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篇“ 审美自由“的相关文章
- 音乐听赏中审美自由的内涵与方式
- 2025年
- 审美自由是欣赏美的素养,它强调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审美能力,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在音乐艺术中完满地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本文将古典美学的审美“无利害性”与现代美学的“审美介入性”相结合,分析音乐听赏中审美自由的内涵及特点,从“完形”“传情”“表意”三个方面提出音乐听赏中审美自由的实现方式。
- 张晨晔
- 关键词:音乐审美审美自由
- 马克思审美自由论的逻辑联结:“艺术掌握世界”的承前启后性
- 2025年
-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确认这种掌握方式的独立性和不可取代性,关系到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关系到人类未来的自由发展。马克思的这个命题是一个逻辑的联结点,具有内部的承前启后意义,过去的研究有所忽略。所谓承前性是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观点的承续,手稿在完整提出人的自由本性形成于人对自然对象的改造关系时,已经揭示了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实际上触及了人对世界的不同掌握方式;所谓启后性是指对《资本论》研究时期的启发,一个启发是肯定人的审美自由对资本逻辑的突破,另一个启发是对人类最高自由的展望,人类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减少对物质劳动的依赖,人类的精力将更加适用于无所制约的艺术创造活动,艺术这种掌握方式更彰显出其独立意义。
- 黄力之
- 关键词:审美自由
- 论克尔凯郭尔对康德审美自由论的批判
- 2023年
- 克尔凯郭尔对以德国浪漫派为核心的审美自由论的批判构成了其研究的重点之一,而他对康德审美自由论的批判是其审美自由论批判隐含的逻辑起点。克尔凯郭尔将康德自足的理性道德主体转变为一个非道德的、尚处在生存可能性中的生存主体,同时通过对“审美无利害”概念的批评,克尔凯郭尔又构想出了一个与道德共同体分离的、在现实中生成的生存个体。克尔凯郭尔对康德审美自由的批判也是对康德道德神学思想批判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克尔凯郭尔实际上否定了由康德开启、经德国浪漫派发扬的借由审美达至个体自由的超越之路,重新强调了在道成肉身的悖谬性结构下,个体实存的有限自由问题。
- 杜宁馨
-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沉沦审美无利害
- 品味展演:青年群体“审美自由”的想象
-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可供性,人类的自我呈现由短暂的表演转而为可记录的展演。社交媒体用户能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更易操纵的方式进行在线品味展演,表达审美主张,建构自我身份,谋求阶层认同。不论是“上海名媛拼单群”“凡尔赛式朋友...
- 魏琪
- 关键词:社交媒体青年群体媒介景观
- 中西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文化发生问题
- 2021年
- 古希腊文明和中国秦汉前文明应该是中西方古代文化的发生时期。古希腊文明是海洋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强调分工合作的社会关系,实行民主政治,科学理性健全发育。中国秦汉前文明是农耕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强调血缘宗亲的伦理关系,实行君主专制政治,伦理理性超常发育。从文化发生的角度言,西方文化的基本性质是历史理性主义,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是伦理理性主义。
- 马小朝
- 关键词:商品经济
- 论创作限制与审美自由
- 2019年
- “限制”一词听起来有束缚之意,但就绘画本身而言,“限制”是一种美学上规范,是成就绘画的手段。尤其是中国画,无论从中国画工具到中国画的语言包括欣赏规范等要求限制恰恰成就了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在审美要求与材料限度上发挥最大的自由,并竭力与之相匹配,从而在要求与结果之间形成最大的张力,而往往好的绘画总是在边界间里外游走,并且游刃有余。
- 王煜
- 关键词:审美自由中国画审美特征审美要求绘画
- 庄子的审美自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在五大文明共同发展的今天,人的精神世界逐渐呈现出一种虚空的状态。许多人把生活本身作为一种手段,去追逐次要的名利,反而让生活失去了本真的快乐。本文以庄子本人及其著作为基础,从庄子审美自由思想概述及产生的背景、庄子审美自由思...
- 李媛
- 关键词:庄子审美自由美学人格完善
- 论马克思对审美自由内在矛盾关系的逻辑解决被引量:2
- 2019年
- 马克思终生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审美自由属于人的自由范畴。马克思提出了审美自由三大内在矛盾及其逻辑解决:就劳动自由与审美自由的关系而言,劳动自由是审美自由的基础和来源,而审美自由标志了更高的人性自由;就意识形态与审美自由的关系而言,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有着妨碍审美自由的外在特征,但那种追求整个社会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意识形态,与审美自由本质上是一致的;就市场机制与审美自由的关系而言,市场机制解构了审美自由,但审美自由总会以人格形式而存在,审美自由永远是文明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对三大内在矛盾关系的逻辑解决,证实了审美自由对人具有终极的价值意义。
- 黄力之
- 关键词:审美自由意识形态
- 中西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哲学基础、理论阐发被引量:1
- 2019年
- 中西方人都有认识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知识自由、恪守伦理道德理想的意志自由的哲学思考。中西方人都有文学认识必然的审美自由、超越必然的审美自由的理论阐发。比较而言,中国人的哲学思考,偏好恪守伦理道德理想的意志自由;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理论阐发,偏好超越必然的审美自由。西方人的哲学思考,偏好认识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知识自由;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理论阐发,偏好认识必然的审美自由。
- 马小朝
- 视觉审美自由与技术时代的电影创作
- 2018年
- 电影这门艺术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其诞生之日起,电影就依靠视觉技术进行意义世界的建构。而在人们普遍已经承认当下电影创作进入了大众时代、消费时代时,却较少有人提及电影已全面进入一个由视觉媒介、视觉技术主宰的时代。并且在技术时代下,图像和人拥有怎样的关系,人对于图像在审美上的选择、甄别和评价有怎样的倾向,人是否也进入了一个视觉审美自由的时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 张珣
- 关键词:视觉审美电影创作
相关作者
- 张中

- 作品数:101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直觉 福柯 审美 审美自由 文学
- 袁鼎生

- 作品数:71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美学 生态 超循环 生态批评 自旋
- 檀传宝

- 作品数:269被引量:4,578H指数:3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德育 教育 道德教育 劳动教育 学校德育
- 胡友峰

- 作品数:142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美学 自然美 自然审美 电子媒介 本文诗学
- 赵春利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先验自由 审美自由 崇高 共通感 鉴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