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4篇“ 大豆花叶病毒“的相关文章
大豆GmCLO1编码基因在调节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GmCLO1编码基因在调节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中的应用。SEQ ID NO.1所示大豆GmCLO1基因在基因工程改造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中的应用。过表达该基因能够显著提高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而基...
王慧李霄喻德跃甘祥雲
基于闭合哑铃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大豆花叶病毒SC15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25年
大豆花叶病是一种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起的最为普遍和严重的全球性大豆病害,可导致大豆产量和种子品质大幅降低,我国大豆产区均受其影响。在我国, SMV被划分为22个株系(SC1~SC22),其中SMV-SC15毒性最强。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本研究基于闭合哑铃介导等温扩增(closeddumbbell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CDA),建立了一种可视化快速检测SMV-SC15的方法,实现了对SC15的高效特异检测与鉴定。根据SMV不同株系CP基因组序列的多态性设计了CDA方法的引物对(MF/MR),建立并优化了检测SMV-SC15的反应体系,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63℃、Bst DNA聚合酶用量4.8 U以及引物浓度0.6μmol L^(-1)。以溴百里酚蓝(BTB)和SYBR Green Ⅰ为指示剂实现了检测结果的可视化。对比分析CDA体系和加环引物CDA体系(L-CDA)检测SMV-SC15的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发现, L-CDA体系实时荧光扩增曲线达到阈值的时间比CDA缩短5~6 min,其最低检出浓度低至1×10^(–4) ngμL^(-1),灵敏度为CDA体系的10倍。本研究通过L-CDA体系检测了200份不同品种的田间大豆叶片样本,显色结果对应于RT-qPCR检测的Ct值约为32,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6.3%。
殷丛丛李睿琦岳霈尧李晨牛景萍赵晋忠杜维俊岳爱琴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核酸检测
大豆花叶病毒蛋白互作的GmMMP1蛋白及其基因、提高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大豆花叶病毒蛋白互作的GmMMP1蛋白及其基因,特别是提高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克隆<I>GmMMP1</I>基因,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和敲除载体并结合大豆遗传...
井妍李海燕周芳雪冯雯蜜周永刚冯晨隋翔鹏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GmMATE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GmMATE及其应用,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用途为利用该基因干预植物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本发明的在理论研究和农林应用尤其是作物育种层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静史晓蕾 刘智徐俊杰孟庆民于翠红闫龙杨春燕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及应用
大豆[Glycine max(L)Mer.]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易受多种病虫危害,其中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张思远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2024年
大豆花叶病毒(SMV,soybean mosaic virus)病是世界大豆主产区广泛存在且普遍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可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通过遗传定位发现的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提高大豆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总结了R_(SC3(w))、R_(SC14-r)和R_(SC18)等抗大豆花叶病毒基因的物理位置及其候选基因。基于候选基因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介导基因沉默(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和基因编辑CRISPR/Cas9等技术梳理出GsCAD1、GmCAL和GmMLRK1等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参与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相关基因,为大豆大豆花叶病毒基因调控网络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本综述总结分析了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的相互作用机制,聚焦分析大豆抗性基因Rsv3等对大豆花叶病毒抗病机制研究进展,并对抗大豆花叶病毒育种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大豆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应用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大刚黄志平杨勇李杰坤吴倩
关键词:大豆病毒抗性分子标记基因
侵染中国河北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的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024年
本研究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在河北卢龙大豆叶片上检测到6株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命名为SMV-Gm1~SMV-Gm6。根据小RNA深度测序结果和参考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SMV河北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经拼接后获得了6个SMV基因组全长序列,大小分别为9588 nt(SMV-Gm1、SMV-Gm3和SMV-Gm5)和9584 nt(SMV-Gm2、SMV-Gm4和SMV-Gm6)。开放阅读框位于基因组第132位至第9332位核苷酸,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分子量约为350 kD)。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SMV-Gm1、SMV-Gm3和SMV-Gm5与江苏SMV分离物(登录号:MH919386)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06%~98.07%,且遗传距离较近,并与江苏、浙江和山西SMV分离物聚为一小簇;SMV-Gm2、SMV-Gm4和SMV-Gm6与韩国SMV分离物(登录号:FJ640954)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48%~98.51%,且遗传距离较近。
杨菲杨菲周雪平周雪平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基因组序列
一个能够调控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E3泛素连接酶基因GmPUB20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能够调控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E3泛素连接酶基因GmPUB20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GmPUB20序列进行基因编辑后进行大豆遗传转化,然后对敲除掉GmPUB20的稳定遗传转基因大豆后代...
智海剑刘慧王丽群杨云华王大刚
大豆花叶病毒病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检测试剂盒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大豆花叶病毒病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组合、引物组、检测试剂盒和应用。本发明所述InDel分子标记组合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InDel分子标记和核苷酸序列如SE...
孙连军吴月颖肖国政侯晶晶
大豆花叶病毒蛋白互作的GmMMP1蛋白及其基因、提高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大豆花叶病毒蛋白互作的GmMMP1蛋白及其基因,特别是提高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克隆GmMMP1基因,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和敲除载体并结合大豆遗传转化技术获得转...
井妍李海燕 周芳雪 冯雯蜜 周永刚 冯晨 隋翔鹏

相关作者

智海剑
作品数:137被引量:435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 SMV 大豆花叶 豆花
王大刚
作品数:75被引量:251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SMV 抗性 抗性遗传
李凯
作品数:71被引量:21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花叶 SMV 豆花
盖钧镒
作品数:678被引量:5,769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 育种 大豆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QTL
王冬梅
作品数:188被引量:598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叶锈菌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胞间连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