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7篇“ 大汶口文化“的相关文章
- 大汶口文化
-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语言文字论述了大汶口文化发现的经过和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雄辩证明了中国史前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大汶口文化在中国史前时代所具有的主体性地位。
- 高广仁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
- 安徽萧县金寨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陶器制作工艺研究
- 2025年
- 本文以“操作链”视角,对金寨遗址出土陶器的原料选取和制作痕迹观察分析,并对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显示金寨遗址陶器制作技术相对稳定,炊煮器的选料传统存在历时性演变;墓葬区与居址区陶器类型差别不大,以随葬实用器为主;南、北方的外来文化因素在部分器物上指征明显,且多见于大型墓葬的礼仪性陶器,反映出陶器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社会认同和文化偏好。
- 蒋成成陆青玉张小雷王芬
- 关键词:制陶技术岩相学文化交流
- 大汶口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数字化传播策略
- 2024年
- 大汶口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文物资源展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与智慧,在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大汶口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面,虽然当地主管部门做了很多努力,但与时代发展和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传播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大汶口文化资源在当前阶段开展更为高效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有力借鉴。在正视技术、内容、资金等现实问题的同时,必须积极拥抱先进的数字化传播技术,通过数字化的生产、智能化的平台、矩阵化的推广,提升大汶口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实现其保护性开发和现代化传承。
- 倪雁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文化遗产文物资源
- 莒县大汶口文化陶尊刻画符号表音地名新解
- 2024年
- 山东莒县陶尊刻画符号,是深入了解山东半岛早期历史、地理及文字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采用图画文字构型思维,推测莒县大汶口文化陶尊刻画符号主要以表音及表意方式指代莒县本地的洙流、陵阳、杭头、葛湖、朱家村等地名,并进一步推测大汶口文化广泛存在的“竹”形编织纹、“珠”形镂孔纹以及涂“朱”等元素均与古邾(娄)国有相关。
- 李仕琼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古文字
- 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鹿类利用研究
- 2024年
- 主要分布于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是史前辉煌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来源之一。鹿类是一种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有蹄类动物,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广为先民利用。综合分析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各个遗址出土鹿类遗存的情况,可以得知鹿类动物的数量在很多遗址中仅次于猪,在个别遗址中甚至达到50%以上。除作为重要肉食来源之外,鹿类动物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制作各种工具和装饰品,甚至作为一种信仰象征,寄托某种情感或表达对自然的崇敬。通过研究鹿类骨骸的数量、种类、表面痕迹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狩猎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对鹿资源的保护措施。此外,关于古代先民对鹿是否存在驯化行为,仍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探讨。
- 王雅楠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
- 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瓣纹造型分析及其应用
- 2024年
- 为探究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瓣纹的造型特点及实用价值,解决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实地考察法搜集大汶口文化花瓣纹的图片资料,并对花瓣纹的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引入形状文法对彩陶花瓣纹中的设计因子进行提取,结合生成性规则及衍生性规则制定客观约束条件,生成大量具有大汶口文化特点的图案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现代袜品设计中,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考虑图案造型及袜子风格特征,采用合适的制作工艺进行整体设计的表达,并借助目标人群调研及评价验证创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可行性,为当前中国传统纹样创新设计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法。
- 刘佳丽王传春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图案设计
- 大汶口文化背壶的分布与扩散
- 2024年
- 背壶造型独特,是大汶口文化典型器物之一。自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直沿用到大汶口文化晚期。背壶的分布范围基本与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一致。大汶口文化背壶因素与周边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有一定交流。
- 刘洋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扩散
- 浅谈大汶口文化瓮棺葬相关问题——以滕州岗上遗址倒扣瓮棺葬为例
- 2024年
- 海岱地区是中原瓮棺葬俗的主要传播与影响地之一,瓮棺葬俗的引入是裴李岗、仰韶时代中原与东方持续不断交流、互动的结果。大汶口文化阶段是海岱地区瓮棺葬俗最主要的流行时期,其最早发现于北辛文化晚期,后经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继承发展及本土化的改造,瓮棺葬形式上出现了明显的简化现象,至大汶口文化晚期,传统的瓮棺葬形式不再获得其传统受众(社会底层人群)的认同,逐步发展成以陶器碎片铺盖尸骸为主的新式埋葬形式,究其原因,这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分化后等级产生密不可分,棺椁成为权贵阶层用以显示其高贵权力与财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这种自上而下社会风气的影响与带动下,陶片铺盖尸骸的埋葬形式成为了社会底层人群为满足其棺椁愿望而进行的一次力所能及的尝试。
- 朱超张强吕文兵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瓮棺葬倒扣
- 山东宁阳于庄东南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刻符大口尊的产地研究
- 2024年
- 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大口尊集中发现于鲁东南地区和皖北尉迟寺遗址。本研究利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宁阳于庄、莒县陵阳河、杭头、大朱家村、诸城前寨遗址出土的15件大口尊及相关陶器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宁阳于庄大口尊的元素组成与当地陶器差异明显,应是外来输入的产品。经过对比,于庄大口尊与莒县地区大口尊的成分非常接近,结合考古背景初步判断其很可能是莒县地区的产品。
- 房振季丰收周昱君刘云涛郭俊峰吴晓桐
-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
- 淮河中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群迁移研究
- 2024年
- 淮河中游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要分布区,其人群来源尚缺乏实证性研究。本文聚焦于淮河中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先民的出生地和迁移问题,对阜阳岳家湖、蚌埠中杨和泗洪赵庄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和骨骼进行了锶、碳和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三个遗址均存在从外地迁徙到当地的个体。他们的迁徙发生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很可能来自鲁南苏北和淮河以南地区。这一结果实证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大规模人群西迁的历史。移民不仅直接导致了淮河中游地区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突然兴盛,同时也对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 吴晓桐张兴香闫雪芹张小雷朱晓汀甘恢元
- 关键词:淮河中游同位素文化变迁
相关作者
- 栾丰实

- 作品数:94被引量:63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遗址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时代 陶器
- 何德亮

- 作品数:44被引量:244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汶口文化 遗址 龙山文化 人骨 随葬品
- 王芬

- 作品数:78被引量:22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遗址 大汶口文化 考古 墓地 墓葬
- 梁中合

- 作品数:32被引量:3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遗址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史前遗址 泥质
- 靳桂云

- 作品数:120被引量:71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遗址 龙山文化 农业 植物 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