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篇“ 始新统“的相关文章
东海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平湖组中段沉积特征
2025年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高精度三维地震等资料,利用古地貌恢复、地震相识别、数学逐步回归模型融合属性等方法,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中段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平湖组可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古地貌呈北西—南东向阶梯式加深格局,沉积物源来自西北部的海礁凸起;②研究区平湖组中段位于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有障壁滨海沉积体系,可细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及潮坪4个亚相;③研究区砂体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3个微相中,平湖组中段主要发育P8,P7,P6共3个砂层组,对应于平湖组中段高位体系域内的3个四级旋回,从最大海泛面开发育P8砂层组,高位体系域中期发育P7砂层组,高位体系域末期发育P6砂层组。
陈生华王健伟刘舒严曙梅韩建辉傅恒谢才铸孙莉
关键词: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平湖组始新统西湖凹陷
尼日尔Termit盆地Koulele油田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成因模式
2025年
尼日尔Termit盆地Koulele油田油气资源丰富,准确预测砂体空间分布可为后续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在古地貌和物源供给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沉积对比,总结了研究区晚期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并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尼日尔Termit盆地Koulele油田晚期E1油组沉积期地形平缓、坡度较小、物源供给充足,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典型牵引流沉积构造,岩性以粉—细砂岩、泥岩为主。测井曲线形态以箱形、钟形、指形、漏斗形及平直形5种类型为主,其中箱形和钟形占比大于70%。地震切片上呈分支条带状砂体和连片朵状砂体响应特征,剖面上可观察到河道充填的透镜状反射特征,未见明显的前积特征。地震智能融合反演预测出的砂体厚度图表现为单一指状向前延伸,部分呈分支条带状,末端分叉呈朵状连片发育,与现代指状砂坝三角洲形态类似。②研究区不同时期沉积微相的分布与演化特征存在差异。E1油组沉积早期,河道形态多为单一指状,弯曲度低,河口坝在河道末端呈朵状发育,规模较小,宽度小于100m,厚度为2~3m,延伸较近;E1油组沉积中期,河道和河口坝规模变大,河道出现分支现象;E1油组沉积末期,河道和河口坝砂体规模达到最大,河道弯曲度高,呈分支条带状展布,末端分叉,河口坝呈连片分布。③整体上,研究区三角洲内前缘多发育指状河道砂体,外前缘多发育连片朵状河口坝砂体,顺物源方向上河口坝发育规模逐渐增大,河道发育程度减弱,河道下切河口坝,呈“河在坝上走”的样式,垂向上砂体叠置发育。
尹艳树黄圣斌黄奇志谢鹏飞王立鑫吴伟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始新统
东非鲁伍马盆地下沉积水动力学机制
2025年
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可形成不对称单向迁移水道,前人建立了单向迁移水道的演化模式,但在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方面较为薄弱。针对东非鲁伍马盆地下沉积体系早期和晚期不同条件下的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开展沉积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下沉积体系中,底流将水道内重力流顶部的细粒沉积物裹挟并向北漂移,在水道北侧形成不对称天然堤。沉积物长期在北侧集聚形成漂积体,不对称沉积使水道北侧变陡;水道南侧则由于两反向流体的碰撞侵蚀作用增强,使该侧限制性作用减弱并形成的负地形。在该不对称沉积模式的长期作用下水道逐渐向南迁移。通过揭示鲁伍马盆地下不同沉积时期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的水动力过程,阐明了流体结构对水道的沉积侵蚀机制,从流体动力学角度解析了不对称单向迁移水道的成因机理。
赵文楷许小勇田冬梅张颖吴佳男
关键词:重力流底流交互机制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恩平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2025年
为推进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深水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记录及测井数据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分析了恩平组岩石物理特征。采用测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得出有利储层砂体的纵、横向展布规律。结合地震多属性分析方法,沿层提取多种对地震信息敏感度不同的属性,优选出3种相关性系数大的属性进行权重融合。钻井资料揭示开平凹陷地层以埋深大、砂泥岩互层为主要特征。相较于文昌组,恩平组砂岩储集条件优越,孔渗性好,是潜在的有利储层。综合恩平组沉积分布、储层特征、地震反演结果和地震属性融合结果,认为连续且高波阻抗的三角洲砂岩层是较有利的油气储层。预测KP11构造带西北部为有利钻探区域,并提交了一口有利钻探井位,为未来油气勘探提供方向。
姜露珊王建花栾锡武汪俊乾张会星金龙殷鉴乔江浩
关键词:储层特征储层预测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震属性
琼东南盆地松西凹陷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
2025年
【研究目的】近期在松西凹陷钻遇了一套厚层的油页岩,是琼东南盆地首次钻遇油页岩。为进一步查明该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而推动下步勘探。【研究方法】通过钻井记录、元素检测及系列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油页岩的特征及形成环境,并对这套油页岩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分析显示,这套油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3.33%,热解生烃潜量(S1+S2)平均为22.2mg/g,氢指数(HI)平均606mg/gTOC。沉积环境为温暖半湿润的还原淡水湖泊环境,具有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陆生植物混源输入的特征。【结论】研究表明,该套油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古生产力高,为好—优质烃源岩,其原油资源量约为4140×10^(4)t,原油资源潜力巨大,常规油气和页岩油均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汪紫菱宋瑞有邓孝亮贺礼文雷明珠
关键词:油页岩生烃潜力生物标志化合物琼东南盆地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下宝石组再认识
2024年
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主要的富烃凹陷,其中下宝石组是重要的潜在烃源岩系及勘探目的层系,厘清该套地层的岩性组合对今后领域、层系油气勘探极为重要。本文基于最的分析化验数据,综合岩石地层和地震地层重厘定中下地层格架,探讨西湖凹陷不同区带宝石组岩性序列及其差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内部广泛发育的宝石组碎屑岩与平湖斜坡带平湖主断裂附近局部发育的八角亭组喷出岩均形成于早中世,为凹陷强断陷阶段在不同构造部位的产物,据此重调整了宝石组地层格架,顶底界分别为T40和T80界面;调整后宝石组岩性序列在不同古构造背景下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火山岩与碎屑岩互层”“底部含砾质、砂质风化层的碎屑岩层”“砂泥互层的碎屑岩层”和“泥岩为主的碎屑岩层”四种类型;宝石组岩性序列差异受“强断陷背景下的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北西西向基底隐伏断裂影响下的物源注入”及“中世平湖运动差异抬升作用”三方面因素影响。本文认为宝石组有效烃源岩预测需要考虑构造因素控制下岩性序列差异,提出受物源注入较弱的局部洼陷中心滨—浅海相沉积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区。
唐贤君李宁黄晓松何新建陈永军徐振中钟荣全
关键词: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福州凹陷沟鞭藻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024年
福州凹陷FZ-1井位于东海盆地台北坳陷,该井钻遇了侏罗系至近系,是福州凹陷典型的钻井剖面。通过对FZ-1井沟鞭藻的系研究,自下而上识别出2个沟鞭藻组合:(1)瓯江组,1410~1535m井段为Wetzeliella meckelfeldensis-Apetodinium donghaiense组合;(2)温州组,1310~1385m井段为Cordosphaeridium gracile-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组合。本文根据沟鞭藻特征性分子及与同时期其他地区沟鞭藻组合的对比,认为瓯江组时代为早世,温州组时代为中世;依据沟鞭藻丰度、分异度及特征性环境指示种,探讨了沉积环境。研究井段沟鞭藻较丰富,总体面貌以收缩式囊孢为主,腔式和贴近式囊孢较少,部分层位含微有孔虫内膜(Microforaminiferal linings),表明研究区早、中世为温暖浅海的沉积环境。从早世至中世,沟鞭藻丰度从低到高再到低,经历了海水深度从浅到深再到浅的变化,反映了一次完整的海侵和海退过程。
陈忠云季兴开姜勇张涛徐振中黄晓松祝幼华
关键词:沟鞭藻生物地层始新统东海盆地
南宁地区古-半成岩层对轨道交通车站基坑工程的影响分析
2024年
古-半成岩层以泥岩、砂岩、砾岩为主,局部受地质构造影响形成角砾岩,基坑施工时容易出现地基沉降、基坑侧壁失稳、基坑涌水等问题。论文分析了古-半成岩层的岩土工程特性,依托南宁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了古-半成岩层对车站基坑工程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付磊王献明梁戚丹
关键词:基坑工程轨道交通
江汉盆地陈沱口凹陷盐湖古环境对富有机质岩相发育的控制被引量:2
2024年
江汉盆地沟嘴组下段Ⅱ油组广泛发育页岩与白云岩互层的烃源岩,近期该层系页岩油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但盐湖沉积背景下沉积的膏盐对于孔隙的影响制约了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明确低膏盐富有机质岩相发育的控制因素对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陈沱口凹陷的C1系取心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及岩石薄片的观察鉴定,全岩矿物组成质量分数、有机碳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测定,对C1井沟嘴组下段Ⅱ油组的岩相类型、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研究,建立了适合江汉盆地沟嘴组盐湖相岩相划分方案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C1井沟嘴组下段Ⅱ油组共发育4类7种岩相,分别为富碳细纹层状白云岩、富碳粗纹层状白云岩、含碳块状白云岩;富碳细纹层状混合质页岩、富碳粗纹层状混合质页岩;含碳粗纹层状粉砂岩;贫碳块状膏盐岩。古气候、古盐度与古氧化还原协同演化控制了岩相发育的多样性,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为还原性古水介质环境。页岩油勘探有利岩相为富碳(含碳)粗纹层(细纹层)状白云岩(混合质页岩),有利岩相的沉积环境为咸水、还原的半深湖环境。陈沱口凹陷沟嘴组下段Ⅱ油组富有机质岩相发育控制因素及其沉积环境的揭露,可为江汉盆地相关凹陷沟嘴组页岩油勘探提供借鉴和参考。
俞映月吴世强郑有恒郭丽彬
关键词:江汉盆地始新统盐湖沉积古环境
南海北缘陆相断陷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以珠江口盆地顺德凹陷文昌组为例
2024年
珠江口盆地顺德凹陷文昌组发育3套有利烃源岩,但对其层系归属、优质烃源岩特征和发育模式认识不清晰。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开展文昌组层序地层划分、梳理烃源岩发育特征、明确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并建立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顺德凹陷文昌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SQ2对应文昌组二段,烃源岩岩相类型以褐黑色、灰黑色纹层状页岩为主,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时期。层序SQ1和SQ3分别对应文昌组三段和一段,烃源岩岩相以深灰色块状泥岩夹粉砂质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主要发育一般烃源岩。有机质母源类型以陆源高等植物和水生浮游生物混源为主,其中层序SQ2时期藻类贡献较大。文昌组优质烃源岩发育受构造作用—古气候耦合约束,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为古生产力和古氧化还原条件。层序SQ2时期强断陷作用加剧火山活动,火山灰尘稳定沉降驱动古生产力较高;强烈的构造沉降及温暖—湿润的古气候促使湖平面上升,温度控制下的水体分层导致湖泊底水缺氧,于半深湖环境沉积厚层富有机质页岩。
高梦天尤丽胡高伟龚宇李彦丽陈亚兵冯琦韩骏威刘国麟
关键词:断陷盆地始新统文昌组珠江口盆地

相关作者

刘招君
作品数:269被引量:2,596H指数:2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油页岩 松辽盆地 盆地 青山口组 下白垩统
孟庆涛
作品数:83被引量:5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油页岩 盆地 松辽盆地 始新统 青山口组
柳蓉
作品数:69被引量:929H指数:1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油页岩 盆地 始新统 松辽盆地 抚顺盆地
黄成刚
作品数:74被引量:64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柴达木盆地 晶间 白云岩 下干柴沟组 交代
许圣传
作品数:13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油页岩 始新统 古气候 盆地 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