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70篇“ 多元文化融合“的相关文章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多元文化融合教学
- 2025年
- 在当今全球化发展时代,多元文化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种现象。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多元文化融合教学的意义与现状,指出了多元文化融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修养,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缺少跨学科融合、思政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对本土文化认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带来必要帮助。
- 王平日
-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教学多元文化融合教学
- 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泉州滴水兽IP形象设计研究
- 2025年
-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地方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概述了泉州多元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泉州滴水兽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探讨了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的泉州滴水兽IP形象设计原则。结合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展现了泉州滴水兽IP在文化传承、文化产业推动等多层面的价值,旨在促进这一独特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与广泛传播。
- 叶晗郑成瑶陈锋祯张娜高博
- 关键词:多元文化融合文化符号
- 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路径创新研究
- 2024年
-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变得日益频繁,多元文化融合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育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明确了多元文化融合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的目标与原则,并从创新文化育人理念、拓展育人内容、丰富育人方法与载体、提高辅导员多元文化整合能力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的创新路径,旨在为高校辅导员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为培养新时代“四有青年”贡献一份力量。
- 龚云峰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多元文化融合育人理念育人方法多元文化整合育人路径
- 一次多元文化融合碰撞的探素
- 2024年
- 自2021年起,我一直积极参与中国驻波兰使馆举办的国庆、中秋、文化日等重要节日活动,致力于在活动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笙筷这一古老乐器的演奏者和传播者,我有幸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展现给波兰乃至更广大的国际观众。我的每一次演出,不仅展示了中国的传统音乐,更是一次心灵间的彼此触动和文化间的深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艺术的力量,它能够跨越语言和国界,直击人心,激发共鸣。
- 周蕾
- 关键词:多元文化融合节日活动传统艺术形式中华传统文化
- 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策划研究
- 2024年
-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多元文化融合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独特文化表达方式。展览作为传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场馆的展示理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策划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条件下有效传承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 潘怡婷
- 关键词:多元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策划
- 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在促进邻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
- 1研究目的在全球化与现代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多元文化环境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学校体育在多元文化融合环境中如何有效促进邻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学校体育在传承邻...
- 赵祉淳丁先琼杨荣柳昭洋朱苡婷童鑫
- 关键词:多元文化融合学校体育
- 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石窟艺术中的多元文化融合
- 2024年
- 敦煌石窟艺术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融汇的结晶和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石窟艺术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艺术,尤其是佛教艺术。文章认为,三国两晋至十六国时期,佛教文化在敦煌逐渐发展生根,受当时历史环境、思想文化和审美理想影响,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国式佛教艺术。
- 蓝充陈冬阳
- 关键词:敦煌石窟艺术佛教艺术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多元文化融合
- 文化强国建设视域下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实践研究
- 2024年
-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分析其实现路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深入探讨文化遗产活化、艺术形式创新、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教育与社会实践强化等方面的成就。通过考察敦煌艺术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跨领域艺术项目,详尽地展示艺术创新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结果:研究显示,文化政策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技术进步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而多元文化的融合则拓宽了艺术表达的空间。实践证明,通过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文化创意设计以及跨媒介与多感官艺术探索等手段,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并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同时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结论:艺术创新与多元文化融合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通过政策支持、技术赋能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可以激活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认同。未来,应加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具有多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以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 李丽珍李霞廖保华
- 关键词:文化强国建设艺术创新多元文化融合
- 多元文化融合下的高校排舞教学改革探索
- 2024年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其排舞教学不应仅局限于传授单一文化风格,还应积极融入多元文化元素,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审美素养及身体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多元文化融合对高校排舞教学的意义,从课程内容构建、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及文化交流平台搭建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思路,以期为高校排舞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孙晶晶
- 关键词:多元文化融合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 敦煌地区族群迁徙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动态探析
- 2024年
- 本文以敦煌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献与调查访谈,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敦煌地区自古以来的族群迁徙历程及其所引发的多元文化交融现象。全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介绍影响族群迁移敦煌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详细阐述敦煌地区主要的族群迁徙事件,以及这些迁徙活动对敦煌社会文化造成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族群迁移对敦煌多元文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族群迁移如何推动敦煌文化由多元走向一体化;第四部分探讨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借鉴敦煌模式强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和谐共处的理念。各部分内容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旨在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理解敦煌文化的研究框架。
- 龚子轩
- 关键词:多元文化
相关作者
- 周宁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多元文化融合 华裔文学 《虎妈战歌》 概念隐喻 隐喻解读
- 周波

- 作品数:308被引量:1,14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城市 人居环境 地域性 传统民居
- 刘宏梅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设计 福宝古镇 多元文化融合 多元文化 乡土聚落
- 杜瑾

-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多元文化融合 留学生 教育质量 教育手段 《艾凡赫》
- 沈金华

-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共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 研究主题:城市人口 城市建设 多元文化融合 社区建设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