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67 篇“ 多排螺旋CT “的相关文章
多排 螺旋 CT 诊断脂肪肝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准确率分析2025年 目的:分析多排 螺旋 CT 诊断脂肪肝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准确率。方法:研究共纳入1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3月~2024年3月到医院诊治的脂肪肝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多排 螺旋 CT 检查。将病理活检结果作为参照依据,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疾病类型检出率。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上,多排 螺旋 CT 分别为96.00%、97.62%、94.83%、93.18%、98.21%,超声检查分别为80.00%、76.19%、82.76%、76.19%、82.76%,多排 螺旋 CT 均高于超声检查(P<0.05)。在局灶性脂肪缺失、局灶性结节增生及肝脏血管瘤的检出率上,两种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的检出率上,多排 螺旋 CT 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多排 螺旋 CT 用于脂肪肝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 邹琳琳关键词:多排螺旋CT 准确率 检出率 人工智能检测辅助胸部多排 螺旋 CT 成像参数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检测(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tect ion,AI)辅助胸部多排 螺旋 CT (Multi-row spiral CT ,MSCT )成像参数在孤立性肺结节(Isolated nodules in the lungs,SPN)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将患者可分为良性结节组(21例)和恶性结节组(67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 和AI辅助分析。比较两组入院后胸部MSCT 成像参数(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表面通透性(Surface permeability,PS)、对于正增强积分(Positive enhancement integrals,PEI)及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并比较不同肺结节分级患者MSCT 成像参数。在上述参数的基础上进行AI风险概率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结节组的TTP、Ps、BV、PEI值均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恶性结节组AI风险概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孤立性肺结节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TTP、Ps、BV、PEI值及AI风险概率比较:G1>G2>G3(P<0.05)。MSCT 联合AI检测的诊断灵敏度(SEN)、准确率(ACC)分别为94.03%、89.74%,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漏诊率(β)显著低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AI辅助MSCT 检测可明显提高SEN,降低β,可作为临床诊断SPN性质的辅助指标。 曹晗 白贺威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 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及敏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讨采用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病例收集时间集中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研究样本数为50例,应用检查方式是多排 螺旋 CT 小肠造影,结果 金标准是小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对比分析多层螺旋 CT 小肠造影的诊断结果。结果 与病理学检查对比,CT 扫描正确率和敏感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病理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T 扫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肠道清洁度与CT 扫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患者使用多排 螺旋 CT 能够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减少患者清肠不耐受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李英杰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多排螺旋CT 敏感度 多排 螺旋 CT 的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价值2025年 探究多排 螺旋 CT 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0例疑似肠系膜脂膜炎患者(2023年3月-2024年3月),均实施多排 螺旋 CT 检查,由经验丰富的资影像科医师对诊断结果进行判断,比较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平扫、增强扫描CT 值,分析CT 影像学特征。结果 肠系膜脂膜炎检出率为91.11%(82/90),炎性渗出型、纤维化型、脂肪坏死型、分别占54.88%(45/82)、31.71%(26/82)、13.41%(11/82);82例均呈现为“假包膜、周围肠管推移改变、系膜或侧支血管扩张”CT 征象;26例纤维化型患者及11例脂肪坏死型患者表现出“钙化”CT 征象;相比正常阻止,病变组织在平扫、增强扫描状态下的CT 值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T 扫描结果显示出“磨玻璃样”或“雾状”肠系膜,以及软组织密度的肿块或结节影、脂肪坏死、囊性肿块影等特征。结论 多排 螺旋 CT 技术诊断肠系膜脂膜炎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且具有无创安全、方便快捷等优势,值得推广。 杨少亮关键词:多排螺旋CT 肠系膜脂膜炎 多排 螺旋 CT 增强扫描诊断肝占位的临床效果2025年 目的:研究多排 螺旋 CT 增强扫描诊断肝占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盱眙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86例肝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排 螺旋 CT 平扫和多排 螺旋 CT 增强扫描。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疾病检出率及图像质量。结果: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 螺旋 CT 增强扫描的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多排 螺旋 CT 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检查,86例患者中肝血管瘤患者31例,肝癌患者2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15例,肝腺瘤患者7例,肝囊肿患者6例,多排 螺旋 CT 增强扫描对疾病总检出率高于多排 螺旋 CT 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 螺旋 CT 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多排 螺旋 CT 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占位采用多排 螺旋 CT 增强扫描诊断,可获得清晰的图像质量,诊断效能良好,能够准确分辨疾病类型,判断疾病性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陈海燕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 多排螺旋CT 肝占位 准确率 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效果分析2025年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使用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金湖县银涂镇卫生院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予以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诊断效能,评估其在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00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90例,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出真阳性患者88例,真阴性患者8例,诊断灵敏度97.78%、特异度80.00%、准确率96.00%,与金标准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7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轻度狭窄42例,中度狭窄30例,重度狭窄18例,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的检查准确率为90.00%,与金标准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55)。90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冠状动脉斑块150个,其中非钙化斑块71个,钙化斑块34个,混合斑块45个;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出冠状动脉斑块144个,其中非钙化斑块68个,钙化斑块33个,混合斑块43个,总检出率为96.00%。结论:多排 螺旋 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及特异性,可有效筛查冠状动脉斑块,评估病灶狭窄程度。 虞海洋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MSCT E)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2025年 探讨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MSCT E)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间,入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接受诊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所涉病患均行病理检验确诊病症,随即采用超声检查、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检查,结合所涉病患检查结果明确具体效能。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检出阳性、阴性患者例数分别为50例、14例;经超声检查,检出阳性、阴性分别为27例、22例;经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检查,检出阳性、阴性49例、15例。在效能指标比较中,经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50%)、(65.62%)、(83.33%)、(68.18%);经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1.42%)、(85.93%)、(91.83%)、(33.33%);两组病患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诊治期间,为其应用多排 螺旋 CT 口服小肠造影,具有良好诊断效能,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快速提供患者病症信息,为下步治疗和预后康复提供依据。 徐昕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多排 螺旋 CT 在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025年 目的探究多排 螺旋 CT 在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小结节、早期肺癌患者共88例,按照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早期肺癌组36例、肺小结节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多排 螺旋 CT 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扫描图像质量、征象显示情况。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利用ROC曲线分析多排 螺旋 CT 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8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早期肺癌36例、肺小结节52例,多排 螺旋 CT 检出41例早期肺癌、47例肺小结节,其中发生误诊早期肺癌有1例,漏诊6例。ROC曲线结果显示多排 螺旋 CT 对早期肺癌的AUC值为0.928、准确度为92.05%、特异度为88.46%,说明多排 螺旋 CT 诊断效能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患者钙化征占比、棘突征占比、分叶征占比、空洞征占比、毛刺征占比高于肺小结节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组优良率(97.22%)高于肺小结节组(92.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 螺旋 CT 可清楚显示肺部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在鉴别诊断早期肺癌及肺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何明佳 徐朋亮关键词:多排螺旋CT 肺小结节 早期肺癌 多排 螺旋 CT 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患者雌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影响2025年 探析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多排 螺旋 CT 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收治7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多排 螺旋 CT 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38例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雌激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多排 螺旋 CT 引导下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桂继文关键词:多排螺旋CT 介入治疗 卵巢囊肿 雌激素 并发症 分析多排 螺旋 CT 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探析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与鉴别中多排 螺旋 CT 技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经肺穿刺活检证实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50例患者资料,整理患者年龄、性别、影像学资料等多方面信息,研究多排 螺旋 CT 技术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多排 螺旋 CT 技术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8%,其中30例患者肺癌病灶主要集中在右肺叶(60%),与病灶在其他部位的患者形成鲜明对比,数值差异显著(P<0.05)。病灶周围以线影边缘、胸膜凹陷特征为主,病灶内部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的占比高,病灶边缘浅分叶与深分叶的情况居多。患者病灶大小集中在6~15mm区间,仅有2例患者病灶大小>15mm。结论 多排 螺旋 CT 技术使用检测仪器并在仪器连接电脑后,可快速展示扫描部位的影像学资料。在影像学资料上,可以获得患者肺部的信息,发现病灶部位,观察病灶周围、边缘以及内部的情况。在多排 螺旋 CT 技术下可以获得病灶信息,通过对病灶大小、病灶形态、病灶内部情况的多方面探究,确定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标准并作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廖蕾
相关作者
宋彬 作品数:442 被引量:2,654 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X线计算机 CT表现 MRI 白玫 作品数:156 被引量:728 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图像质量 多排螺旋CT CT 介入放射学 螺旋CT 丁长青 作品数:276 被引量:624 H指数:9 供职机构:丰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MRI 体层摄影术 MRI表现 朱建兵 作品数:57 被引量:210 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多排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胃癌 龚建平 作品数:244 被引量:1,186 H指数:1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磁共振成像 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