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篇“ 培养滤液“的相关文章
环境因子和储藏时期对长枝木霉PT6蛋白培养滤液杀线活性评价
2022年
为了明确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PT6蛋白培养滤液对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及其稳定性。通过室内杀线活性测定,分析和评价了不同环境因子和储藏时期对长枝木霉PT6蛋白培养滤液杀线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金属离子、氧化剂、温度、还原剂和储藏时期对PT6蛋白培养滤液杀线活性和稳定性都有不同的影响。pH 4~10时,PT6蛋白培养滤液对禾谷孢囊线虫2龄幼虫具有较高毒杀作用,处理72 h后其死亡率均大于80%,且与原始蛋白培养滤液(对照)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温度为30~60℃条件下与对照相比,杀线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当温度超过70℃时,杀线活性开始降低;Cu^(2+)对PT6蛋白培养滤液杀线活性具有显著抑制效果(P<0.05),而K^(+)和Zn^(2+)对其杀线活性具有显著增强作用(P<0.05),Fe^(3+)、Mg^(2+)、Mn^(2+)和Na^(+)对PT6蛋白培养滤液杀线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当氧化剂浓度低于0.08 mol·L^(−1)、还原剂低于0.06 mol·L^(−1)时,对杀线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相比,当PT6蛋白培养滤液在室温下保存0~60 d,其杀线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PT6蛋白培养滤液对禾谷孢囊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且稳定性较好。
刘永红毛维兴陈瑞莲马耀杰张树武徐秉良
关键词:杀线活性酸碱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
培养滤液MPT64抗原检测阴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培养滤液MPT64抗原检测阴性结核分枝杆菌(MTB)MPT64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经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腹腔积液等标本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液体培养")阳性且经分枝杆菌萋-尼抗酸染色镜检确认为阳性,并有MPT64抗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羧酸肼(PNB/TCH)生长试验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DNA微阵列芯片法)结果的1962例患者的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其中MPT64抗原检测与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行GeneXpert MTB/RIF和PNB培养检测,并对MPT64抗原检测阴性但菌种鉴定结果为MTB的14株菌株进行MPT64基因测序。结果 1962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88株(4.5%)为非结核分枝杆菌,1874株(95.5%)为MTB,其中经MPT64抗原检测阴性菌株分别为87株(98.9%)和14株(0.7%)。MPT64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4株MPT64抗原检测阴性的MTB临床分离株发生MPT64蛋白基因第197~259位核苷酸缺失突变致第66~86位氨基酸缺失者达92.9%(13/14);另1株MPT64蛋白基因在第587位点插入了1361bp的IS6110基因片段。结论 MPT64蛋白基因第197~259位核苷酸缺失突变可能是导致MTB菌株MPT64抗原检测出现假阴性的主要原因,而IS6110片段的插入也可能导致MTB菌株MPT64抗原检测出现假阴性。
赵国连谈小文崔晓利党丽云
关键词:细菌多态性单核苷酸细菌蛋白质类
柚黑斑病菌培养滤液生物活性测定
2020年
为明确亚洲柑桔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asiana Pch-1菌株的培养滤液对琯溪蜜柚叶片的生物活性,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比较分析了Pch-1菌株不同处理培养滤液对寄主叶片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燕麦液体培养基(OLM)、马铃薯蔗糖磷酸氢二钾培养基(PSK)、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LM)以及改良PDLM较适宜Pch-1菌株生长,马铃薯蔗糖液体培养基(PSLM)次之,而理查德(Richard)和扎佩克氏(Czapek-dox)液体培养基不适宜Pch-1菌株生长。Pch-1菌株在OLM中震荡培养10、20和30 d的滤液刺伤接种于寄主嫩叶上,均可形成类似Pch-1菌株离体接种寄主的棕褐色斑,且80℃水浴处理15 min的滤液仍对寄主具有破坏力,表明Pch-1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较耐高温。Pch-1菌株OLM培养滤液经60℃真空减压浓缩后,获得的浓缩液(40×)对寄主叶片生物活性显著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离纯化鉴定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卢松茂李丽容林明睿郑少缘林秀香罗金水
关键词:培养滤液生物活性
棕鞭藻及其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究藻类之间的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研究了棕鞭藻(Ochromonas sp.)及其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3种不同接种比例(1﹕4、1﹕1和4﹕1)的棕鞭藻与微囊藻共培养下,微囊藻细胞密度到第4天均下降到最低值,而棕囊藻细胞密度则显著增加。同时,棕鞭藻培养滤液能够抑制微囊藻的生长、导致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此外,棕鞭藻培养滤液也能促进微囊藻胞外多糖(EPS)含量显著增加。这表明棕鞭藻不仅能吞噬微囊藻,而且可能释放某些化感物质抑制微囊藻生长及生理参数。这暗示了棕鞭藻可作为潜在的藻类水华控制生物,抑制早期藻类大量增殖。
施军琼杨燕君董聪聪张红波吴忠兴
关键词:微囊藻培养滤液化感作用生理特性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测定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测定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对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与40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的胸腔积液标本。建立TRFIA法检测胸腔积液中CFP10抗原,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TRFIA法对CFP10抗原的平均回收率为96.87%,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与批间CV分别为2.98%及4.20%,TRFIA法检测观察组CFP10的Log浓度为(1.924±0.57)μg·L^(-1),对照组为(0.108±0.03)μg·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2,P<0.01)。观察组ROC曲线的AUC=0.923。取临界值为11.86μg·L^(-1)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28%与92.50%,均高于ELISA法。结论 TRFIA法测定结核性胸腔积液中CFP10蛋白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有利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
王雪梅周松林熊国亮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结核性胸腔积液抗原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分泌性抗原-6和特异度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监测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6(ESAT-6)和特异度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动态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9例(TBM组)和非结核性脑膜炎53例(对照组)。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中ESAT-6和CFP-10水平。结果 TBM组患者ESAT-6、CFP-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AT-6诊断TBM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9.5%、90.6%、0.922。CFP-10诊断TBM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7.2%、86.8%、0.894。随着疾病的进展,TBM患者ESAT-6、CFP-10水平逐渐下降,且治疗3个月后,TBM组患者ESAT-6、CFP-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AT-6和CFP-10可以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快速、准确的诊断指标。
蔡莎莎邹金艳叶丽君喻长法张虹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6与培养滤液蛋白10对痰检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靶抗原6与培养滤液蛋白10对痰检涂阴(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2例涂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斑点试验(ELISPOT)技术检测外周血效应T淋巴细胞,经6kDa早期分泌抗原靶(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多肽刺激后分泌的IFN-γ量,即斑点数,并与血清抗结核抗体(TB-Ab)进行比较.结果 涂阴肺结核组6kDa早期分泌抗原靶ESAT6、CFP10、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4%、78.1%、90.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4、67.43、73.51,均P<0.01).ESAT6、CFP10联合检测灵敏度(90.6%)、阴性预期值(96.1%),与TB-Ab法比较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20、1.78,均P>0.05).ESAT6、CFP10联合检测特异度(92.5%)、阳性预期值(82.9%)、诊断准确率(92.0%)均明显高于TB-Ab法(60.0%、40.7%、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24、12.07、7.92,均P<0.01).ESAT6、CFP10联合检测阳性似然比>10且阴性似然比<0.1,诊断可能性显著增加.约登指数ESAT6、CFP10联合检测为0.8,TB-Ab为0.3.结论 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能够作为刺激源,刺激效应T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应用ELISPOT技术检出,从而用于快速辅助诊断结核病,在涂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吴桂玲王琳阿依古丽·依玛汉斯赵雪梅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结核
纳豆枯草杆菌培养滤液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纳豆枯草杆菌培养滤液(culture filtrate,CF)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兔离体回肠标本,分别记录肠平滑肌的正常收缩张力和收缩频率作为给药前对照,然后按累积剂量分别加入CF小剂量(每次0.2 mL)、CF大剂量(每次0.5 mL)、肉汤(每次0.5 mL),给药间隔3 min,共给药8次,并描记收缩曲线。观察不同剂量CF对肠平滑肌的作用。另取肠段按毛果芸香碱、CF或阿托品、再毛果芸香碱的顺序给药,观察CF对M胆碱受体的作用。结果 CF小剂量组在累积给药达1.6 mL时,CF大剂量组在累积给药达3.5 mL和4.0 mL时,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张力下降,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F小剂量组在累积给药达1.2、1.4、1.6 mL时,CF大剂量组在累积给药达4.0 mL时,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频率明显降低,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各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F或阿托品可明显对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增加(P<0.05或P<0.01),同时CF还能使其收缩频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纳豆枯草杆菌CF能明显抑制兔离体肠平滑肌蠕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M胆碱受体有关。
罗学娅伦永志潘可学王毅严维强葛延洁
关键词:培养滤液M胆碱受体肠平滑肌
结核分枝杆菌和4种缓慢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培养滤液蛋白分析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早期的蛋白质代谢与分泌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对它们致病性的理解,并初步分析由此途径寻找准确、快速鉴定这些菌种的新型标志物的可能...
曹翌明刘志辉孟繁荣谢贝蔡杏珊黄业伦牛群雷杰高俊文谭耀驹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文献传递
龟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质组生物质谱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描述龟分枝杆菌蛋白质分泌活动,为其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CX2)捕获并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FTOF-MS)技术,检测11株龟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ATCC19977参考株培养7d的Middlebrook 7H9培养滤液蛋白和Middlebrook 7 H9培养液蛋白,描述性分析龟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质组.结果 相对Middlebrook 7H9培养液,在11株龟分枝杆菌7d的Middlebrook 7 H9培养滤液检测到49~101种差异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101~3953,丰度水平为84~7238相对强度(用质谱峰面积计算).其中32种差异蛋白在11株中均有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3953,丰度水平为98~7231相对强度.结论 龟分枝杆菌在体外生长过程中可分泌多种小分子蛋白质,其特性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钱明陈涛卓文基刘志辉郭卉欣钟球周琳
关键词:分枝杆菌蛋白质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相关作者

马春红
作品数:144被引量:738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 小麦 玉米小斑病菌
翟彩霞
作品数:65被引量:546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施肥 毒素培养滤液 玉米 苯丙氨酸解氨酶 棉花
董文琦
作品数:91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诱导 毒素 细胞凋亡
商闯
作品数:9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培养滤液 培养滤液 玉米 玉米叶片
贾银锁
作品数:49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细胞凋亡 毒素培养滤液 毒素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