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5篇“ 学校价值观“的相关文章
- 加拿大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
- 价值观教育是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手段,而学校作为学生青年学生价值养成的重要场域,学校价值观教育就具有强化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提升国民道德素养的重要功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念之间的互动,使得各国更...
- 张永
-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 学校价值观调查中的社会称许性反应:表现、成因与控制被引量:3
- 2024年
- 学校价值观调查中的社会称许性反应是一个长期困扰学校价值观调查和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社会价值和文化规范的认识和认知,使其在表面上以一种符合社会期望的方式自我呈现,但实际行为与内在认知并不一致。就其表现形式而言,社会称许性反应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呈正相关,但其中的相关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认学生是出于真实的价值偏好还是出于对规范的依从。此外,当涉及争议性、冲突性的伦理道德问题时,学生往往因维护自尊和面子而倾向于做出符合规范的回应,这将严重影响研究信效度。为了有效控制学校价值观调查中的社会称许性反应,可以借鉴现代化的量表编制和统计测量技术,开发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测量工具。
- 盛小敏石中英
-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价值观调查社会称许性
- 新西兰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行动逻辑、现实图景与实践进路被引量:1
- 2024年
-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单元,承载着培养学生价值精神、凝聚国家价值共识和引领社会价值走向的本体功能。从历史发展、政策法规和多样文化三个方面探究新西兰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行动逻辑,有助于厘清其价值取向、价值内核和基本走向。新西兰主要通过依托学科课程丰富学生价值认知、专设辅导员岗位深化学生价值理解、开展户外教育增强学生价值体认和引导教师自觉提升价值观教育效能等实践进路,培育卓越新西兰公民。未来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可以构建多主体联动的价值观教育共同体,挖掘学科课程的价值观教育潜能,推进户外教育融入学校价值观教育以及培养卓越的价值观教育师资队伍等,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 杨茂庆刘振芳
- 关键词:价值观
- 论指向理性共识的学校价值观教育及其构建
- 2024年
- 随着多元文化格局的确立,那种基于确定性秩序的教育传统已难以为继,价值观教育亟待探寻新的出路。理性共识作为一种基于理性的共识状态,兼顾了对主体理性的尊重与对社会共识的塑造,不仅符合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能够体现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独特担当,还有利于个体的价值成长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应成为当代价值观教育的理想追求。为了更好地促进理性共识的构建,需要依据价值观结构组织教育内容、构建真实的价值理解与对话活动,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以便为学生提供理性加工的线索、创造共识达成的空间,同时确保所得共识的质量,使学生在追寻理性共识的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价值成长,彰显理性共识构建的教育意义。
- 贾彦琪
-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 英语学界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一项范围综述被引量:2
- 2023年
- 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20年英语学界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文献进行范围综述,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英语学界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的热度持续上升,但被试群体集中在初、高中学段,学龄前儿童阶段关注较少,更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评价模式有待被开发;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主题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研究方法涉及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其中定量研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校高频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施瓦兹价值观调查和肖像价值观量表、道德自我认同量表、青年价值观行动清单等。这些趋势对于我国开展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具有多方面启示意义。
- 盛小敏石中英
-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 学校价值观的形成与深化——校长价值领导力访谈
- 2023年
- 价值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性、内隐性力量,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价值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内容。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应是个性化的,源于学校创办的实际。确定学校价值观经过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主客体一体化三个过程。确立学校价值观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通过民主商讨确定学校价值观,通过“写的场”与“转的场”形成全校教师的共识。经过反复长期强化才能形成明确稳固的价值观。
- 李冲锋李建华
-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价值领导力
- 国外学校价值观教育课程及其实施路径被引量:7
- 2022年
- 学校课程向来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深入研究国外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整体样貌与实施效果,对新时代进一步创新发展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论的视角出发,依照“专门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原则,总体上可以将国外价值观教育课程划分为以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为代表的专门课程、以历史课程为代表的综合课程和以“服务学习”为代表的活动课程三大类。本文依托“在线可访问样本数据库”,对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0个国家6274份样本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专门课程相较于综合课程的影响更大;社会科学类课程在综合课程中的影响更为突出;活动课程相较于学科课程的影响更大。
- 孙成任志锋
-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学校课程
- 家校冲突:学校价值观的“守”与家庭价值观的“变”——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家校冲突现象折射出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家校价值观冲突。随着社会价值观的“脱域”与全球化趋势,学校价值观具有“保守”取向,家庭价值观具有“变动”取向。本研究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视角,对比了学校价值观的“守”与家庭价值观的“变”,发现家校冲突集中在权力距离维度和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从文化变迁的视野来分析家校冲突的根源与实质,能够超越家庭与学校的某些“对抗性”预设并对家校冲突进行前提性反思。家校冲突或不可避免,但教育反思与家校合作,则是化解冲突的良药。
- 贾丽敏姬梁飞
- 关键词:价值观文化维度理论
- 谈善德教育与学校价值观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
- 2021年
- 善德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善德提倡的是向善崇德、德行天下的精神,其终极目标就是要促使人们形成一种高尚的人格,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将善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价值观有机融合,并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 张建明
- 关键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以城市精神赓续学校价值观教育
- 2021年
- 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精神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追求。学校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城市一支重要的未来市民力量。学生既受城市精神的涵养,也创造着城市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与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相契合。
- 崔景刚
- 关键词:意志品格文明素养道德理想市民
相关作者
- 郑文

- 作品数:75被引量:6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教育厅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高校 权力 学校文化 比较教育研究
- 陈向阳

- 作品数:25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学校管理 校长 教学互动 建构性学习 互动效应
- 杜金山

-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兖州市第一中学
- 研究主题:差异教学 教师决策 教师教学 指向 大课堂
- 梅平乐

- 作品数:3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当代影视 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 文化影响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 郭泽深

- 作品数:29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弗雷格 逻辑学 师范院校 办学理念 逻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