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篇“ 孕产妇死因“的相关文章
我国孕产妇死因构成的变迁被引量:19
2021年
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io,MMR)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促进有效降低MMR的措施中,孕产妇死亡评审是明确死因(包括直接产科死因和间接产科死因)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干预措施的重要方法。面对我国逐年降低的MMR,是很受鼓舞的;但在面对孕产妇死因构成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挑战。1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1.1我国MMR明显降低。
蒲杰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因孕产妇死亡评审MMR
2006-2016年长春市孕产妇死因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16年长春市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进一步降低长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长春辖区内近11年的115例死亡孕产妇病因进行调查分析。组织专家对死亡孕产妇个案进行讨论,明确死因,对长春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6-2016年长春地区总活产数613 545例,共计发生孕产妇死亡115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8.74/10万,孕产妇死亡率由2006年的24.09/10万下降至2016年的4.77/10万。(2)2006年直接产科死因构成比83.33%,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而间接产科原因造成的死亡例数逐年上升。(3)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由2006年的80.33%下降至2016年的0。结论:长春市11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间接产科原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构成比率在逐年减少。
张莉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病例
2006-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干预对策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的变化趋势和死因构成,探讨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龙岗区2006-2015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龙岗区近10年孕产妇死亡65例,平均死亡率为16.74/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5年低至4.89/10万。孕产妇死亡直接产科因素为产科出血占20.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0.77%、羊水栓塞占18.46%、异位妊娠占10.77%、子宫破裂占1.54%;间接产科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比例上升,2012年开始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超过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死亡,2014、2015年直接产科因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为0。结论龙岗区近年来采取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对控制孕产妇死亡起到了较显著的作用,可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史丹红王艳邹丹玲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
我国大陆地区孕产妇死因构成的聚类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我国大陆地区各省份2013年孕产妇死因构成的分布特点,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制定妇幼保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省份孕产妇死亡率和6种死因数据,对其进行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Ward法。结果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与产科出血呈正相关性,与内科合并症呈负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为孕产妇死亡率、产科出血两项指标均高居全国首位的西藏地区最早聚为一类。结论我国孕产妇死因与各省份的妇幼保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地区差异明显,应重点加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妇幼保健工作。
徐东雨王舰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妇幼保健聚类分析
池州市2001~2014年孕产妇死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有效减少孕产妇死亡是当前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池州市自2001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孕产妇死亡监测,现对该市2001~2014年孕产妇死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赵行暇邹武庆王颖初魏锁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莆田市2008—2013年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莆田市2008—2013年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降低死亡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3年孕产妇死亡36例,出生活产数249 898人,平均死亡率14.40/10万。死因:间接产科死亡比例明显上升(55.6%);直接产科死亡明显下降(38.9%)。妊娠合并症和产科出血死亡占6年来孕产妇死因的前2位,其中妊娠合并症死亡例数远超过产科出血例数(20/8),且妊娠合并症种类逐年增加。结论加强各级产科建设,健全应急救治体系,落实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廖瑞烟方碧洪阮一君詹玉霞
关键词:孕产妇死因妇幼卫生疾病控制
介休市8年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孕产妇病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介休市2005年—2012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前4年死亡率起伏不定,后4年稳定下降。②2005年—2012年17例死亡病例中,直接产科因素死亡11例,占死亡总数的64.71%;间接产科因素死亡6例,占死亡总数的35.29%。③17例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产前检查次数逐年增高。结论介休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闫春萍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产科质量
金华市2006~2010年孕产妇死因分析与干预措施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寻找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推广有效的保障母婴安全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的所有个案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35岁以上孕产妇生育死亡风险系数增高。直接产科原因和可以避免、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率减少。结论:2006~2010年金华市孕产妇死亡率(尤其是外来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提示了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陈兰芳李笑春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
介休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介休市2005—2012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介休市2005—2012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孕产妇死亡病例中,2005—2008年死亡率起伏不定,2009~2012年稳定下降。②2005—2012年17例死亡病例中,直接产科因素死亡11例,占死亡总数的64.71%,间接产科因素死亡6例,占死亡总数的35.29%。③17例孕产妇死亡病例中,产前检查次数逐年增高。结论:2005~2012年介休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闫春萍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2001~2010年四川省民族与非民族地区孕产妇死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四川省民族与非民族地区孕产妇死因构成、影响因素等,提出相应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省民族和非民族地区2001~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四川省民族地区死亡孕产妇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及文盲,分娩和死亡地点都以家中为主;非民族地区则主要集中在35岁及以上,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分娩和死亡地点则以区县级医院为主。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前三位死因均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心脏病。民族地区产科出血所占比例高于非民族地区,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滞留,非民族地区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结论民族地区应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医疗机构的产科质量,提高妇幼卫生的应急能力。
唐洁许跃忠陈琴何琳坤熊庆
关键词:孕产妇民族

相关作者

张德君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阆中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炎症 妇科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 外阴白斑
周翠萍
作品数:14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孕产妇死亡 孕妇 围产儿 宫颈癌 农村妇女
徐艳秋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舒兰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窒息复苏 新生儿窒息 推广应用 干预措施 死因分析
安琳
作品数:58被引量:649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影响因素 流动人口 睡眠障碍 TOPSIS法
王小丽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研究主题:婚前医学 妇幼 卫生系统 婚前 产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