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30篇“ 城乡二元结构“的相关文章
城乡融合发展——对由城乡二元结构困扰向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转变的路径探讨
2025年
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在经历城乡兼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期实践后,基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态势,为了避免城乡对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困扰、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而做出的选择。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创新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困扰向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转变。中国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以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目标,基于系统观念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拓展城乡相互赋能路径,把增强以城带乡能力和农村支撑城镇能力统一起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需要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在促进要素在城乡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的结构问题,增强县域融合发展能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集体经济以增强农村内生发展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实现突破。
郑有贵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价值内涵和实现路径
2025年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关键。本文重点探讨了县域作为城乡连接的重要节点,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现实意义与可行性。县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能有效降低实施成本,还能在较大范围内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因此被视为新发展阶段推进城乡融合的核心抓手。然而,县域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县域城镇承载能力不足、工业带动能力薄弱、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畅及乡村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城乡融合效果有限。为此,本文提出应以实现“县城-镇-村”空间、要素、产业、设施、服务和治理的融合为目标,全面推进城乡空间一体设计、要素一体改革、产业一体协作、设施一体建设、服务一体供给和社会一体治理等行动计划,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最终,旨在为县域内率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供持久动力,并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与经验。
周振姚柳杨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县域城乡融合
城乡二元结构中孤独症儿童生存环境及安置差异的质性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和云浮市新兴县为例
2025年
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和云浮市新兴县为例开展城乡孤独症儿童生存环境及安置对比质性研究。研究通过案例访谈和机构走访,选取特定教师与家长代表访谈、走访相关机构收集数据,基于城乡差异分析孤独症儿童康复环境、家长需求及就业期望的不同,发现城乡在多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城市资源更丰富、家长就业期望更明确。此研究对理解城乡差异意义重大,能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助力提升孤独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就业机会。
简瑕倩涂勤建张帆黄奕儿蔡泽森
关键词:孤独症城乡差异教育安置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差异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视角
2025年
随着智能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兴起,智能时代下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逐渐被企业所广泛使用,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本文基于城乡劳动力迁移的视角,考虑到技能差异,引入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资本,构建了一个二级常弹性替代生产函数模型,在理论上诠释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接着利用全球工业机器人数据、中国收入调查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相匹配的数据库,采用分组回归、中介分析、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和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和分解等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果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会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从机制上来看,工业机器人会通过抑制技能结构高级化和缩小技能溢价来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对收入不平等的收敛效应在发达程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本较低和科研投入较低的城市收敛作用更大。
程时雄陈雨飞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收入不平等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应对人口发展新常态挑战
2024年
当前,遵循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特别关注人口发展新常态对“三农”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应对这些挑战。
蔡昉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破除人口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相对贫困
2024年
作为金融与新生代数字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及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其中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两个维度的影响效应最显著;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弱化城乡二元结构,进而缓解农村相对贫困;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以及受教育水平高、家庭规模小的农村家庭减贫效果更加显著。因此,为使数字普惠金融实现最大化的减贫效应,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各维度在农村的发展建设,补齐硬件短板;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二元经济转化;结合区域发展特点,优化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
周雨霏陈海龙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减贫效应
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下关爱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
2024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这一战略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重要议题,其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关键一环。农村留守老人是一个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弱势群体,所以提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水平是一个民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经济保障、健康照护、精神慰藉等关爱缺失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魏昭辉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人口流动格局及其解释——基于流向别的考察被引量:4
2024年
研究人口流动格局对于理解区域人口增减分化、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省际人口流动划分为乡-乡、乡-城、城-乡和城-城4类,并基于空间自回归负二项模型,考察4类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乡-城、城-城人口流动在省际人口流动中的比例上升,乡-乡人口流动的比例下降;4类人口流动网络呈现不同的空间特征,乡-乡、乡-城人口流动呈自西向东趋势,城-乡、城-城人口流动更加多元且出现双向流动趋势;中国人口中心正由单一城市(省份)转向城市群;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乡-乡、乡-城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但影响城-乡、城-城人口流动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且经济因素的影响减弱。
张耀军陈芸巫锡炜齐婧含
关键词:人口流动城乡二元结构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视域下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清远米墅乡村民宿为例被引量:2
2024年
本研究立足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视角,探讨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进而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路径,以广东省清远市米墅乡村民宿作为研究案例地,米墅乡村民宿项目被政府部门评选为“空心村”激活示范项目,还成为广东省乡村民宿发展现场推进会的焦点项目,本研究将分析米墅乡村民宿的发展路径,总结其实践经验,以供致力于开发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力求缩小城乡差距达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效果的地域作为参考。
梁文斌郭伟欣雷博健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旅游乡村民宿
农村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而同步转化,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掣肘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06—2020年我国31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动态面板模型(SYS-GMM)分析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运用门槛效应模型,以劳动力流动为门槛变量,分析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而经济增长抑制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受到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当劳动力流动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经济增长对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抑制作用将得到缓解。
刘华光于亚琳赵晗薇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动态面板门槛效应

相关作者

许经勇
作品数:952被引量:2,721H指数:2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城镇化 农业 三农问题 农村 农民收入
贺雪峰
作品数:528被引量:9,655H指数:5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乡村治理 农民 农村 土地制度 村民自治
李淼
作品数:34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研究主题:教育公平 城乡二元结构 教育政策 社会分层 社会
高帆
作品数:247被引量:3,432H指数:3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城乡 政府-市场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韩俊
作品数:541被引量:4,178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研究主题:农民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农村 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