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1篇“ 学位制度“的相关文章
- 博士学位制度起源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
- 2024年
- 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需要厘清学位制度起源与模式演变。博士学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以巴黎大学为代表,早期仅授予医学、法学和神学三科,以辩论为主,是最高智力能力的标志。科学革命后,哲学博士学位逐步取得合法地位,以柏林大学为代表,通过研讨班、研究所和书面论文等制度设计,形成了洪堡模式,是对学位获得者独立开展学术研究能力的认可。美国通过研究生院制度,促进了博士生教育规模化和多样化,形成了美国模式。为适应产业革命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欧洲创办了专门学院,美国形成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不同模式的学位制度有其历史背景与社会属性,在健全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 董维春姜璐姜璐
- 关键词:哲学博士专业学位学位制度研究生教育
- 学位制度40年发展回眸
- 2024年
- 完善学位制度对规范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有着重要意义,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位制度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创立到成熟、从碎片化到体系化的过程。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迈上了发展新台阶,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 李迎寒侯竣泰
- 关键词:学位制度高校教育质量教育强国法治保障高等教育事业
- 德国职业学士学位制度建设的动因、特征与挑战
- 2024年
- 为了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拓宽在职人员发展路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国际流动,德国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设置职业学士学位。职业学士教育具有职教特色鲜明、行业协会主导、等值学术学士、保障机制健全的特点。为了提高职业学士教育的吸引力,德国将采取完善学位体系建设、优化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等举措。借鉴德国经验,我国职业学士学位制度建设应该:彰显职教特色、完善学位体系、发挥行业作用、完善保障机制。
- 万卫唐国令
- 关键词:学位制度
- 海外学位制度特点探微
- 2024年
- 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也体现一个国家对个人学术水平、专业能力的肯定。因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存在显著差异,其学位制度也有所不同。美国、俄罗斯和德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其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位制度,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
- 王琦王琦
- 关键词:学位制度高等教育
- 荣誉学士学位制度与普及化时代的精英教育
- 2024年
- 荣誉学士是为满足优等生发展需要、培养精英人才而设计的学位制度。它以人的内在禀赋的优异为理想目标,是对人的精英潜质的激发,旨在唤醒学生追求卓越的意识,激发他们超越自我、超越别人和超越前人,不仅有助于选拔精英人才,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也为高校达到优质标准提供了范例。实施荣誉学士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对我国传统精英教育的革新,它主要通过荣誉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地实施该制度,我国需要创设分级的荣誉学士学位制度、突出荣誉学士学位的学术标准、规范荣誉学士学位的管理、探索中国特色的荣誉学士学位制度的实施模式,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袁广林
- 关键词:荣誉教育精英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化
- 从双轨到三轨:新时代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宏观思考与政策建议被引量:4
- 2023年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我国应超前布局,明确学位制度改革方向,先行路后完善。当下学位制度改革从双轨走向三轨正逢其时,有其内在逻辑: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立足创新理论前沿,遵循学位教育分类发展的学理要求;植根本土实践经验,符合学位制度实践实际。结合2035年远景目标和改革中的实际困难,从双轨走向三轨的推进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3至2028年,先立后破,立稳前功、立实新理念,在已有框架下设置新学位;第二步从2028至2033年,破而再立,确立三轨学位制度,呈现中国学位实践新方案。
- 周洪宇陈诗
- 关键词:学位制度改革双轨制三轨制职业学位专业学位学士学位副学士学位
- 印度职业学士学位制度建设的举措、效果与展望
- 2023年
- 印度政府从顶层设计、内涵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采取策略,确保职业学士学位制度的顺利实施。经过多年努力,印度职业学士学位制度建设在学位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均取得较多成果,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然而由于认证困难、师资短缺以及经费紧张,印度职业学士学位制度的实施遭遇不少困难。为此,未来印度政府将采取健全资历框架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经费供给效率等举措。它对我国建设职业学士学位制度的启示是:突出学位内涵建设,构建国家资历框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 万卫王若邻
- 关键词:学位制度
- 教育法上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定位及实践功能被引量:5
- 2023年
- 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存在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的现象。教育法上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的现象是由我国特定时期的本土实践发展形成。依据“原则-规则”模式的体系化方法,学历与学位制度的规范关系可通过内在价值原则关联与外在效力规则区分理顺。从体系化的法理视角来看,合并学历与学位制度不符合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构造,应在维持学历与学位制度并存的前提下确定两者的规范定位。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教育行政管理属性的学历制度可发挥竞争选拔、全过程培养、全面性评价等功能;具有学术自治属性的学位制度可发挥提升大学自治水平、推动教育形式多元化、完成能力水平认证等功能。明确学历与学位制度规范定位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 侯嘉淳
- 关键词:教育法学位制度
-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荣誉学位制度研究
-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51.6%,依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时代进入了普及化教育时代。我国人口基数大,进入普及化教育时代也意味着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规模大。2022年我国高校...
- 张智聪
- 关键词:荣誉教育
- 高职本科教育学位制度的当下问题与推进思路被引量:1
- 2023年
- 高职本科教育学位制度是完善我国学位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当前,尽管国家已授予高职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同等的学位授予权,但我国高职本科教育学位制度仍然面临着学位授予时评价机制偏向学术化、培养方向模糊化、缺乏与职教相配套的专业学位、缺乏与高职本科教育上下承接的学位体系、高职本科教育试点学校较少、学位赋予较被动等一系列现实困境。因此,明确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学位授予标准,加强高职教育学位制度的顶层设计,同时加大高职本科教育学位制度的实践力度,对于推进我国高职本科教育学位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冯东张海瑞
- 关键词:高职本科教育学位制度
相关作者
- 湛中乐

- 作品数:275被引量:2,186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章程 教育法 大学自治 教育法治 学位
- 骆四铭

- 作品数:37被引量:264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学位 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改革 高等教育 专业学位
- 秦惠民

- 作品数:90被引量:1,543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学术权力 教育法制 教育权
- 董维春

- 作品数:145被引量:1,08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农科 学科建设 农业 高校
- 郑刚

- 作品数:126被引量:45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留学生 研究生教育 留学教育 教育现代化 学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