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2篇“ 审美特性“的相关文章
文化与审美的复合体:中原民间美术的审美特性审美认同
2025年
中原民间美术具有审美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就主体文化而言,中原民间美术依托中原文化,涵括了价值、观念、体验、经验、道德、风俗与信仰以及作为生活主体而具备的能力与习俗,形成了鲜活、动态且复合的文化共同体。就客体审美而言,中原民间美术并非纯粹的技艺技巧,而是充满着感性的内容与生命的气息,是始终建立在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土壤之上,将人、物质与精神、技术与生命等全面融为一体的审美有机体。依循中原传统文化与历史文脉,中原民间美术呈现出自明性、生命感、本真性和超越性等审美特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历经不断流传、积淀、演变与融合,中原民间美术已逐步形成新的民俗事象与审美意象进而融入现代人生活,并以颇具特色的地方语言和美术的话语形式书写新的中原故事,在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建构中形成了新的审美认同。
张红芸
关键词:审美特性
探析当代崇史尚文题材民族歌剧的审美特性
2025年
我国当代民族歌剧在创演上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院团、院校的资源整合以及相互合作协调中产生了众多叫好叫座、脍炙人口的佳作,《白毛女》《同心结》《二泉》等经典作品的复排,以及《沂蒙山》《山海情》《八一起义》等原创新作,体现出当代民族歌剧艺术工作者所秉持的经典传承与守正创新理念。
张馨月王款
关键词:八一起义
审美概念”与审美随附性:分析美学对审美特性的研究
2024年
审美概念”由当代英美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西伯利提出,它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分析美学的很多话题都与这一思想有关。西伯利认为“审美概念”没有成立的充分或必要条件,从这一点来说,它是无条件制约的;审美判断中,审美特性是通过对非审美特性的解释而获得,因而由非审美特性所决定,这就是审美随附性。西伯利的这些观点引起了分析美学界浓厚的兴趣,其他美学家,如比厄斯利和沃尔顿,在承认西伯利基本论断的基础上,又对审美特性的随附性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他们的观点汇聚在一起,共同推动了当代美学对审美特性审美活动的认识。
张冰
关键词:审美特性
浅析桂西南地区民间仪式音乐的审美特性
2024年
作为民间仪式音乐的重要发源地,桂西南地区的音乐独具魅力。文章首先探讨了桂西南地区民间信仰与仪式音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原始信仰与仪式音乐的深层次关系以及多元信仰共生的桂西南地区的仪式音乐的发展,接着分析了桂西南地区民间仪式音乐的审美特性,包括音乐元素的丰富性和变化性、节奏与韵律的强烈感召力以及声韵美学对音色和音质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桂西南地区民间仪式音乐的审美变迁。
陈曙光
关键词:仪式音乐审美变迁民间仪式原始信仰音乐元素审美特性
现代立体漆艺创作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性
2024年
漆艺艺术也称大漆艺术,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出现。最早大漆艺术多以工具性特征为主,凭借漆的防腐、耐酸等特性被广泛用于涂饰工艺,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运用到大漆艺术中,大漆艺术也渐渐由工艺而进化成了一门具有别样美感的艺术形式。随着更多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现代大漆艺术已完全蜕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当代的立体漆艺艺术。以现代立体漆艺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立体漆艺创作的造型思路和装饰技法,探讨现代立体漆艺创作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
陈思
关键词:审美特征
人类学纪录片《虎日》审美特性分析
2024年
《虎日》是一部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人类学纪录片。它在18分35秒的时间里,将对吸毒人员仪式治疗以人群聚集、他者口述、头人盟誓演讲、众人杀牲取胆、毕摩掷地有声、成瘾者信誓旦旦、人群离散的过程娓娓道来。该片具有纪录电影审美特性。首先,专注细节、现场收声、长镜头的运用,以及对意外镜头的精准捕捉,成功地展示出此纪录片的真实美、发现美;其次,将仪式过程直观传达给观众,时空交叉的戏剧化电影叙事手段、彝语歌曲艺术元素的生动运用,让观众可以感受到过程美、艺术美;最后,影片通过呈现善、个体形象的人文美、情感性的感性气质,以及引发思考复原物质现实、拭去感觉的锈斑、暴露现实、追问存在根源等问题,将生活、生存、自然、社会紧密结合,展示出丰富的人文美、思辨美。
李月蓉
关键词:纪录片审美特性
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及其英译策略
2024年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还具有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等审美特性。将古典诗词翻译成外语,不仅能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还能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句法结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译中国古典诗词时,译者需要综合运用直译与意译、文化背景补充、音韵模拟、形式再现等多种策略,有效传达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
尤佳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审美特性英文翻译
边界与趣味——雕塑的概念界定与审美特性研究
当代雕塑的发展极大颠覆了传统雕塑的概念和范畴,文章从雕塑的定义出发,围绕雕塑的概念界定以及其审美特性进行梳理和分析。雕塑是运用人工手段将可塑造的物质材料纳入审美活动,通过形式表达心理层面的文化指向与情感诉求,并为视觉和触...
王馨怡
关键词:当代雕塑审美特性
现身,还是隐身?--偶戏艺术的结构类型与审美特性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偶戏艺术是高度写意的。中国偶戏的舞台时空和人物形象的“真实”实际上是假定的。在“四美班”的目连戏演出中,演员俯下身来操弄木偶,所有场面都在极其简陋的“屏仔”前面展开。当代有人赞赏舞台技术的现代化,但是,这种现代化并不是中国式的,而是在照搬西方的模仿美学、追求西方的舞台幻觉效果。“四美班”演员在操纵偶身过程中,既完成复杂动作,也完成人物的唱念;既传承了传统,也创造了新传统。艺术作品的结构类型往往决定着艺术门类的审美特性,或许可以创造一种结合“现身”与“隐身”两种模式的新模式。
陈世雄
关键词:偶戏结构类型审美特性目连
导演不思凡动画电影审美特性:传统美学浸润与水墨场景设计
2024年
中国动画学派以传统美学为内核,以水墨动画意境为风格,诠释了独特的审美特性。导演不思凡从2004年执导首部动画短片《黑鸟》开始,就坚持利用水墨艺术和传统美学来营造独特的动画电影空间,阐释了“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境,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动画电影风格。通过对导演不思凡创作的动画作品进行梳理,结合我国水墨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美学、水墨场景等维度对不思凡动画电影的审美特性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动画学派”的美学风格与人文内涵。
王洋
关键词:动画电影审美特性传统美学

相关作者

颜翔林
作品数:95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怀疑论 怀疑论美学 庄子 审美
李益
作品数:25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审美 审美特性 网络艺术 便携
王世德
作品数:119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研究主题:审美活动 美学思想 精神境界 美学 艺术
张高杰
作品数:23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审美特性 军校 二律背反 文学本体观 自由主义
谢灵
作品数:42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
研究主题:美育 美育功能 意象 艺术 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