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8篇“ 坏疽性脓皮病“的相关文章
坏疽脓皮病被引量:2
2017年
坏疽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少见的中粒细胞皮病,表现为迅速发展的红斑、糜烂、溃疡,常伴有发热及剧烈疼痛。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可与遗传因素、中粒细胞功能失调和异常炎症反应相关。临床可表现为急或慢发展,分为多个亚型,且常合并潜在的系统疾病。本病难诊断,易误诊,且尚无诊疗金标准。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及潜在疾病的治疗。
郑义耿松梅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
坏疽脓皮病被引量:42
2005年
坏疽脓皮病是一种慢复发溃疡皮肤病。该文对坏疽脓皮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异型、合并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等作了较全面的复习。鉴于过去该病无诊断标准,其诊断一直沿用排除诊断,故文中重点对该的诊断进行阐述,并介绍最新的诊断标准。
顾有守
坏疽脓皮病被引量:5
2003年
李玉平李艳玲四荣联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
坏疽脓皮病系统合并症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坏疽脓皮病是一种自身炎症疾病,属于中粒细胞皮肤病。常表现为快速发展的疼痛皮肤溃疡,其溃疡特征为边界破坏和周围红斑。坏疽脓皮病的病因尚不清楚,通常与多种其他免疫介导的疾病和多种潜在疾病相关,最常见的是炎症肠病、血液疾病和恶肿瘤、自身炎症综合征和炎症关节炎等。本文综述坏疽脓皮病相关系统合并症的研究进展。
许秋云纪超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生物制剂
临床少见的坏疽脓皮病临床误诊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临床少见的坏疽脓皮病(PG)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探讨PG误诊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2例曾误诊的PG患者资料。结果1例中年男,全身多处不明原因反复破溃、流脓伴疼痛,有肺结核病史,查血炎因子升高,结合清创术中快速病理结果,初步诊断为结核创面,予诊断抗结核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加用糖皮质激素后症状减轻,待会诊病理结果回报后综合分析病情诊断为PG。误诊时间15 d。停用抗结核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预后良好。1例老年女,因双下肢反复结节、破溃、溢液伴疼痛就诊,既往史无特殊,外院诊断为蜂窝组织炎,予抗感染、清除坏死组织等治疗后又复发,以疖肿收入院,查血炎因子升高,轻度贫血,创面分泌物未见细菌、抗酸杆菌、真菌孢子及菌丝,分泌物细菌培养及组织真菌培养均阴,后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PG。误诊时间1年余。确诊后予抗感染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PG皮损形态多样,且缺乏特异实验室检测指标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存在一定难度,易误诊;加强接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重视组织病理学检查,加强多学科会诊理念,有利于本病的及早确诊并治疗。
付潇潇赵换军王慧英卞承浩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误诊蜂窝组织炎疖肿
坏疽脓皮病合并溃疡结肠炎1例
2025年
患者,女,28岁,右踝关节红肿热痛10 d。入院经风湿免疫科诊治后,效果不佳,半年前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皮肤科检查:右踝、右足背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增高,右踝外侧局部囊包块形成,触之疼痛,表面皮肤为黑黄色。诊断:坏疽脓皮病合并溃疡结肠炎。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等药物对症治疗。
章王钰何彩凤王凡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溃疡性结肠炎
肛周坏疽脓皮病1例治疗及追踪
2025年
坏疽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罕见的自身炎症、溃疡、嗜中粒细胞皮肤病,由Brunsting LA等[1]于1930年首次报告。PG通常表现为下肢和躯干绕以红晕的疼痛丘疹、脓疱,逐渐扩大形成边界清楚的、潜行溃疡,边缘多为蓝紫色,病程表现为慢或复发经过。由于缺乏特异生物标志物,本病的诊断难度较大,容易误诊。
刘霄
关键词:肛周坏疽性脓皮病
坏疽脓皮病样原发皮肤曲霉病1例
2025年
患者女,13岁,因右上眼睑溃疡,伴疼痛、瘙痒1年就诊。10年前患者右眼睑擦伤,经清创缝合,切口愈合良好.
李晓莹路麒杨安波宋亚丽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清创缝合切口愈合原发性
溃疡结肠炎并发坏疽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因素及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探索溃疡结肠炎伴发坏疽脓皮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本类患者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2024年277例溃疡结肠炎伴坏疽脓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不良组(n=185)和良好组(n=9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生活饮食习惯、疾病相关资料共25项潜在相关因素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能。结果不良组与良好组间别、年龄、文化程度、BMI指数、居住地、病程、SAS语评分等共21个指标存在差异(P<0.05)。Lasso回归分析发现溃疡结肠炎病程、溃疡结肠炎活动度、坏疽脓皮病病程、合并慢病数量、SAS评分、睡眠质量6个因素与本类患者营养不良相关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营养不良AUC(95%CI)=0.992(0.984~1.000),对14例患者的应用显示准确率100%。结论溃疡结肠炎病程、结肠炎活动度、坏疽脓皮病病程、合并慢病数量、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与溃疡结肠炎伴发坏疽脓皮病患者营养不良相关较大,基于上述6个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申琳宋翠豪王聪敏高西安俊红李承新梁斌李霞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坏疽性脓皮病营养风险
坏疽脓皮病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坏疽脓皮病(PG)是一种以皮肤出现复发、疼痛及坏死溃疡为特征的嗜中皮病。目前尚无PG治疗的共识,且治疗困难。既往糖皮质激素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其他传统药物可单独或联合糖皮质激素使用,但部分患者仍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逐渐应用于该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治疗PG的生物制剂、JA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焦雨竹杨青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生物制剂

相关作者

晋红中
作品数:416被引量:1,424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皮肤镜 尖锐湿疣 并发 皮肤
吴超
作品数:55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坏疽性脓皮病 依那西普 银屑病患者 脂肪因子
王宝玺
作品数:292被引量:1,25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天疱疮 银屑病 皮肤 大疱性类天疱疮 类天疱疮
施若非
作品数:109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银屑病患者 皮肤T细胞淋巴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 坏疽性脓皮病
周小勇
作品数:198被引量:423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药疹 急性荨麻疹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