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9篇“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相关文章
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
2025年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促进作用显著。根据异质性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抑制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而数字基础设施应用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基础设施能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城镇化水平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三条路径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何树全王真慧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化电子商务
数字经济、空间效应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被引量:1
2024年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缩小作用,但该缩小作用存在消费类型和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异质性。具体来说,较之生存型消费差距,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发展享乐型消费差距的缩小作用更明显;较之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地区,数字经济对高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强。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的空间计量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周边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据此,建议缩小区域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差距、补齐乡村产业的数字化短板和消弭城乡数字鸿沟,以增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效应。
韩刚李翀
关键词:数字经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数字鸿沟
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
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日益提升,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仍然较大,制约了我国城乡居民整体消费质量的持续提高。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缩小城乡居民消...
尹家林
关键词: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商贸流通
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文章探讨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使用了中国2005—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了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财政教育支出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文章的主要发现如下:人均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会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这一结果说明了财政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挤入效应。财政教育支出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但是这种效果在较发达地区并不明显,可能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文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引导和满足农村居民教育需求、完善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的支持和服务等。
李正旺胡齐轩王晨阳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固定效应模型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
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宏观环境下,我国近年来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显著成果,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且收入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尽管如此,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凸显,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这种现状造成农村居民...
张晓丽
关键词:居民消费差距泰尔指数
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
消费是最终需求,它既是生产的动力,也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随着我国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15万亿...
漆慧
关键词:数字经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流通业智能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理论及实证
2024年
流通业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数字经济背景下,流通业智能化有助于拓展农村消费边界,同时促进城乡消费网络融合。本文基于2007~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索流通业智能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发展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在西部地区抑制效果最大。“宽带中国”政策推行后,该影响的效果显著增强。机制分析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因此,加快流通业智能化转型速度、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孟昊芸陈冰洁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
在出口增速不稳定、民营经济投资积极性不高,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为如何促进内需以维持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非凡。基于此,本文以2001年至2022年的31个省...
李娅
关键词: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泰尔指数
城市舒适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
2024年
利用2003—2019年的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城乡两部门模型和城市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舒适性的提升对城乡消费差距有着显著的缩小作用,且这一结果在调整指标赋权方法、城市消费差距计算方法以及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在作用机制方面,城市舒适性主要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实现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且城市舒适性对房价、居民收入水平和集聚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城市舒适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方面,出行舒适性可能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最主要推动力,且出行舒适性同样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上述结论为地方政府在进行公共支出中重视对城市舒适性的提升,进而推动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龚明远宋姗姗
关键词:城乡消费差距
流通业智能化与城乡均衡发展——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被引量:2
2024年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2—2022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在面对负向宏观冲击时具有增长韧性,面对正向宏观冲击时表现出发展潜力;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渠道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因此,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弥合区域数字鸿沟、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可为提振居民消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孟昊芸张扬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均衡发展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相关作者

纪江明
作品数:45被引量:25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公众满意度 公共服务 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 居民消费
郭振宗
作品数:157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农业企业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业现代化 企业化 农民收入
周虹
作品数:64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农民 农业产业化 农村
何凌霄
作品数:13被引量:286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年龄结构 省级面板数据 老龄化 老年抚养比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郭守亭
作品数:44被引量:32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空间溢出效应 居民消费 普惠金融 居民幸福感 电子商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