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8篇“ 大众文学“的相关文章
- 大众文学
- (日)尾畸秀树著
-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艺大众化
- 再议松本清张从纯文学向大众文学的转型
- 2023年
- 松本清张文学研究中的“转型说”,既指出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异质性,又在名为松本清张的统一体中将两者联结,故暗藏对纯文学与大众文学二分对立图式的肯定与否定。考察转型前后的创作活动与时代语境可知,从芥川奖获奖作品等“学艺”世界评传小说,到风靡日本全国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松本清张的创作主张并未经历骤变,作品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性格;以纯文学为尊的评价体系和二战后新读者群体的形成,共同构成转型成立的条件。“转型说”尽管具有历史局限性,但指出正视推理小说文学价值的必要性,并为书写纯文学与大众文学兼容统一的日本文学史提供启发。
- 程一骄
- 关键词:纯文学大众文学
- 别林斯基的茫然:现代俄国文学批评之形成与欧洲文化影响下的大众文学被引量:1
- 2023年
- 1825年十二月党人事件后,体制外批评家别林斯基在书报刊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的情势下,反而为现代俄国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面对维也纳体系建立后俄罗斯帝国文化自信心增加,他积极评价大量俄译欧洲流行作品;热心发掘图书市场上畅销的中长篇小说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巧妙地把官方国民性理论运用于对大众文学的评价上,率先确立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作家的经典地位,忽视或否定未充分呈现俄罗斯情怀或未积极叙述俄罗斯帝国现实问题的作品。同时,虽然别林斯基受益于图书市场,但他对追求市场化的大众文学之流通和消费机制不以为然。别林斯基以矛盾的心态对待大众文学,却实现了在体制外效力帝国之抱负,促成了现代文学批评在俄国的确立,还引导了此后俄国对大众文学的认知路径。
- 林精华
- 关键词:大众文学现代文学批评别林斯基果戈理维也纳体系俄罗斯帝国
- 《大众文学创作方法》翻译实践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 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文本对象是日本作家直木三十五的文学评论《大众文学创作方法》。《大众文学创作方法》论述了大众文学的定义、意义以及发展历史,逻辑清晰,说理缜密。 在本次《大众文学创作方法》翻译实践中,笔者作为译者,选择...
- 张祥
- 关键词:日汉翻译功能对等理论译文质量
- 从大众文学走向纯文学:论水上勉创作的转向
- 水上勉(1919-2004)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从水上勉长达半世纪的创作生涯来看,他因《雾与影》《饥饿海峡》等大众文学作品闻名于世,却在1961年以获得第45届直木奖的经典名作《雁寺》为契机,走...
- 牛雨晴
- 关键词:日本文学纯文学创作
- 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看日本大众文学
- 2023年
- 在丰富多彩的日本大众文学的世界中,吉本芭娜娜的作品无疑占据了一个独特且重要的位置。她的创作不仅展现了日本文学的现代面貌,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本文以《厨房》为例,旨在深入分析吉本芭娜娜的创作特点,并探讨这些作品是如何与日本大众文学的发展相互呼应,如何在全球文学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的。
- 唐敏
-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厨房》情感世界社会变迁
- 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古代两类盘瓠神话的族群观
- 2022年
- 盘瓠是祖先叙事的符号,对其赋予形象、构建情节而产生不同版本的盘瓠神话,实际表达着不同书写者的族群观念。应劭首创的盘瓠神话为“精英文学”,内蕴烙印封建王朝社会意识形态的族群观念和秩序,这也是历代中央王朝史籍传抄应劭所撰盘瓠神话的主要原因。盘瓠后裔群体中广泛传颂的盘瓠神话是基于“精英文学”重构的“大众文学”,其特点有二:其一,通过对盘瓠的“非犬化”叙事突破对祖先盘瓠的刻板印象,从祖源塑造群体新的社会身份,尝试建立平等的族群秩序。其二,通过大量重新拟构的情节谱写新的族群历史叙事,淡化族群有别的观念,强调族群共同体内诸族群交流、交往、交融的特质,加深对族群共同体的认同。
- 胡泰山
- 关键词:盘瓠神话应劭精英文学大众文学
- 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国际政治学:西方斯拉夫学视野下的俄国大众文学被引量:1
- 2022年
- 彼得一世所开启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推动了城市化和世俗化在俄罗斯帝国的展开,从而促成大众文学在俄国产生和发展。帝俄和苏联引进西欧文学艺术的目的是要培养居民的高雅审美趣味、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有意识地设计审查制度、文学艺术经典化机制和文学批评观念等,把文学艺术划分高级与低级,以排斥西欧的通俗文学。这样一来,即便俄国城市化过程三百年来大众文学是一种规模庞大的事实,也没有得到俄国和欧美主流学界的重视。但如同俄国每个时代总有批评家关注到这一文学现象那样,西方斯拉夫学自冷战时代伊始,便正视大众文学在俄国存在之事实,并按欧洲传统人文学术范式,把大众文学视为民主表达方式,对俄罗斯大众文学进行了不同于俄国的论述,如发现了苏俄科幻小说的独特性,发掘了俄罗斯侦探小说等。
- 林精华
- 关键词:大众文学冷战后冷战
- 都市大众文学中的小家庭理想——以《家庭》《新家庭》为中心
- 2022年
- 谈及家庭变革中的小家庭议题,以往研究多注目五四,上海的大众文学长久以来极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而事实上,近代上海在工业化起步、中西新旧文化碰撞与冲击中,悄然发生着家庭现代性的演进,都市作家在紧密贴合都市生活的创作中表现出对小家庭的热切关注。《家庭》《新家庭》两份由都市作家主编和参与撰稿的休闲性家庭生活杂志,面向都市家庭发行,刊载了不少关于小家庭的创作,透露以西方“核心家庭”为蓝本的家庭改良倾向,并试图调和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构建中西融合的小家庭秩序,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中产阶级式生活理想与价值观。他们的文学创作感性呈现都市家庭现代性演进的面貌,是考察近代家庭变革应当关注的层面。
- 束慧能
- 关键词:贤妻良母
- 萧军的《樱花》和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的不同范本
- 2022年
- 一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早已尘埃落定。最终的结论就是可以“共存”,不但口号产生的当时如此,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学术界重提两个口号论争,最后的结论亦是“共存”。然而“共存”并不等于无差别。“国防文学”的倡导者周扬在论争发生40余年后,写出了如下的反思文字:“两个口号”论争是在革命转折关头、党的斗争策略发生巨大变化、在革命文艺界内部展开的争论。在大转变的时候,认识不一致,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 李春林
- 关键词:国防文学两个口号论争尘埃落定
相关作者
- 林精华

- 作品数:142被引量:174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俄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东正教 国际政治学 民族主义
- 张治国

- 作品数:41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襄樊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批评 大众文学 世俗化 文学思潮 生态审美
- 刘研

- 作品数:42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契诃夫 小说 大众文学 文化身份 创伤记忆
- 南帆

- 作品数:286被引量:1,483H指数:20
-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 文学批评 批评家 文学理论 文化研究
- 武玉明

- 作品数:17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
- 研究主题:大众文学 小说 索尔仁尼琴 俄罗斯民族性格 东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