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5篇“ 孕前体质指数“的相关文章
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孕妇年龄、孕期增重、血脂与巨大儿发生关系
2025年
目的:根据孕前母体体质指数(BMI)分层分析年龄、孕期增重(GWG)及血清血脂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分娩产妇,根据孕前BMI将产妇分为BMI 18.5~24.0kg/m^(2)与24.0kg/m^(2)≤BMI<28kg/m^(2)进行分层,前者巨大儿组85例、非巨大儿组170例,后者巨大儿组141例、非巨大儿组282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不同体质指数孕妇年龄、GWG及血脂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孕前BMI 18.5~24.0kg/m^(2)产妇组中,巨大儿组产妇年龄、GWG、血清TG水平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01),而产次≥2次占比、孕前BMI、分娩孕周、血清HDL、LDL、TC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年龄大、GWG高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G升高与巨大儿无独立相关性(P>0.05)。孕前24.0kg/m^(2)≤BMI<28kg/m^(2)产妇组中,巨大儿组产妇年龄、GWG、血清HDL、TC、TG水平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01),而产次≥2次占比、孕前BMI、分娩孕周、血清LDL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年龄大、GWG高、TC及TG升高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GWG过大会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对于孕前超重的孕妇,血脂水平升高也是巨大儿发生危险因素。
吴永青王家惠
关键词:孕前体质指数巨大儿年龄孕期增重血脂
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孕期增重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分娩的产妇786例临床资料,按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n=102)、正常组(18.5≤BMI<24.0 kg/m^(2),n=518)、超重组(24.0≤BMI<28.0 kg/m^(2),n=125)、肥胖组(BMI≥28.0kg/m^(2),n=41),统计孕妇孕期增重情况,并对比各组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结果:与孕前BMI正常组比较,低体重组妊娠期贫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均较高;超重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均较高;肥胖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高(均P<0.05)。本研究786例孕妇中有51.9%的孕妇孕期体重管理不当,其中增重不足占16.5%,增重过多占35.4%,低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孕期增重不当比例均高于正常组(P<0.05)。与孕期增重适宜孕妇比较,增重不足孕妇的妊娠期贫血、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早产发生率均较高;增重过多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足月低体重儿、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均较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超重组、肥胖组增重过多孕妇的孕期增重值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均呈正相关,肥胖组孕期增重过多孕妇的增重值与妊娠贫血呈正相关,低体重组孕期增重不足孕妇增重值与妊娠期贫血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孕妇孕前低体重、超重及孕期增重不足、增重过多均会增加妊娠风险,其中孕前低体重或增重不足增加妊娠期贫血、早产等风险,孕前超重或增
杨慧丽郭翠梅张凌云宋秀云
关键词:孕期增重孕前体质指数妊娠期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体质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量与不良妊娠结局、并发症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GWG)量与不良妊娠结局、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孕前BMI正常的42例孕妇作为正常组,将孕前BMI偏重及肥胖的18例孕妇作为偏重及肥胖组;同时将GWG正常的43例孕妇记为增重正常组,将GWG过度的17例孕妇记为增重过度组。分析孕前不同BMI、GWG的GDM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孕前不同BMI、GWG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偏重及肥胖组不良妊娠结局中胎儿窘迫发生率[16.67%(3/18)]、巨大儿发生率[22.22%(4/18)]、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27.78%(5/18)]高于正常组[0.00%(0/42)、2.38%(1/42)、0.0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重过度组不良妊娠结局中胎儿窘迫发生率[17.65%(3/17)]、巨大儿发生率[29.41%(5/17)]、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23.53%(4/17)]高于增重正常组[0.00%(0/43)、0.00%(0/43)、2.3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不同BMI(r=0.492,r=0.461)、GWG(r=0.624,r=0.346)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孕前BMI偏高、GWG过度的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提示临床需通过合理的体质量管理和血糖控制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
王晶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指数并发症
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分组匹配设计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对GDM高危孕妇早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4月在本院建档并产检的孕妇,于建档时记录孕妇年龄、身高、孕前体重等信息,于孕早期采集孕妇静脉血,检测血脂血糖水平,记录孕早期体重,于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记录空腹体重,OGTT前孕中期每周体重增长为以上两个体重之差除以间隔孕周。采用巢式病例对照方法,以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为匹配因素进行1∶1配对选择对照组。分析GDM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孕前BMI较高、糖尿病家族史比例较高、妊娠期糖尿病史比例较高、孕中期每周体重增长较多,孕早期TG、FPG水平较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OR=3.09)、GDM史(OR=3.58)、孕早期FBG升高(OR=3.00)、孕早期TG升高(OR=2.63)、孕中期每周体重增长过多(OR=1.85)是GDM发病的危险因素,孕中期每周体重增长不足(OR=0.56)是GDM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家族史、GDM史、孕早期FBG升高、孕早期TG升高为GDM发病的高危人群,应予早期管理,使孕中期每周体重增长在适宜范围内。
林立群梁成强蔡雪萍王鸿王晓燕黄秀敏叶明珠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
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2024年
分析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吉林省妇幼信息系统中选择吉林市辖区范围内100例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分娩的产妇。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探讨体重控制保健措施;结果肥胖和超重组与正常组、消瘦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期增重20kg及以上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较增重15~20kg及15kg以下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越高,则母婴不良预后更多,在妊娠期实施体重控制,对提高孕妇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王延华
关键词:孕前体质指数母婴预后
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和妊娠期增重影响学龄前儿童认知发育的出生队列研究
目的探究母亲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妊娠期体重增加(GWG)对儿童认知发育的单独和联合作用。方法基于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招募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首次产检的孕妇,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共3...
郝雪梅
关键词:孕前体质指数学龄前儿童认知发育
孕前体质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4年
探究孕前体质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疗,诊断均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60例。对患者进行分组,以孕前体质指数为分组依据,共分为三组,其中BMI在18.5kg/m2以下的患者纳入到低体质量组,BMI在18.5kg/m2-25.0kg/m2的患者纳入到正常组,BMI在15.0kg/m2以上的患者纳入到超重组,每组对应的人数分别为22例、125例和13例。对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早产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未正规治疗率以及新生儿血糖水平、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患者各组间的早产率对比结果显示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其他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相比常规体质量组,超重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低体质量组的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更高,P<0.05,超重组的剖宫产比例更高,P<0.05,超重组的未接受正规治疗率更高,P<0.05,低体质量组与常规体质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相比低体质量组,超重组新生儿血糖水平更低,差异明显,P<0.05,新生儿体质量、孕期体质量上涨和孕期BMI上涨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中,其对应的孕前BMI对产妇的围产结局影响较大,需要合理控制孕妇BMI,其中18.5kg/m2-25.0kg/m2为合理范围,可保证母婴健康,减少不良妊娠发生率, 需要临床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宣教,对超声孕产妇进行重点管理,保证母婴健康。
陈星燕
关键词:孕前期体质指数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体质指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及疾病谱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孕前BMI水平与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疾病谱差异及变化趋势,以期为孕前及孕期体质量管理重要性及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858例,根据孕前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18.5≤BMI<24.0kg/m^(2)),超质量组(24.0≤BMI<28.0kg/m^(2))及肥胖组(BMI≥28.0 kg/m^(2)),分析不同亚组其胎儿患CHD疾病谱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随着孕前BMI水平升高,胎儿患CHD比例升高。在不同亚组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疾病谱存在一定差异,在肥胖组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比例升高,而永存左上腔静脉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组。结论:孕前不同BMI水平其胎儿患CHD疾病谱及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为孕前及孕期体质量管理重要性及必要性提供依据。
王晨雨阮燕萍谷孝艳郝晓艳张烨赵映何怡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质指数胎儿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GDM风险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不同孕期增重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关系。方法:以2020年9-12月于本院产科产前检查孕妇1508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前BMI,于孕24~28周常规GDM筛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孕早期增重、GDM筛查前增重与GDM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GDM 251例,检出率16.6%;随着孕前BMI的增加、孕早期增重程度的增加、GDM筛查前增重程度的增加,GDM检出率随之增加(P<0.05)。孕前BMI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孕早期增重过多者GDM的风险高于增重适宜者(OR=1.65、2.21);孕前BMI正常和超重/肥胖组GDM筛查前增重过多者GDM的风险高于增重适宜者(OR=1.60、1.82);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早期、GDM筛查前增重过少者GDM发生风险是低于增重适宜者(OR=0.73、0.53)。结论:孕前超重和肥胖均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孕前BMI正常和超重肥胖者,孕期增重过多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提示临床应对孕前BMI正常孕妇进行孕期增重的监测和随访,对孕前超重/肥胖者进行合理干预,使孕期增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以内,降低GDM的发生。
戴美龙郁林陈霞陈静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
孕前体质指数与妊娠糖尿病的剂量-反应关系
2023年
目的 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妊娠糖尿病(GDM)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合理的孕前BMI控制目标,优化GDM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郑州市中心医院入院登记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家族史、孕产史和孕期血糖监测资料。建立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分析孕前BMI与GDM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孕前BMI预测GDM发病的能力。结果 纳入2 279名孕产妇。年龄M (QR)为29.0(5.0)岁。孕前BMI M (QR)为21.1 (3.8) kg/m^(2);其中,体重过轻312人,占13.69%;低正常体重825人,占36.20%;高正常体重730人,占32.03%;超重345例,占15.14%;肥胖67例,占2.94%。GDM患病392例,患病率为17.20%。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年龄与GDM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孕前BMI>21.1 kg/m^(2)时,GDM发病风险随孕前BMI的增加而升高;年龄>29.0岁时GDM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29.0岁组孕前BMI所致GDM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强度普遍高于≤29.0岁组(均P<0.05)。孕前BMI预测GDM发病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 (95%CI:0.624~0.684);孕前BMI以24.0 kg/m^(2)为界值时,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238、0.472和0.766;孕前BMI以23.0 kg/m^(2)为界值时,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195、0.342和0.853;孕前BMI以21.1 kg/m^(2)为预警值时,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213、0.676和0.537。结论 孕前BMI与GDM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孕前BMI>21.1 kg/m^(2)可增加GDM发病风险。
李娜娜张师静陈巧敏栗浩然王雅莉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孕前体质指数年龄剂量-反应关系

相关作者

崔佳锦
作品数:9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孕前体质指数 孕期增重 宫颈软化 药物不良反应
戴毅敏
作品数:152被引量:67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产后出血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子痫前期 产前
毛丽梅
作品数:134被引量:43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产褥期 妇女产褥期 影响因素 脂联素 饮食行为
安建钢
作品数:71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婴幼儿 产褥期 新生儿出生体重 膳食
朱昊平
作品数:33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米索前列醇 巨大儿 新生儿 孕期增重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