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篇“ 大叶井口边草“的相关文章
大叶井口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大叶井口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RP-C18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叶井口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1H-NMR、13C-NMR和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叶井口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纯化了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3β-hydroxy-kaur-16-ene(1)、ent-2β,15α-dihydroxy-kaur-16-ene(2)、ent-3β,19-dihydroxy-kaur-16-ene(3)、ent-2β,6β,15α-trihydroxy-kaur-16-ene(4)、蕨素B(5)、芹菜素(6)、木犀素(7)、槲皮素(8)、6-甲氧基槲皮素(9)、6-甲氧基柚皮素(10)、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木犀苷(1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14)、咖啡酸(15)、咖啡酸甲酯(16)、β-谷甾醇(17)。结论:其中,化合物1、3、7~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吴飞万仲贤徐元翠张思波郑良栋刘磐
关键词:大叶井口边草化学成分二萜黄酮
赤霉素对大叶井口富集砷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机理
外源施用赤霉素(GA3)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但其对植物吸收砷的影响尚不明确。本论文首先通过盆栽实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明确赤霉素对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砷吸收、富集...
张春雨
关键词:赤霉素大叶井口边草生理生化复合污染土壤
Zn、Cu、Pb、Cd对大叶井口与银合欢耐性及砷吸收特性的影响
2018年
通过为期4周的水培试验初步研究了Zn、Cu、Pb、Cd对大叶井口(Pteris-cretica L)与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耐性及砷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都具有很强的As耐受性,即使是As浓度达到40mg/kg时仍能正常生长;As-Cu复合污染对大叶井口和银合欢的成熟羽叶存在典型的剂量/效应;对于As-Zn复合污染,高浓度的Zn(200mg/kg)致使大叶井口出现枯萎,然而银合欢却生长良好;对于As-Pb复合污染、As-Cd复合污染条件下,两种植物都表现出较高的耐性。所有处理,大叶井口的As地上部富集系数均高于100,银合欢的地上部富集系数在10~20之间,除了As与Cu、Cd的复合污染外,As-Zn、As-Pb的大叶井口转运系数均大于1,银合欢的转运系数在0.1左右。
闫茂鹏熊俊芬
关键词:耐受性大叶井口边草银合欢
一种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的孢子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的孢子繁殖方法。其由混合育苗基质、育苗盆、成熟的大叶井口孢子及特殊的管护及观察等部分实施完成。本发明根据大叶井口孢子育苗的孢子体积小,难以控制播种量,配子体自然条件形成孢子...
童亚丽鲁明秀薛必猛宣艳辉
大叶井口中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从大叶井口中提取出一些具有抗艾滋病毒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及高效液相法分离大叶井口中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结果提取分离得倍半萜8个、二萜7个、黄酮4个、三萜3个和生物碱1个,化合物共23个。结论该试验中提取的化合物10是首次从大叶井口分离得到的。后期将从该试验中分离提取的二萜和倍半萜做了抗艾滋病毒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无抗艾滋病毒活性。
朱艳玲杨雁宋流东赵勤实
关键词:大叶井口边草黄酮二萜三萜
龙葵、大叶井口和短萼灰叶对Pb、Cd和As污染农田的修复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以云南省个旧市重金属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田间试验研究7种配置种植方式下龙葵(Solanumnigrum)、大叶井口(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和短萼灰叶(Tephrosia candida)对Pb、Cd和As的吸收特征,探讨3种植物不同配置方式对Pb、Cd和As复合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供试农田土壤Cd和As含量均超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所有不同植物配置种植方式中,龙葵地上部对Cd的吸收量最大,为(6.99±0.25)mg.kg-1,大叶井口地上部对As的吸收量最大,为(326.98±93.99)mg.kg-1,短萼灰叶地上部对Pb的吸收量最大,为(32.96±5.65)mg.kg-1,均低于超富集植物的临界阈值(Cd 100 mg.kg-1,As 1 000 mg.kg-1,Pb 1 000 mg.kg-1)。比较7种种植方式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发现,单作龙葵条件下,龙葵地上部对Pb、Cd和As的吸收量最大,年吸收量分别为1 004.97、152.04和1 534.47 g.hm-2,若将Cd和As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达到GB 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提取效率分别为2.811 6%和1.413%。这说明单作龙葵对Pb、Cd和As复合污染农田具有一定修复潜力,但不适用于修复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农田。
熊国焕何艳明栾景丽潘义宏王宏镔高建培
关键词:重金属植物修复大叶井口边草农田
螯合剂对大叶井口Pb、Cd、As吸收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用室内土培试验方法,研究在采自田间的Pb、Cd、As、Zn和Cu复合污染土壤上种植大叶井口条件下,外源分别添加0、1.5、3、6、12 mmol/kg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氨三乙酸(NT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大叶井口吸收Pb、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螯合剂处理对大叶井口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大叶井口对3种螯合剂耐性较强;6、12 mmol/kg EDTA处理能极显著提高土壤Pb有效态浓度,进而促进大叶井口对Pb的吸收。大叶井口地上部Pb吸收量最高达(47.4±1.7)mg/kg,是对照的3.66倍。6、12 mmol/kg EDTA处理能极显著地提高土壤中Cd的有效性,但未促进大井口地上部对Cd吸收。6 mmol/kg EDDS和3 mmol/kg NTA显著提高了土壤中As有效态浓度,进而提高大叶井口地上部对As的吸收,大叶井口地上部吸收As最高达(276±10)mg/kg。6 mmol/kg EDTA和6 mmol/kg EDDS处理下大叶井口提取的Pb、As量最大,分别为(317±53)μg/盆和(873±41)μg/盆,说明6 mmol/kg EDDS处理下大叶井口对复合污染土壤中As的修复具有较大的潜力。
熊国焕潘义宏何艳明栾景丽王宏镔高建培
关键词:植物提取大叶井口边草重金属螯合剂
间作对不同品种玉米和大叶井口吸收积累重金属的影响被引量:26
2012年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砷(As)超积累植物大叶井口(PteriscreticaL.)与玉米品种云瑞6号(ZeamaysL.Yunrui6)、云瑞8号(ZeamaysL.Yunrui8)、云瑞88号(ZeamaysL.Yunrui88)间作对其吸收积累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大叶井口的生物量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其生物量。与玉米间作显著提高了大叶井口地上部和根部对As、Cd的吸收,同时显著降低了地上部对Pb的吸收,而地下部对Pb的吸收却有明显增加,尤其以云瑞8号的间作效应最显著。与单作相比,间作能显著提高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含量,只有云瑞88号的茎中As含量明显降低,由单作的310.89mg.kg-1降低至间作的145.86mg.kg-1。研究初步表明,大叶井口与云瑞8号间作可提高修复As、Cd、Pb污染土壤的效率。
秦欢何忠俊熊俊芬陈丽娟毕云
关键词:玉米大叶井口边草间作重金属
间作条件下螯合剂对龙葵和大叶井口吸收重金属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用室内土培试验方法,在采自田间的Pb、Cd和As复合污染土壤中单作或间作龙葵和大叶井口条件下,筛选出修复Pb-Cd-As复合污染土壤较好的种植方式为间作。进一步在间作方式下,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NTA(氨三乙酸)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对植物吸收Pb、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促进了龙葵地上部对Cd的吸收量和大叶井口地上部对As的吸收量,间作龙葵地上部吸收Cd和大叶井口地上部吸收As含量分别是单作龙葵和大叶井口的1.3倍和1.4倍,说明间作龙葵和大叶井口比单作更有利于修复Pb-Cd-As复合污染土壤。间作条件下,大叶井口对螯合剂的耐性比龙葵更强。3、6、12mmol.kg-1EDTA能极显著增加土壤中Pb、Cd有效态含量,从而促进龙葵地上部对Pb吸收和大叶井口地上部对Pb、Cd吸收。EDTA比NTA具有更强的提高土壤Pb、Cd有效态的能力,但对土壤As有效态促进作用与EDTA相比,NTA效果极显著,1.5、3mmol.kg-1NTA处理极显著提高土壤As有效态含量及促进龙葵和大叶井口地上部对As吸收。
熊国焕高建培王宏镔潘义宏焦鹏
关键词:螯合剂重金属植物提取大叶井口边草间作
两种培养方式下砷对大叶井口生理生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分别采用水培和土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培养方式下砷对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生理生化的影响。将大叶井口分两组培养:一组置于0、5、20、50 mgAs.L-1含砷Hoagland营养液下,另一组置于0、50、100和200 mgAs.kg-1土培条件下。培养14 d后,测定叶片光合色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砷胁迫导致大叶井口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OD、CAT、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砷浓度增加,无论水培和土培方式,相对于对照,叶绿素a、a+b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但叶绿素a/b无显著差异(P>0.05),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对砷胁迫下大叶井口的砷耐性起了重要作用。
谷兆萍王昕潘义宏王宏镔
关键词:生理生化

相关作者

王宏镔
作品数:65被引量:1,029H指数:17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砷 重金属 蜈蚣草 大叶井口边草 超富集植物
陈同斌
作品数:477被引量:9,943H指数:6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城市污泥 土壤 堆肥 重金属 砷
黄泽春
作品数:147被引量:2,850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砷 蜈蚣草 危险废物 超富集植物 填埋场
熊国焕
作品数:38被引量:248H指数:8
供职机构:昆明冶金研究院
研究主题:重金属 土壤重金属 土壤污染 循环利用 铝电解槽
高建培
作品数:39被引量:249H指数:1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类固醇 内分泌干扰物 活性炭 衍生化 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