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2篇“ 审美内涵“的相关文章
- 魏晋六朝书论中“骨”的审美内涵及呈现
- 2025年
- 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风采独具的时期,其文论、书论、画论成就斐然,大家辈出,在整个文学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纵观流传下来的书论,不难发现,“骨”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被视为构成中国书法艺术美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 吴彦颐
- 关键词:魏晋六朝书法艺术书论美学范畴审美内涵
- 当代油画创作技法的具象表现风格及审美内涵
- 2025年
- 当代油画创作技法的不断演进和多样化,直接影响了具象表现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油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具象表现风格以其贴近现实、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的特征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围绕具象表现风格的技法特征及其审美内涵展开探讨,通过分析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理解其在美学层面的价值。
- 张锐
- 宋代织物中折枝花纹样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研究
- 2025年
- 近些年来,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议题下,对我国传统纹样进行研究具有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的现实意义。宋代折枝花纹样作为我国纹样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对我国传统织物花卉纹样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采用图像分析法、实物考察法、历史文献研究和理论文献研究法,从题材内容、构图形式、造型风格三个方面分析宋代织物折枝花纹样的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中蕴含的取之自然、以理为意以及以少胜多的审美内涵。
- 黄金美王群山
- 关键词:传统纹样审美特质
- 形质、古拙与永恒:由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看碑学“金石气”的审美内涵
- 2025年
- 康有为的书学论著《广艺舟双楫》是清代碑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蕴含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书卷气”与“金石气”是书学品评中的两个重要审美范畴,随着清代碑学的发展,碑学家在书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金石气”的追求。围绕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的碑学理论,可提炼碑学“金石气”的审美内涵,即书作具有坚韧有力的“骨”感形质与苍茫浑朴的“古拙”神采,同时是书写主体对于内在生命精神永恒感的一种追求。
- 杨林舒
- 关键词:《广艺舟双楫》碑学金石气
- 宋代绘画品评的形态和审美内涵研究
- 绘画品评,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绘画美学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很多都呈现为品评形态。宋代绘画的繁荣和绘画理论的发晨,促使宋代的绘画品评无论在文本体例上,还是审美内涵上,皆达到了一个较为完备和...
- 卢珊作
- 吕纪花鸟画艺术语言的审美内涵
- 2024年
- 一、吕纪花鸟画艺术语言的审美寓意宫廷绘画的基本功能之一,乃是装饰性。不仅是以绘画的物质形式装点宫廷建筑,同时,也是通过宫廷绘画所承载的美好寓意迎合皇家的审美趣味,并且以此寄托他们的审美追求以及审美之外的功利性追求。这就是说,寓意的寄托,同样是宫廷院体绘画的基本功能。品读吕纪花鸟画的寓意,可以发现,不仅有迎合皇家审美趣味的作品。
- 徐然然
- 关键词:花鸟画宫廷绘画审美内涵审美趣味
- 由《宣和画谱》浅议北宋花鸟小景的审美内涵
- 2024年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隽永名句出自《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是苏轼为惠崇画作而题。苏所见惠崇之作,今时难追其貌,而留载于《梦溪笔谈》中的“小景惠崇烟漠漠”,犹引后人遐想。观今传世北宋画史,其着墨“惠崇”较少,记“小景”片言较多。其中,《宣和画谱》于“花鸟”“墨竹(小景附)”二卷之叙评,虽未将惠崇著录其中,但对“小景”特征、趋向的论述较为丰富精辟,隐隐勾勒出惠崇春江晓景所属北宋花鸟小景的整体审美风貌。
- 沈毓安
- 关键词:《宣和画谱》《梦溪笔谈》审美内涵审美风貌花鸟
- 浅谈宋代插花表现形式与审美内涵
- 2024年
- 插花艺术作为宋代“四雅”美学之一,与其他朝代相比,宋代的插花有其独特的自然之韵,主要表现在插花形式、构图布局、花器运用、色彩搭配上,宋人插花时追求清丽雅致且和谐的效果,利用色彩营造宋韵美学氛围。本文根据现存的宋代古籍、绘画、诗词的搜集中探寻了宋代插花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其色彩审美内涵,对后世审美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 胡义聆
- 关键词:审美内涵
- 匾额中书法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研究
- 2024年
- 匾额上的文字内容结合边框等工艺要素共同构成了匾额的整体审美内涵。其中,匾额正文的书法审美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构成完整匾额的必备要素,更是承载匾额重要信息的媒介,为匾额发挥其功能提供了依据和证明。因此,在深入研究匾额书法文化时,对匾额书法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董铖钰李也
- 关键词:书法审美内涵
- 身体视角下对话教学的审美内涵、本质及美育实践被引量:3
- 2024年
- 身体视角下的对话教学重视人身体与心灵“完整”的价值发现。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对话主体以追求身体情感的生命美、身体经验的交往美和身体感知的生态美为本,以此获得共同的审美理解、共通的审美体验和共享的审美创造,实现身体与心灵的碰撞与升华,最终建立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综合育人模式。为此,对话教学需要促进审美理解,营造身心一体的真实性对话实践情境;深化审美感知,完善身心在场的亲历性对话实践体验;表达审美趣味,拓展身心参与的日常性对话实践空间;培养审美素养,赋予身心交互的具身性对话实践意义。
- 金星李如密
- 关键词:身体对话教学审美素养美育实践
相关作者
- 袁和平

- 作品数:32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语文 人文素质 审美内涵 大学语文教学 高职院校
- 徐燕来

-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风骨 思维模式 审美内涵 古典美学 文学艺术
- 丁薇薇

-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审美内涵 传统绘画 逸品 秦祖永 遗忘
- 张慕华

- 作品数:25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 研究主题:文体 上梁文 佛教 文体形态 敦煌写本
- 李政云

- 作品数:67被引量:3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美国高等教育 教师教育 职业教育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 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