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妇女妊娠期“的相关文章
- 再生育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从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胰岛素治疗及其他因素(如孕前咨询、妊娠间隔时间、胎儿数)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妊娠期糖尿病妇女的孕期保健指导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侯婉玲黄银英陈亚岚王伦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复发影响因素
- 福州市妇女妊娠期门诊用药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妇女在妊娠期间药物使用情况,为开展妊娠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福州市健康大数据中心查找符合条件的妊娠期妇女,在门诊系统中查询其就诊情况,然后从中每月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一天,记录用药记录,计算门诊次数、用药频率,并比较不同年龄、孕期和机构用药的差异。结果妊娠期妇女平均就诊2.96次,每次门诊使用3.40种药品,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药个数在增加(P<0.001);孕中期用药个数明显低于孕早期和孕晚期(P<0.001);西药以生殖系统性激素类的药品地屈孕酮片使用频率最高,占10.4%,中成药以扶正剂使用频率最高,占35.4%,基层医疗机构抗微生物药物、糖皮质激素使用比例最高(P<0.001)。结论福州市妊娠期妇女用药频率比较高,每次用药的种类较多;使用最频繁的西药是地屈孕酮片、中成药是孕康口服液(颗粒)和滋肾育胎丸;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 陈晓威
- 关键词:妊娠期药品地屈孕酮
- 非活动性HBsAg妇女妊娠期及产后HBV再激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妇女妊娠期及产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非活动性HBV携带孕妇11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妊娠期HBV再激活组与妊娠期HBV未再激活组的基线资料,构建基线资料的临床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科学性;分析妊娠期HBV再激活、产后HBV再激活及妊娠期+产后HBV再激活孕妇在HBV激活时的肝功能、免疫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估妊娠期HBV再激活影响因素对全因性产后HBV再激活的影响。结果妊娠期HBV再激活组基线HB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初产妇比例明显高于HBV未再激活组,年龄、家庭月收入水平明显低于HBV未再激活组(χ^(2)/t=7.004,5.934,4.805,3.853,10.561,7.289,P<0.05)。基线HBV DNA水平、年龄、家庭月收入对妊娠期HBV再激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指数=0.653,AUC 5个月内=0.679,AUC 10个月内=0.742,P<0.05)。仅发生妊娠期HBV再激活组HBV DNA水平、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三型前胶原N端肽、四型胶原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仅发生产后HBV再激活组、妊娠期+产后HBV再激活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仅发生产后HBV再激活组、妊娠期+产后HBV再激活组(F=5.123、4.835、5.035、17.329、14.924、16.392、14.320、7.852、14.824、6.392,P<0.05)。年龄较低孕妇容易发生全因性产后HBV再激活(P<0.05)。结论年龄低、基线HBV DNA水平高及家庭月收入低的患者容易发生妊娠期HBV再激活,产后HBV再激活所引起的免疫损伤可能较妊娠期更为严重,年龄低者容易发生全因性产后HBV再激活。
- 符国骥王桦许少珍
- 关键词:妊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妇女妊娠期间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探究
- 2023年
- 分析妇女妊娠期间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915例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915例非妊娠期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临产期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查,对照组在健康体检时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查,比较两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同时根据观察组妇女有无妊娠并发症分为健康妊娠组(196例)和妊娠并发症组(719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临产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妊娠并发症组在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临产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妇女D-二聚体水平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长,且合并妊娠并发症妇女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临产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妊娠妇女,这提示妊娠期间需要重视D-二聚体检测,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 梁惠民吴瑞珊宋小燕邓华倩
- 关键词:妊娠期间妊娠妇女D-二聚体
- 高龄妇女妊娠期并发症的预防
- 2022年
- 本文主要针对高龄妊娠期妇女进行研究,在发现其妊娠期并发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预防,最大程度的保障高龄妊娠期妇女围生产期的安全。方法 本文将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高龄妊娠期妇女53例进行观察,由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对此次研究选取的患者妊娠期的并发症现象进行汇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预防。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对选取的高龄妊娠妇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主要有高血压、前置胎盘、早产、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等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想要进一步提升对患者预防的效果,需从患者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用药、心理、生理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才能更好的提升高龄妊娠期妇女的生产安全,降低其并发症现象的出现,对患者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所有患者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对该类型的患者进行合理的预防,就可以更好的避免并发症现象的产生,进而提升患者生产的安全性。因此,在临床护理和预防的过程中,要提升对该类妊娠期妇女的并发症护理和预防的内容,使患者有高质量的生产,减轻患者的痛苦等。
- 耿彦利刘晓敏
- 关键词:高龄妇女妊娠期并发症
- 精神障碍妇女妊娠期权益受损现象分析
- 2022年
- 精神障碍妇女在妊娠期接受医疗服务时,其知情同意权、疾病认知权和平等医疗权时常被侵犯;分析现阶段我国精神障碍妇女在妊娠期接受医疗服务时的实务案例,其权益受损的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存在的过度医疗、违背本人意愿的医学干预以及监护人失职等,故结合目前我国立法对精神障碍孕妇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从医疗机构和人员、社区干预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法治建议。
- 赵麒然郭鹏鹏王志强赵华
- 关键词:妊娠期权益保护
- 滨州市汉族妇女妊娠期特异的甲状腺激素参考值
- 2022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滨州市汉族妇女妊娠期特异的甲状腺激素(TH)参考值。方法采集自2018年1月至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8~45岁的单活胎健康妊娠期妇女,并根据孕周分为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三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的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五个项目。以95%置信区间为参考值范围,获取妊娠各期的参考值。用本研究建立的妊娠期参考值、非妊娠期参考值和指南推荐的妊娠期参考值三种标准对719例妊娠期妇女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建立了我院滨州市汉族妇女妊娠期特异的TH参考值,具体如下TSH、FT_(3)、FT_(4)的参考值在妊娠早期分别是0.25~4.18 mIU/L、3.70~6.13pmol/L、12.66~22.36pmol/L;在妊娠中期分别是0.46~4.41 mIU/L、3.53~5.90 pmol/L、10.17~18.82 pmol/L;在妊娠晚期分别是0.71~5.89 mIU/L、2.98~5.12 pmol/L、9.03~17.03 pmol/L。统计结果显示妊娠早期FT_(3)与非妊娠期无差异,其余均有差异。筛查结果显示,三种标准对妊娠各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均不一致。除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中期低甲状腺素血症外,用本研究建立的妊娠期参考值和指南推荐的妊娠期参考值对本院其他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我院滨州市汉族妇女妊娠期特异的TH参考值,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提供了临床证据。
- 高淑红魏双燕刘超徐彦王丽婷韩静怡李小菊郭山伟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参考值妊娠期汉族
- 农村地区妇女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调查农村地区妊娠期妇女糖尿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某地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接受糖尿病筛查的妊娠期妇女1267例,均来自农村地区,其中153例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作为GDM组,孕检且糖代谢正常的1114例妇女作为非GDM组,分析该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情况,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GDM的因素进行分析,观察妊娠结局。结果1267例妊娠期妇女中153例诊断为GDM,GDM发生率为12.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产次、从事体力劳动、喜爱肉食/甜食、糖尿病家族史与GDM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孕前BMI≥24 kg/m2、喜爱肉食、喜爱甜食、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从事体力劳动为保护性因素(P<0.05)。GDM组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高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地区妊娠期妇女GDM发生率较高,GDM妇女剖宫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较多。高龄、肥胖、喜爱肉食甜食、有糖尿病家族史会使GDM发生率升高,从事体力劳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GDM发生。
- 施崚红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
- 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超重及肥胖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超重及肥胖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5月发表的有关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超重及肥胖妇女GDM及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研究者对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进行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章,包括5436名研究对象,与常规干预相比较,运动饮食干预不会减少超重及肥胖妇女GDM发生率(RR=0.98,95%CI 0.87~1.11)与剖宫产率(RR=0.94,95%CI 0.87~1.02),但会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RR=0.83,95%CI 0.73~0.94)和妊娠期体重增加(MD=-0.69,95%CI-1.29~-0.09)。结论:由于干预时间较短或者孕妇依从性较差等原因,妊娠后开始的运动和饮食干预并不能有效预防超重或肥胖妇女GDM的发生或者降低其剖宫产率。针对超重或肥胖的育龄期女性,临床工作人员应在其孕前给予健康咨询,以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 任丽杰李琦周静白雪杨艳
- 关键词:META分析
- 昆山市妇女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现况及预防性补铁时机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昆山市妇女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现况及预防性补铁时机。方法:选择昆山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孕妇329例进行研究。根据孕周将孕妇分为三组,其中孕早期21例,孕中期49例,孕晚期259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从事职业、居住地、学历、孕期及收入进行记录,并对患者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孕期Hb <110 g/L共61例,贫血发病率为18.3%;孕期Hb <110 g/L且SF <20共57例,IDA发病率为17.3%;孕期SF <20 μg/L但未贫血共188例,ID发病率为57.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与居住地为SF与Hb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 <0.05)。孕早期Hb与SF水平均明显高于孕中期与孕晚期(均P <0.05),孕早期贫血、ID及IDA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孕中期与孕晚期(均P <0.05),孕早期SF <30、SF <20比例均明显高于孕中期及孕晚期(均P <0.05)。结论:昆山市妇女妊娠期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怀孕及居住地为该地区妇女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孕早期妇女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均较低,建议孕妇在孕中期开始进行预防性补铁。
- 贾玉芳沈静陆勤管丽芳丁志云张梅芳吴静蒋丽华万启军
-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相关作者
- 谢小华

- 作品数:22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彝族 患病率 凉山彝族 2型糖尿病患者 相关危险因素
- 叶苓

-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院
-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研究 妇女妊娠期 分娩前后 子宫 超微结构
- 彭俊

- 作品数:15被引量:1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妇女妊娠期 凉山彝族 女性 监测信息 宫颈癌患者
- 王玮

- 作品数:11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院
- 研究主题:血钙 甲状旁腺素 妊娠期 超微结构研究 妇女妊娠期
- 赵贵芳

- 作品数:128被引量:6,387H指数:22
-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青少年 利培酮 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