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篇“ 垃圾组分“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能质平衡的垃圾焚烧厂入炉垃圾组分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质平衡的垃圾焚烧厂入炉垃圾组分计算方法。本方法将入炉垃圾划分为四种组成成分:惰性组分、生物组分、化石组分和水分。本方法基于垃圾生物组分和化石组分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和质量平衡关系,构建了表征垃圾焚烧厂...
- 李晓东杨涛张浩胡斯怡蔡嘉瑞林晓青黄群星
- 一种基于能质平衡的垃圾焚烧厂入炉垃圾组分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质平衡的垃圾焚烧厂入炉垃圾组分计算方法。本方法将入炉垃圾划分为四种组成成分:惰性组分、生物组分、化石组分和水分。本方法基于垃圾生物组分和化石组分燃烧化学反应的能量和质量平衡关系,构建了表征垃圾焚烧厂...
- 李晓东杨涛张浩胡斯怡蔡嘉瑞林晓青黄群星
- 考虑垃圾组分影响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优化方法
- 本发明提供考虑垃圾组分影响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优化方法,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生活垃圾初始组分向量,基于生活垃圾初始组分向量以及第一影响因子,确定焚烧垃圾组分向量,第一影响因子反映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
- 张珺婷秦全德 张雨荷
- 考虑垃圾组分影响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优化方法
- 本发明提供考虑垃圾组分影响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优化方法,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生活垃圾初始组分向量,基于生活垃圾初始组分向量以及第一影响因子,确定焚烧垃圾组分向量,第一影响因子反映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
- 张珺婷秦全德张雨荷
- 垃圾分类背景下青岛市生活垃圾组分与特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当前,在垃圾分类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处理生活垃圾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对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重要理化特性指标进行采样实验及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青岛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仍将持续增长,居民端所产生的厨余垃圾仍会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其他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会有所增加,有害垃圾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垃圾含水率在未来几年继续处于较高水平,湿基低位热值持续增长。
- 阚宝鹏齐文静张文霞尹新龙冯新荣姜震郑伟萍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理化特性
- 基于物性差异的垃圾组分智能化预分选系统研究
- 城市生活垃圾(MSW)不可燃组分增加将导致垃圾焚烧入炉燃料热值降低、灰分升高和烟气二噁英排放超标,开展以热值为导向的MSW分选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现针对特定组分的分选技术主要有磁力分选、重力分选、静电分选、图像...
- 徐圆圆
-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物理性质分选数值模拟
- 华南某市近10年终端生活垃圾组分与特性分析
- 2024年
- 以华南地区某市近10年的终端生活垃圾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其生活垃圾组分与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厨余类一直是生活垃圾中湿基占比最高的组分,其占比为45.9%~55.1%;其次是橡塑类、纸类和纺织类,占比分别为21.1%~27.8%、5.6%~14.5%、4.0%~10.5%;其余组分湿基占比均不超过5.0%。生活垃圾密度为197~278kg/m^(3),含水率为53%~60%。可燃物的湿基占比近10年整体变化不大,平均为37%;灰分的湿基占比呈降低趋势,从11%降到近年来的6%。生活垃圾的湿基低位热值整体上呈升高趋势,从5571 kJ/kg增长至6361 kJ/kg。干基碳、氢、氧元素的含量近10年均呈升高趋势,碳元素含量从37.6%升高至44.6%,氢元素含量从5.51%升高至6.51%,氧元素含量从24.5%升高至25.4%;而干基氮和氯元素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氮元素含量由2.95%降低至1.45%,氯元素含量从0.51%降低至0.45%,硫元素含量有所升高,从0.15%升高至0.22%。研究结果可为本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方式的选择和终端处理设施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 丁琮
- 关键词:生活垃圾热值
- 分类后厨余垃圾组分特性及处理优化建议
- 2024年
- 当前厨余垃圾处理工作正在积极转型。城市的分类投放,收集与处理系统已经逐步建立,但其普及率与效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区域已经基本完成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但是这一工艺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厨余废弃物量。但厨余垃圾的处理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厨余垃圾的产量激增,而分类意识,技术手段与处理设施却并未同步进行。另外,各地饮食习惯造成厨余垃圾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处理技术要求较高。由于经济成本,技术限制以及社会认知度的限制,厨余垃圾的高效处理仍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为了优化厨余垃圾处理工作,可强化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改进食材购买使用方式等。提升厨余垃圾分类准确性,强化分类指导和监管机制,普及智能化分类设备及监测系统。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对厨余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堆肥化等资源化处理。提倡厨余垃圾能源化,比如采用沼气发电、生物炼制技术把厨余垃圾变成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实施优化处理措施可明显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还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与参与度。
- 张旭
- 关键词: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能源化利用
- 新疆某高校餐厨垃圾组分及理化性质调查
- 2024年
- 为了充分了解并分析高校学生对餐厨垃圾产生的态度与行为,对新疆某高校近61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餐厨垃圾进行取样分析,以期能对餐厨垃圾的减少和回收利用产生帮助。结果表明:调查高校学生食物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每餐都有剩余的学生比例高达53.32%,浪费最多的食物是葱姜蒜等调味品和蔬菜,倾倒食物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饭菜不合口味或有忌口。虽然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浪费行为都有愧疚、自责心理,但对剩余食物选择直接倒掉的学生比例达97.89%。调查高校平均产生餐厨垃圾量1028.8 kg/d,餐厨垃圾中蔬菜占比最高,达55.76%。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72.27%,脂肪含量为16.7%,有机质含量为314.5 g/kg。餐厨垃圾经好氧发酵后能制成农用肥料或宠物饲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 车迅熊斌强杨兴奎迪力亚尔·吾买尔唐宇蒙罗艳丽
- 关键词:回收利用
- 压力场作用下填埋场生活垃圾组分对其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 2024年
- 填埋场作为典型的生物反应器,其微生物群落受到多种作用的影响。探究填埋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压力场、生活垃圾有机组分之间的关系,将为生物强化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浙江某实际填埋场为例,运用网络分析、中性群落模型以及随机森林算法,探究了不同上覆压力和有机组分对垃圾中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垃圾有机质含量和生物可降解度(BDM)随上覆压力增加而减小。Firmicutes、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ota等是群落中的优势门类,细菌群落与上覆压力(R=0.51,p<0.01)和BDM(R=0.31,p<0.05)具有相关性。群落内合作最为紧密、网络结构最稳定的是上覆压力低于30 kPa的填埋层,随机性过程在这一压力区间内对群落组装的贡献度最小,这可能与该区域的氧气条件和有机组分特征有关。Enterococcus被识别为填埋场有机组分降解过程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填埋场稳定化过程。
- 宁成奇成兆文王辉黄秋杰杨常富王罗春王湘徽孙梦圆张珊楼紫阳
- 关键词:填埋场压力场细菌群落结构
相关作者
- 严建华

- 作品数:1,433被引量:5,041H指数:3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流化床 飞灰 垃圾焚烧 焚烧 热解
- 邵立明

- 作品数:408被引量:2,758H指数:3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活垃圾 渗滤液 城市生活垃圾 污泥 生活垃圾填埋场
- 何品晶

- 作品数:492被引量:3,451H指数:3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活垃圾 渗滤液 城市生活垃圾 污泥 飞灰
- 李晓东

- 作品数:958被引量:2,592H指数:2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二噁英 飞灰 流化床 二恶英 多环芳烃
- 赵由才

- 作品数:845被引量:4,320H指数:3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矿化垃圾 渗滤液 污泥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填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