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3篇“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相关文章
关节镜辅助下改良三联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改良三联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6例行传统三联术,观察组36例行改良三联术。比较2组髌股关节功能评分、CT检查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前关节功能评分、CT检查相关指标、手术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髌骨适合角(9.1±1.4)°、髌骨倾斜角(7.1±0.6)°、髌骨外移率(7.5±1.2)%均低于对照组(15.4±2.8)°、(8.7±1.4)°、(1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改良三联术治疗效果更佳,利于改善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陈玉辉
关键词:髌骨脱位关节镜检查关节功能
成年人复发性髌骨脱位J形征体格检查方法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25年
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常见,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J形征测试是复发性髌骨脱位一项重要的体格检查,观察者之间可信度不高。J形征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受滑车发育不良、高位髌骨、较大的股骨前倾角等骨性几何形状和软组织约束等解剖危险因素影响。术前高度J形征影响术后的临床评分和移植物松弛度,对于高度J形征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除了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外,可能需要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做进一步的校正手术。本文对J形征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李阳吴勐杨亚龙张永强刘俊良王博米守湖申勇刘瑾彤张朝
关键词:复发性髌骨脱位
改良式髌骨单隧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髌骨单隧道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a 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23年1月—6月,共纳入61例拟行自体半腱肌重建MPFL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31例采用髌骨内侧双锚钉MPFL重建(髌骨锚钉组),30例采用髌骨单隧道MPFL重建(髌骨隧道组),两组股骨端均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胫骨结节至滑车沟距离(tibial tubercle-trochlear groove,TT-TG)、Q角、Caton-Deschamps指数、脱位次数及术前Kujala评分、术前髌骨倾斜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膝关节CT观察髌骨骨道、髌骨锚钉位置及髌骨复位情况,同时测量髌骨倾斜角;术前,术后2周及1、3、6、12个月采用Kujal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行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术后12个月复查膝关节MRI测量移植肌腱信噪比(signal-tonoise quotient,SNQ)比较两组患者移植物的成熟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CT复查示髌骨骨道、髌骨锚钉位置与术中透视定位一致;两组髌骨倾斜角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8个月。髌骨锚钉组有1例髌骨端锚钉缝线排斥反应,经清创换药后切口愈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髌骨脱位复发、感染、术后僵硬等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后各时间点Kujal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极早期(2周时)髌骨隧道组Kujala评分高于髌骨锚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隧道组患者术后3个月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及术后12个月SNQ显著优于髌骨锚钉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髌骨单隧道MPFL重建治
王国梁李黎王凡戴一像李骅施青吕
关键词:复发性髌骨脱位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膝关节损伤的常见问题,其手术治疗方法不断演进。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手术治疗的进展,重点关注了手术技术及理念的创新。传统的手术方法如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和内侧支持带修复术已逐渐被内侧支持带重建术和股骨滑车成形术所取代,这些方法通过改善髌骨轨迹和增强内侧稳定性,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个体化治疗策略实施,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尽管如此,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技术的精确性和术后管理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以及优化患者的长期预后。
徐飞虎张克远
关键词:复发性髌骨脱位
复发性髌骨脱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髌骨脱位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在首次发生髌骨脱位后,反复脱位的风险仍然相当高,并容易导致膝关节活动度减少、加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恶化。但是目前关于哪些患者首次脱位容易出现髌骨不稳甚至反复脱位尚不明确,归纳复发性脱位患者的危险因素,利用预测模型进行分类管理对临床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综述将分析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解剖因素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探究危险因素的综合效应,讨论用于评估复发性髌骨脱位的预测模型的作用,旨在识别复发性髌骨脱位的高危人群,为临床个体化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
谢国安肖勋刚何骁
关键词:髌骨脱位髌股关节不稳膝关节损伤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2024年
髌骨脱位是膝关节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膝关节外伤的2%~3%^([1]),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patellar dislocation,RPD)是髌骨脱位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往往是青少年第一次发生髌骨脱位后没有经过正规治疗或经过正规治疗之后在轻微外伤的情况下又反复脱位
曾勇涛那次克道尔吉热发提·尼加提陈洪涛
关键词:髌骨脱位韧带关节矫形外科手术
复发性髌骨脱位重建髌股韧带的有限元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传统“筋束骨”理论,通过有限元建模研究内侧髌股韧带(MPFL)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力学关联,分析内侧髌股韧带股骨侧止点重建的最佳效应点。方法:选取29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1名,摄右下肢64排螺旋CT片。另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收集并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髌股适合角(CA)、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T-TG)及髌骨倾斜角(PTA)情况。建立6个分组(正常组、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A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B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C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D组),观察分析膝关节屈曲4种工况(30°,60°,90°,120°)下力学关联指标(髌股关节内外侧接触压力、接触面积、等效应力、内侧髌股韧带张拉应力、内侧髌股韧带长度、髌骨位移变化量)。结果:建立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中,模拟膝关节屈曲的4种工况下,髌股关节内外侧接触压力、髌股关节接触面积、髌股关节等效应力、髌骨位移程度的变化量指标在30°~90°逐渐增大,90°~120°逐渐减小;内侧髌股韧带屈伸30°~90°张拉应力逐渐增大,90°~120°逐渐减小。其中内侧髌股韧带重建D组对应的髌股关节内外侧压力值、关节面接触面积、髌骨位移较接近膝关节正常组。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疼痛VAS评分、髌股适合角、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髌骨倾斜角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验证了股骨侧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最佳效应点,证实了等效点对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力学作用,为临床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股骨侧定位的选取提供了力学依据。
周晓寒李宗武钱超罗文夏煜博代颖温辉王涛郭英
关键词:内侧髌股韧带膝关节复发性髌骨脱位有限元分析
复发性髌骨脱位胫骨结节截骨移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截骨移位术联合双隧道等长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资料,均行双隧道等长重建MPFL联合胫骨结节截骨移位。评估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3±6.7)min,随访时间平均(12.2±0.7)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患者Lysholm评分[(53.7±9.9),(86.5±6.0),P<0.001]、Kujala评分[(55.5±6.3),(83.7±7.9),P<0.001]、IKDC评分[(54.6±8.7),(86.7±6.9),P<0.001]均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再脱位发生。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患者髌骨适合角(patellofemoral congruence angle,PCA)[(28.2±4.4)°,(13.3±2.6)°,P<0.001]、髌骨倾斜角(patella title angle,PTA)[(23.1±4.8)°,(8.9±2.9)°,P<0.001]、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沟距离(tibial tubercle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TT-TG)[(22.1±1.74)mm,(11.9±1.9)mm,P<0.001]、股四头肌角(quadricep angle,Q角)[(23.1±2.4)°,(15.1±2.6)°,P<0.001]均显著减小,但髌股关节软骨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双隧道等长重建MPFL联合胫骨结节截骨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显著。
何伟江潮朱伟左华
关键词:复发性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
个性化运动处方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患者的康复疗效分析
董开颜
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膝关节MRI表现与临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与术后膝关节MRI表现,评估术后膝关节MRI表现与临床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二联术与三联术组。2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以上行MRI扫描,并进行Kujala及Lysholm评分。分别在MRI图像上测量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股骨滑车适合角、髌骨外侧移位值、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Wiberg指数和Caton-Deschamps指数,评估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等级及术后髌骨外侧关节软骨损伤等级。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MRI参数的变化及术后组间临床功能评分差异,并将术后MRI参数值与临床功能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二联术组与三联术组术后髌骨倾斜角、髌骨外侧移位值、股骨滑车适合角及Caton-Deschamps指数均较术前减小,外侧髌股角较术前增大(P<0.05);三联术组术后髌骨倾斜角小于二联术组(P<0.05)。二联术组术后Kujala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三联术组高,其中Lysholm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术组术后Caton-Deschamps指数和髌骨外侧面软骨损伤分级均与Kujala评分具有相关性,分别呈低度负相关(r=-0.398,P=0.044)和中度负相关(r=-0.457,P=0.019)。结论: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MRI检查可观察髌股关节对位及软骨损伤情况,并反映膝关节临床功能变化。
邓云杨徐海芸颜方方陈梦宇李梅
关键词:复发性髌骨脱位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张辉
作品数:1,201被引量:5,642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直流微电网 关节镜检查
冯华
作品数:214被引量:1,242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复发性髌骨脱位
宋关阳
作品数:63被引量:310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复发性髌骨脱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 J
李彦林
作品数:247被引量:1,236H指数:18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成骨作用
蔡国锋
作品数:19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复发性髌骨脱位 伸膝装置 运动学分析 重排 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