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07篇“ 城镇发展“的相关文章
基于生态与绩效融合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策略研究——以鲁南城镇发展带为例
2025年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也是带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厘清其测度与实现路径,结合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提出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支撑,以环境承载力为“红绿灯”,以综合绩效为“指挥棒”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在构建生态与绩效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型基础上,以具有典型意义的鲁南城镇发展带为例,对发展不充分的连片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劣势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在坚守生态红线前提下,尊重市场效率,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综合绩效,对区域城镇化建设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从而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城镇化。
刘树华王子山姚海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承载力综合绩效
明清以来大运河聊城段城镇发展与功能变迁研究
2025年
大运河作为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设施和城镇人居环境的支撑系统,对沿运城镇发展演化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确城镇历史发展脉络对沿运地区特色城镇建设具有重要历史借鉴。以明清以来大运河聊城段代表性城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史志资料并利用GIS等工具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聊城段运河城镇聚落空间分布轨迹,并以商业发展为例探索城镇发展演化状况,在运河兴衰背景下分析城镇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的开展可为当前建设特色城镇,实现沿线乡村振兴提供历史相似型。
吴金甲乔芙
关键词:大运河城镇发展
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的新型生态城镇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2025年
新型城镇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态问题日益显现。文章利用2003年至202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新型生态城镇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域内的各要素对本省份的新型生态城镇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邻近省份的相关因素也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对本省份新型生态城镇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在新型生态城镇建设中,需重视区域内外要素的协同作用,从而推动新型生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张薇帏
关键词:城镇发展
基于空间治理的市际边界城镇发展特征和机制研究——以杭金衢市际边界三镇为例
2025年
市际边界地区是深化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但空间治理统筹的长期缺位限制了城镇跨界协同发展。基于空间治理的视角,文章从社会、物质、经济、制度4个维度解析空间治理理论推动市际边界城镇跨界发展的机制。以浙江省杭州、金华、衢州市际边界城镇为例,解析大慈岩、诸葛、横山三镇跨界协调发展的演进特征。三镇在跨界发展中遵循空间治理4个维度的演进规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公众共同参与跨界发展事务的综合治理模式是推动跨界发展的可行途径,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推动市际边界城镇跨界协调发展
王岱霞陈杨应李凯克
关键词:小城镇
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25年
土地利用作为城镇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仅关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一系列土地利用问题逐渐显现,如土地资源紧张、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城镇的健康发展,还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主要就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向丹邓尚伟
关键词:城镇发展土地利用
边境口岸对载体城镇发展辐射效应的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2025年
在“一带一路”倡议等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下,沿边地区正从中国对外开放的末端转变成前沿地带,口岸开放带动沿边城镇经济发展已成为边境地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以云南省17个边境口岸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首先,应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边境口岸发展对载体城镇发展的影响;其次,将陆路边境口岸划分为滇缅接壤地区、滇老接壤地区和滇越接壤地区,通过构建改进动态集中指数(MDCI)分析各口岸地区与其载体城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云南口岸的发展对其载体城镇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云南口岸与载体城镇的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滇缅接壤和滇老接壤地区口岸发展强于载体城镇,滇越接壤地区口岸发展弱于载体城镇。基于此,本文对云南口岸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焦颖林敏
关键词:边境口岸区域经济
城镇发展进程中道路加宽改造设计探究——以九成新干线改造工程为例
2025年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小型城镇、乡村的主要出行道路功能已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生产及生活交通需求,对既有低等级公路、城镇道路进行加宽改造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利用旧路及建设资金,最大化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等级等,需采取因地制宜的加宽改造方法。文章以九成新干线改造工程为例,对涉及到的旧路调查、评价、破除、利用及路基路面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旧路加宽改造过程中可行且经济的改造措施,为今后旧路加宽改造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杨家园
关键词:路基处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新议题被引量:2
2024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经历了恢复发展、高速增长、发展调整、转型发展等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阶段性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和市场的驱动,而政府的城镇化战略调整和相关政策变化也对其有着深刻影响。本文揭示了小城镇发展在这种市场和政府的双向驱动中所遵循的经济逻辑和社会逻辑,也分析了在环境保护紧约束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弱化的新条件下,小城镇所普遍面临的产业“空心化”和财政能力弱化的发展难题。本文认为,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新议题,可以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前景。
李培林
关键词: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战略
基于推拉理论的内蒙古特色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
2024年
随着特色小城镇在服务城乡发展战略中角色地位的攀升,对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工作正成为学术热点。研究引入推拉理论并建立包括“推力”“拉力”和“弹性力”的城镇发展动力模型,基于此构建评价体系对内蒙古12个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特色小城镇发展潜力不均衡,新城子镇和土牧尔台镇属于潜力最低的Ⅲ级镇,其他10个城镇均具有一定或较高的发展潜力,罕台镇的潜力得分最高;影响城镇发展潜力的强势指标集中在推力和拉力方面,薄弱的村镇现状基础制约了城镇发展。在坚持自身产业及资源禀赋“特色立镇”、加强与外部环境联系的同时,夯实村镇基础以提高发育程度是内蒙古特色小城镇的主攻方向。研究为制定差异化的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依据。
王彦开荣丽华孙彬彬赵渺希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
宜居宜业视角下宁夏小城镇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2024年
城镇是城乡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从宜居宜业视角探究宁夏小城镇发展评价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宁夏典型小城镇为例,基于居、业系统的指标体系、现状调研与协调耦合度评价,确定宁夏小城镇主要包括宜居宜业型与宜业偏向型,同时具有潜在的宜居偏向型小城镇。对宁夏小城镇进行问题诊断并设计针对性发展对策,有助于科学指导宁夏小城镇的未来发展,加快城乡融合进程。
郑芳王鑫何铃瑶
关键词:小城镇

相关作者

彭震伟
作品数:150被引量:1,385H指数:2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小城镇 城市规划 乡村 城市 城乡规划
吴小渝
作品数:28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研究主题:小城镇 小城镇发展 城镇化 西部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刘科伟
作品数:152被引量:1,065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小城镇 城镇化 城市规划 县域 城市
孟祥林
作品数:461被引量:1,474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学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 城市 城市体系 城市群
石忆邵
作品数:250被引量:3,616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化 影响因素 GIS 长江三角洲 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