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64篇“ 学术信息交流“的相关文章
- 基于SROP-DEMATEL方法的在线学术信息交流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探索在线学术交流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因果关系,为提升线上学术交流效果和质量提供参考.运用SROP-DEMALTE方法构建了包括基于个人视角和组织视角的在线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事理与人理分析战略框架,并给出4个维度下31个在线学术信息交流影响因素;然后,辨识和分析出在线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的关键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学术信息交流关键影响因素为人格特质、认知差异、传递积极情绪、交流印象、人际关系、发声机会、安全与隐私和注意力转移,并据此提出了在线学术交流模式改进方向及提升建议.本文所提SROP-DEMATEL方法为处理在线学术信息交流问题提供了全局化的分析视野和科学的量化方法,对于处理此类复杂系统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 傅正强张文华马晶梅
- 关键词:学术信息交流
- 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场域用户角色的演变被引量:3
- 2022年
- 探索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场域用户角色的演变,有利于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改进信息服务方式、提高信息服务效率等。运用学术交流和场域等相关理论,诠释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场域用户角色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分析其角色演变的主要特征。在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场域用户的科研惯习及用户之间的协作关系发生演变,动摇了学术信息交流场域中资本和权力的分配结构,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动态交互场;图书馆、情报中心等信息服务机构密切跟踪和关注用户的角色演变,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信息服务方式,与用户一起实现场域共赢。
- 丁敬达唐思嘉李长志
- 关键词:学术信息交流场域理论角色演变
- 基于微信群的非正式学术信息交流研究 ——以高校师生群为例
- 自门泽尔的“正式交流过程”和“非正式交流过程”论提出后,以图书、期刊为主体的纸介质出版物就正式奠定了其在学术信息交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普及为非正式交流复兴提供了新的契机,其中社会化...
- 魏佳文
- 关键词:学术信息交流非正式交流贡献度
- 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学者对学术社交网络的使用逐渐加强,早已成为用户进行学术信息交流行为互动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术社交网络平台中进行交流,渠道更广,自由度较高,互动人群更多,更易于用户获得所需学术信息知识,进...
- 臧蔚
- 关键词:学术信息交流
- 社交网络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效果评价研究--以Research Gate平台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文章对学术社交网络平台下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提出策略建议如何提高交流效果,让平台能为用户提供最大效用。基于知识流动理论,确定了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效果评价体系和指标,依据熵值法算出效果评价指标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算出效果评价值。采用问卷调查法对Research Gate平台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可知,Research Gate平台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效果较好,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达到非常好的分值区间,不同维度评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用户情感、社交价值、学术信息运用程度和学术信息收益。平台可通过尽快让新用户找到归属感、推动用户互动社交、完善平台激励机制和增加学术文章分享语种这些措施,达到优化交流效果的目的。
- 臧蔚
- 关键词:学术信息交流
- 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场域变化与价值链重构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意义]研究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的场域变化与价值链重构,以优化学术信息交流生态、提高学术信息交流效率。[方法/过程]运用场域理论,分析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主体间的关系变化,并探讨上述变化对学术信息交流价值链的形响。[结果/结论]开放获取背景下,学术信息交流场域呈现多主体趋势,并基于彼此整合协同空间,提出和构建单主体价值链整合和多主体价值链协同两种学术信息交流价值链重构模式。
- 丁敬达叶晨阳唐思嘉
- 关键词:学术信息交流场域理论价值链重构
- 科研用户社交媒体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本研究探究科研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旨在为社交媒体学术信息资源组织和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各社交媒体平台的学术信息服务质量。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科...
- 彭香
- 关键词:社交媒体学术信息交流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 基于卢因行为模型的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地区高校科研人员为例被引量:4
- 2020年
- 分析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活跃度,拓宽群体知识面,实现组织内部工作模式创新。文章首先借鉴卢因行为理论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合理性行为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等提出八个假设,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然后对测量指标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并验证假设;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建议。通过分析得出行为意向、机会和激励对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并从学术社交平台建设、组织内部支持、加强个体学术信息交流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
- 胡安琪吉顺权过言之
- 关键词:社交网络学术信息行为
- 基于微信的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模型构建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意义】社会化知识创新环境下,基于微信的学术信息交流迅速发展。研究其中的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与模型构建,对促进用户的学术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融合基于微信平台的学术交流发展,分析其信息交流的特点,提炼出四种微信平台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结果/结论】针对不同的信息交流模式与其中的用户特征,构建出基于微信的用户学术信息交流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 胡媛秦怡然
- 关键词:学术信息交流
- 微博用户学术信息交流行为调查被引量:7
- 2018年
- 文章调查和分析用户利用微博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行为,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微博用户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的相关数据,从用户行为、非正式交流、微博对学术信息交流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探讨。用户利用微博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行为主要包括关注、评论、发布等;微博中存在正式与非正式学术信息交流相互演化的趋势;微博在信息获取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对学术信息交流有积极作用,在信息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 王翠萍戚阿阳
- 关键词:学术信息非正式交流社交媒体
相关作者
- 张晓林

- 作品数:268被引量:7,202H指数:4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研究主题: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 元数据 知识服务 信息服务
- 李继娟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学术信息交流 网络环境 图书馆服务 搜索引擎 数字环境
- 薛淑峰

-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图书馆 PPV 付费 出版服务 话语权
- 赵玉冬

- 作品数:31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信息服务 图书馆 云计算 云计算环境
- 黄如花

- 作品数:230被引量:3,601H指数:3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开放存取 信息检索 图书馆 开放数据 信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