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3篇“ 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相关文章
- 吉尔吉斯天山造山带晚白垩世-古新世小规模大陆溢流玄武岩的成因及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被引量:1
- 2019年
- 以短时间内巨量喷发为特征的大火成岩省一般被解释为是地幔柱作用的产物,但是关于小规模大陆溢流玄武岩的源区和形成机制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本文选择吉尔吉斯北天山造山带中小规模大陆溢流玄武岩为研究对象,通过40Ar/39Ar同位素定年精确厘定这些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并利用全岩地球化学以及单矿物成分分析揭示其岩石成因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吉尔吉斯北天山中Uchkuduk小规模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年龄为81.5~84.0 Ma,明显早于吉尔吉斯天山造山带中其它地区玄武岩(58~76 Ma)。其主要斑晶矿物为橄榄石(Fo72.5~91.4)、铬尖晶石(Cr#=13.2~50.1,58.0%~76.2%FeOT和12.5%~20.4%TiO2)和单斜辉石(Wo47.3-51.3En35.5-43.2Fs9.37-14.2)。Uchkuduk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与OIB极其相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显示Pb、Sr、Nb-Ta的正异常以及K的负异常,并且具有正的εNd(t)值(+5.28^+5.42)、适度高的(87Sr/86Sr)i(0.7038~0.7047)和(206Pb/204Pb)i(18.231~18.339),暗示其来源于一个富集的软流圈地幔源区。橄榄石斑晶中高的NiO含量和Fe/Mn比值、低的CaO含量,与典型的来源于辉石岩熔体所结晶的橄榄石特征一致。此外,计算的原始岩浆成分落在L+Ol+Cpx+Grt共结线附近,同时具有高的FeOT(11.2%~11.7%),TiO2(2.01%~2.12%)含量,表明Uchkuduk玄武岩来源于石榴石辉石岩为主的地幔源区。该石榴石辉石岩源区可能与早期的地幔交代事件有关,通过俯冲再循环洋壳物质与周围橄榄岩的固相相互作用形成。Uchkuduk玄武岩原始岩浆形成所对应地幔潜能温度1574~1598℃,与地幔柱边部的热异常相当。因此,我们提出吉尔吉斯天山造山带及其邻区的晚白垩世-古新世小规模大陆溢流玄武岩可能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地幔柱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低程度(<10%)的部分熔融产生-系列的碱性玄武质岩浆。
- 曹俊王旋陶继华付金钟纵浩然
- 关键词:玄武岩地幔柱
- 大陆溢流玄武岩省火山通道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大陆溢流玄武岩省火山通道的岩浆体积是其溢流喷发体积的3~10倍。其形态以横向运移的"碟状岩床"为主,也存在一些其他的形态。大陆溢流玄武岩省活动时,位于火山通道热接触变质晕位置的富有机质沉积物可以在热烘烤作用下释放巨量"热成因气体"。这些气体在全球性环境灾变以及大规模生物灭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火山通道在火山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形成和破坏中也有重要作用。在塔里木盆地,利用工业的地震数据进行三维火山通道结构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
- 田伟王双月王磊高中博弓明月
- 关键词:大陆溢流玄武岩火山通道油气系统三维地震数据
- 滇西施甸地区二叠纪卧牛寺组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发现被引量:10
- 2012年
- 施甸地区的卧牛寺组玄武岩分布广泛。通过近年的野外工作,发现施甸地区的卧牛寺组玄武岩中缺乏沉积夹层,其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具有大陆溢流相喷发的特点。
- 黄勇郝家栩邓贵标白龙黄喆
- 关键词:大陆溢流玄武岩二叠纪
- 华南820~810 Ma大陆溢流玄武岩省的识别——来自碧口群玄武岩的证据
- 大陆溢流玄武岩省(CFBs)是一种典型的大火成岩省(LIPs),代表活动周期短、喷发速率高的岩浆事件,通常由异常高温地幔部分熔融所致;一般认为它与大陆的生长、裂解以及超大陆的循环有内在的成因联系。古大陆溢流玄武岩省的识别...
- 王选策李献华李武显李正祥刘颖杨月衡梁细荣涂湘林
- 关键词:玄武岩大火成岩省岩浆事件部分熔融
- 文献传递
- 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省苦橄质岩石的高镁橄榄石和高铬尖晶石及其意义被引量:19
- 2004年
- 对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中新发现的苦橄质熔岩中的橄榄石、单斜辉石和铬尖晶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为了对比,同时也报道了燕山期苦橄玢岩相应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苦橄质熔岩中的橄榄石相对富镁,其中的尖晶石则相对富Cr.利用橄榄石.熔体平衡原理恢复了原始岩浆的成分,结果表明,该富镁橄榄石的主岩——苦橄质熔岩可以代表原始岩浆成分,从而计算了其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T=1600℃,P=4.5 GPa.如此高的温度指示了苦橄质熔岩的形成与地幔柱作用有关.同时结合有关实验,表明其源区为石榴石二辉橄榄岩.
- 张招崇王福生
- 关键词:大陆溢流玄武岩大火成岩省地幔柱
- 大陆溢流玄武岩成矿体系与基韦诺(Keweenaw)型铜矿床被引量:26
- 2003年
- 美洲基韦诺裂谷与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具完整成矿体系的暗色岩系。基韦诺裂谷位于三个不同块体的拼接位上 ,周边存在明显的岩石圈结构不连续界面。滇黔边界大规模的自然铜矿化与超大型基韦诺铜矿 (储量 5 0 0 0万吨 )有很大的相似性。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成矿往往只与玄武岩喷发结束拖尾阶段的岩浆分异有关。高孔隙度的火山角砾岩、熔结凝灰岩、砾岩与砂岩提供了热液活动和铜沉淀空间。Fe2 + 向Fe3 + 转化和有机质存在为自然铜形成提供了还原条件。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均支持同生热液成矿的观点。
- 朱炳泉
- 关键词:大陆溢流玄武岩成矿体系地质特征热液活动
- 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起源被引量:30
- 2001年
- 快速上涌的大陆溢流玄武岩 (CFB) ,与大陆裂开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 .CFB总体岩石及地球化学成分均一 ,富集同位素及不相容元素 ,但一些样品含有明显的亏损成分 ,反映出普遍的地幔不均一性 .来自上下地幔边界及软流圈的地幔柱提供了CFB所需的主要物质和能量来源 ,地壳混染作用对CFB的成分影响不大 ,而受俯冲带脱水流体以及热地幔柱自身与围岩发生的交代作用影响 .交代岩石圈地幔对CFB产生重要影响 。
- 张鸿翔徐志方马英军刘丛强
- 关键词:大陆溢流玄武岩大陆岩石圈地幔地幔柱交代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性质的确定被引量:43
- 2000年
-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火山岩系为大陆裂谷火山作用产物 ,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它们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 ,但也显示有大陆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 .它们的形成是地幔柱 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打开的前兆 .
- 夏林圻夏祖春赵江天徐学义杨合群赵东宏
- 关键词:大陆溢流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玄武岩元古宙
- 祁连山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被引量:10
- 1999年
- 祁连山西段大面积分布的元古宙浅海相火山岩系是大陆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高ε_(Na)值和低(^(87)Sr/^(86)Sr)_i值,系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但也显示有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它们的形成是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开启的前兆。
- 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赵江天杨合群赵东宏
- 关键词: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地幔柱
- 南秦岭元古宙西乡群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4
- 1996年
- 中元古代西乡群火山岩是南秦岭元古宙最老的火山岩系,以其大面积分布、具浅海-陆相火山岩组合、属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大陆板内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大的基性侵入体共生等特点,可确认其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西乡群火山岩具有较高的值及低-中等的(^(87)Sr/^(87)Sr)_i值,可判定其源区为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软流圈地幔柱源,在岩石圈较大程度的拉张作用下,上隆的地幔柱减压熔融,产生岩浆。扬子克拉通北缘南秦岭广泛发育中-晚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岩系,显示在中-晚元古代该区有大规模大陆张性拉伸作用,晚元古代晚期至早古生代,这种张性拉伸作用发展为陆壳碎裂直至形成洋盆。西乡群大陆溢流玄武岩与扬子克拉通北缘的破裂有密切关系。
- 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
- 关键词:南秦岭西乡群玄武岩地质意义
相关作者
- 夏祖春

- 作品数:88被引量:1,866H指数:28
- 供职机构: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火山岩 北祁连山 岩石成因 火山作用 地幔柱
- 夏林圻

- 作品数:117被引量:2,176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火山岩 北祁连山 岩石成因 早古生代 火山作用
- 徐学义

- 作品数:229被引量:3,115H指数:4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火山岩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北祁连山
- 朱士飞

- 作品数:8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大陆溢流玄武岩 成矿潜力 火山岩 二叠纪玄武岩 地幔柱
- 张招崇

- 作品数:264被引量:3,058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地幔柱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地质意义 苦橄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