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5篇“ 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文章
地方性砷中毒被引量:4
2006年
李冰孙贵范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皮肤色素沉着长期饮用皮肤改变掌跖角化慢性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卫生标准应用情况考查及结果分析
2025年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疾病,是由于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或吸入过量的无机而引起的全身中毒。其特异改变主要为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掌跖角化或癌变[1]。利用砷中毒特异皮肤改变作为诊断依据,制定并发布了《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卫生标准。为了解该标准的应用状况,本研究对砷中毒防治人员砷中毒诊断能力进行考查,分析标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标准的应用推广和修订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刘一君崔娜李艳红王璇赵成祥李振林郭志伟常子丽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掌跖角化色素沉着色素脱失
2023年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内外环境含量及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病)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转、人群内外环境含量、病情发展变化趋势及患者管理情况,评价防控效果。方法2023年3—12月,按照《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监测方案的通知》《陕西省地方性中毒砷中毒监测方案》要求,在陕西省所有饮水型地病病区村开展全覆盖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进行水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进行水超标与否的判定;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对病区全部人群开展砷中毒病情调查。选择3个县的5个病区村,抽取358人测定尿含量,依据《人群尿安全指导值》(WS/T 665—2019)进行判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进行消除评价。结果共监测2个市、3个县、9个镇、13个病区村,改水率为100%(13/13),且全部正常运转,水含量均<0.01 mg/L;实际检查12688人,共检出砷中毒患者338例,均为历史砷中毒患者,无新发砷中毒病例和皮肤癌患者;尿几何均值为0.0260 mg/L,低于人群尿安全指导值(0.032 mg/L);对338例砷中毒现症患者均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了随访管理;全部病区县消除评价均为达标。结论陕西省饮水型地病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转正常;人群内外环境含量均达标;病情稳定,未检出新发病例;对全部现患病例落实了随访管理;全部病区县达到消除标准。
丁琼洁李晓茜周蓉范中学杨敏张盼红田春艳卢美璇陈彬彬
关键词:砷中毒
吉林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消除后防治对策
2024年
吉林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砷中毒”)主要是因病区居民长期饮用浅层地下中的含量超标,导致的饮水型砷中毒[1]。当前采取以寻找低水源为主,降低饮用水中含量为辅的综合预防地方性砷中毒的措施。
邵奎东佟建冬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饮水型砷中毒含量超标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代谢模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人群代谢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内砷中毒人群(砷中毒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调查对象家中饮用水含量,尿及其代谢产物[三价(As^(Ⅲ))、无机(iAs)、一甲基胂酸(五价,MMA^(V))、二甲基胂酸(五价,DMA^(V))、总(tAs)、无机百分比(iAs%)、一甲基胂酸百分比(MMA%)、二甲基胂酸百分比(DMA%)、一甲基化率(PMI)、二甲基化率(SMI)]水平;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指甲和指甲硒水平。采用多元线回归分析代谢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536人,其中砷中毒组155人、对照组381人,水含量范围为0.0~825.7μg/L。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别、文化程度、氟斑牙患病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婚姻状况、吸烟、饮酒、水含量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组尿As^(Ⅲ)、iAs、MMA^(V)、DMA^(V)、tAs、MMA%、MMA/DMA和指甲水平均较高(均P<0.05),尿DMA%、SMI和指甲硒水平均较低(均P<0.05),而尿iAs%和PM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别、文化程度、水井深度、水含量、总井数和指甲水平是尿As^(Ⅲ)水平的影响因素(β=-19.82、-23.83、0.61、0.21、7.26、2.98,均P<0.05);年龄、水井深度、水含量和指甲水平是尿tAs水平的影响因素(β=3.18、3.25、1.31、15.59,均P<0.05);别、文化程度、水井深度、水含量、总井数和指甲水平是尿iAs水平的影响因素(β=-20.47、-25.90、0.64、0.25、7.87、3.11,均P<0.05);年龄、别、文化程度、水含量和指甲水平是尿MMA^(V)水平的影响因素(β=0.52、-17.07、-21.84、0.22、2.77,均P<0.0
李梦昕李昕晔赵凡刘聪邓丹宇狄震崔娜刘一君孔畅韦炳干李艳红夏雅娟郭志伟
关键词:砷中毒甲基化代谢
2023年呼和浩特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结果
2024年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饮水型地方性暴露地区的水情况及居民健康状况,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暴露的村庄进行水含量测定,检测当地居民尿浓度,对高病区和高区居民进行死因调查和患癌情况调查。结果2023年呼和浩特市饮水型砷中毒地区病区村和高村已全部改水,改水工程率100%;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100%。水含量范围为0.000~0.117 mg/L,其中水>0.01 mg/L的村有7个,为小型供水。全市检出189名砷中毒患者,其尿浓度几何均数为0.0037 mg/L;对暴露地区的2585名居民的尿监测,尿浓度几何均数为0.0079 mg/L。死因调查结果显示本市高病区和高潜在区居民的死亡率及癌症死亡专率均较一般人群的高。结论2023年呼和浩特市无新发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全市处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消除状态。
许凯峰韩霞李粉霞包慧耿妍
关键词:砷中毒水砷尿砷
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在综合评价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机体摄入过量而引起的一种地球化学疾病。20世纪90年代初期,白城市首先在通榆县发现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目前白城市共有37个病区、218个高区分布[1]。2020年根据《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吉林省共监测7个县(市)325个病区屯50342人,查出101例砷中毒患者[2]。
孙海波张秀丽孙爱峰张海涛于丽萍钟宪澎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效果综合评价
基于病例对照研究对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人群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验证
刘聪
山西省晋中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降改水工程及生活饮用水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山西省晋中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降改水工程的运转情况和水含量现状。方法2023年5-8月,按照《山西省暴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含量调查方案》的要求,选取山西省晋中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历史病区平遥县、介休市、祁县的29个高村作为监测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监测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含量。同时,以29个高村所在乡镇为单位,开展相邻局域范围内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及居民生活饮用水含量监测。结果2023年,共监测山西省晋中市3个县(市)的29个高村,均已全部改水且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水含量范围为0.000~0.047 mg/L,其中27个村水含量<0.01 mg/L。共监测晋中市高村所在乡镇相邻局域范围内81个自然村,均已全部改水且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水含量范围为0.000~0.043 mg/L,平遥县、介休市、祁县分别有4、7、2个自然村水含量为0.01~0.05 mg/L。结论山西省晋中市全部高村已完成改水,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大部分高村水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0.01 mg/L)。
任艳玲翟文杰程俊丽刘敬珍杨芳田广丰温甜甜
关键词:砷中毒
2023年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各项监测指标和患者管理情况,为巩固提升防控成果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3-12月,按照《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监测方案的通知》《陕西省地方性中毒砷中毒监测方案》要求,在陕西省所有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县的病区村,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实地走访查看高煤矿管理情况。每个村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30户居民调查炉灶使用、相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情况。对病区村所有人群开展砷中毒病情调查。在3个病区县的12个病区村,抽取720人测定尿含量,根据《人群尿安全指导值》(WS/T 665-2019)进行判定。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进行消除评价。结果共监测2个市、8个县(区)、99个乡(镇)、1414个病区村,53处高煤矿已全部停止开采。合格改良炉灶率为99.97%,合格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及病区村供人食用的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均为100.00%。砷中毒病情调查,实际检查2064138人,共检出砷中毒患者2682例,均为历史患者,无新发病例和相关皮肤癌患者,现存2682例砷中毒患者均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了随访管理。尿含量几何均值为0.0167 mg/L,低于人群尿安全指导值(0.032 mg/L)。结论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各项监测指标达到消除标准。今后还应继续加强高煤矿管理,落实改炉改灶和健康促进为主的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并做好患者管理工作,持续巩固提升防控成果。
丁琼洁李晓茜周蓉范中学陈彬彬张盼红邓英卢美璇杨敏
关键词:砷中毒尿砷

相关作者

张爱华
作品数:490被引量:1,193H指数:17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砷中毒 燃煤型砷中毒 砷中毒患者 砷 亚砷酸钠
王正辉
作品数:125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砷 饮水 病情
吴赵明
作品数:75被引量:288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砷中毒 饮水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饮水型
孙殿军
作品数:251被引量:2,205H指数:3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地方病 地方性氟中毒 氟中毒 大骨节病 氟化物中毒
吴顺华
作品数:112被引量:392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亚砷酸钠 砷 地方性砷中毒 砷中毒 三氧化二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