
- 论科学审美规范的经验基础
- 2015年
- 科学研究作为认识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活动,首先是以求"真"为目的,可事实表明,科学的发展又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科学理论就是沿着"美"的指引建立起来的。科学审美规范的建立离不开经验基础的支撑和积累,然而,科学审美规范与经验并非始终一致,通常在科学常规发展时期经验基础对审美规范起着巩固和强化作用;在科学革命时期,新理论的审美特征与原有的审美规范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冲突,结果会导致原有审美规范的转变。文章对科学审美规范和经验在科学理论不同发展时期的表现和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吕仕儒
- 关键词:审美规范
- 辨体意识与会通精神——从《人情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看陈文新的治学理念
- 2012年
- 陈文新的《人情小说审美规范的确立》一文从辨体入手,剖析了《金瓶梅》的内容、题材、体式、美学品格之间的辩证关联。陈文新不仅有尊体的意识,而且有破体的魄力。他还原了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并存、共生的关系,将《金瓶梅》与《莺莺传》等文言小说纳入同一个研究视域,梳理了中国古代人情小说的发展流程。他继而从中国传统的文学概念、范畴以及逻辑理路出发,坦然地面对并合理地解释了《金瓶梅》的结构、人物性格等的杂乱之处,重新估定了《金瓶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意义与价值。陈文新治学重思辨、重"本民族的传统看法"。在研究《金瓶梅》等人情小说时,他坚持会通古今、融贯中西的治学理念,延续和发展了中国本土的文学观念、学术理念,还原并创革了中国传统知识统序的建构逻辑和阐释框架。
- 王炜
- 关键词:辨体会通人情小说《金瓶梅》
- 浅析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被引量:4
- 2009年
- 舞蹈作品,一般都是由舞蹈的内容和舞蹈的形式亲密无间地交融在一起所组成的。所以,舞蹈创作的基本原则,就是遵循舞蹈艺术形式的规范,取得驾驭舞蹈艺术形式的能力。我们进行舞蹈审美创造活动时,要依据舞蹈创作的艺术规律,掌握比较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独特的创造精神。
- 张扬
- 关键词:舞蹈创作审美规范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形式舞蹈作品艺术规律
相关作者
- 陈文新

- 作品数:359被引量:6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儒林外史》 政治资源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明代
- 傅守祥

- 作品数:158被引量:70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大众文化 文化产业 消费主义 文化经济 文化
- 刘正国

-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比喻 修辞 审美规范 修辞方式 白描
- 陶永莉

- 作品数:43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单片机 放射源 教学 答题卡 场源
- 董双叶

- 作品数:24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明代 院体画 内藤湖南 艺术审美 艺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