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4篇“ 地学信息图谱“的相关文章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科西河流域滑坡空间分异研究
- 2024年
- 以科西河流域滑坡为例,对滑坡信息图谱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研究,归纳滑坡信息图谱由条件图谱、编目图谱、风险分布图谱和风险管理图谱组成,提出滑坡信息图谱按表达内容和功能的分类方法。基于滑坡条件图谱与编目图谱,采用空间统计的方法,揭示了研究区滑坡垂直向和纬度向分布与演化的空间分异规律:滑坡在垂直向200~1 000 m的高程段内为数量高密度区,400~1 200 m和2 800~3 600 m高程段面积比例大,北纬26°42′00″N~26°48′00″N为数量高密度区,26°42′00″N~26°48′00″N和27°24′00″N~27°30′00″N滑坡面积比例较大;相比1992年滑坡,新增滑坡在垂直向200~1 000 m和2 800~3 600 m高程段数量密度高,在3 200~3 400 m高程段面积比例较大,北纬26°48′00″N~26°54′00″N和27°48′00″N~27°54′00″N为高数量密度区,27°24′00″N~27°42′00″N为高面积比例区。
- 张建强黄宇黄宇陈容
-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滑坡垂直地带性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 2024年
- 土地利用分析有助于城镇发展的合理规划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成都市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探究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转移方向,并结合PLUS模型获取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成都市耕地减少面积最大,建设用地的新增面积最大;2)2000—2010年土地利用的主要变化方向为草地向林地转移,而2010—2020年主要变化方向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3)在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中,成都市后期变化类型较前期更为活跃,其中建设用地新增面积占比为63.59%,人口密度、GDP、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驱动作用较为明显。
- 李有鹏刘国栋林平
-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土地利用驱动力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2024年
- 漓江流域是我国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漓江流域1990、2000、2010、2020年4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地学信息图谱、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演变及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2020年漓江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和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域和草地波动减少,未利用地小幅增加;土地利用转移图谱以林地与耕地、草地之间相互转移以及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主;1990-2000年主要图谱单元类型发生的变化最剧烈,涨势图谱中新增林地最大,落势图谱中耕地萎缩最大,各县区存在明显差异;经济活动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壮大是导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口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 杨淮深胡金龙青果丘思程胡安妮
- 关键词:漓江流域地学信息图谱驱动力土地利用变化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农用地内部转换时空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2024年
- 开展农用地内部转换时空特征研究,对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和加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借助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分析2005-2010年、2010-2015年和2015-2020年三个时序单元农用地内部转换的时空特征和图谱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图谱均以耕地和林地互换、耕地转变为水域为主要特征,2015-2020年图谱以耕地和林地互换、水域转变为耕地为主要特征;15年内,耕地持续萎缩,林地和草地由萎缩转为扩张,水域由扩张转为萎缩。
- 李毛毛夏敏万昕奕王倩玉龙
-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
- 塔里木河中下游植被覆盖度地学信息图谱特征分析
- 鲁文蕊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的鄱阳湖平原耕地利用转型时空变化分析
- 2024年
- 文章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利用2019—2022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耕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乡村发展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耕地利用类型转变更容易发生在当地特色资源处。如发展水产养殖和林下经济,且在农村地区也容易伴生耕地转型为建设用地。②4年间建设用地转型为耕地不断增加,说明节约集约用地不断取得社会的共识。③村庄发展过程中大块的耕地容易被侵占,同时耕地保护背景下,耕地布局进行了及时调整,反映出村庄发展过程中耕地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 李永鹏
- 关键词:村庄发展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霍城县土地利用变化被引量:3
- 2023年
- 基于1997、2011及2021年Landsat影像,通过MapGIS软件处理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通过ArcGIS软件构建地学信息图谱以及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综合指数,对霍城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霍城县土地利用结构以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三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以草地和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变为主,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面积稳定增长;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中涨势最大的为耕地,落势最大的为草地;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图谱以全期稳定型为主,其次为前期变化型,表明1997—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更为频繁,2011—2021年土地利用结构较稳定;1997—2011年霍城县土地利用程度降低,处于衰退期;2011—2021年霍城县土地利用程度明显提高。
- 丁吉达蒲智鲁文蕊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学信息图谱遥感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以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地区为例,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对其土地利用变化态势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质心平移度及地图代数运算等模型剖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图谱类型与涨落态势。【结果】(1)研究区土地利用以林地、耕地和灌丛为主,形成了以林地、耕地和灌丛为基质,水体为廊道,园草地及建筑用地为斑块的用地景观。(2)随着时间演进,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建筑用地和裸土与未利用地等人类活动相关型地类面积增加,林地和灌丛等自然主导型地类面积总体减小;2000—2018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45.99%降至10.44%,土地利用整体变动速率大幅减缓。(3)2000—2018年,建筑用地质心整体偏向东南且距离最大,林地质心偏移幅度最小且向正东转移,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迁。(4)在图谱变化模式中,稳定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广,最大面积模式为林地—林地—林地(11.37万km2);反复变化型图谱单元面积最小,最大面积模式为耕地—灌丛—耕地(668.65 km2),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开发程度仍较低。(5)研究区土地利用涨落势特征在2000—2009年及2009—2018年间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与国别差异性,且研究后期的变动幅度明显低于前期,这与随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稳定,作为土地利用基质的林地、灌丛和耕地间转类面积减小相关。【结论】“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呈现出时段变化差异性、空间变化国别性和图谱变化稳定性等特征。
- 陈潇菡张磊史丽杨冉黄燕寿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学信息图谱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安徽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安徽省1980年、200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栅格数据,采用地学信息图谱、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构建2个时序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涨落势以及变化模式等图谱,探索安徽省1980—2018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以及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980—2018年安徽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建设用地,耕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变化图谱以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且贯穿整个研究时段;涨势图谱中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最大,落势图谱中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各市间存在一定差异;变化模式图谱中,全期稳定型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后期变化类型和前期变化类型,占比最少的是全期变化型。
- 潘政郭伟玲蒋婷婷
-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土地利用
-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开展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对把握土地资源调配方向,以及分析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蒙阴县为研究区,基于动态度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探讨2009-2013年和2013-2018年2个时序单元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图谱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1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和园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大于56%,其次为林地;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差异明显,10年间土地利用数量减少速率表现为草地>林地>耕地,增加速率为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园地。2)2个时序单元中,主要图谱单元类型、数量和面积均存在显著差异。2009-2013年图谱特征主要为林地和耕地互换、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占变化面积的71.01%;空间上林地→耕地、耕地→建设用地最为显著,林地衰减,建设用地扩张。2013-2018年图谱特征主要为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与补充、耕地转化为林地以及建设用地对草地的占用,累计转化比率59.80%。空间上耕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最显著,耕地萎缩明显,建设用地进一步扩张。3)研究区耕地利用变化模式以前期变化型和后期变化型为主,占其变化模式的95.98%;林地变化模式主要为前期变化型,占74.01%。
- 于海鹏杨翔惟黎家作张春平袁希功黄昱楠刘霞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学信息图谱沂蒙山区
相关作者
- 廖克

- 作品数:87被引量:5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 地图学 地学信息图谱 地球信息科学 国家自然地图集
- 陈菁

- 作品数:63被引量:2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 地学信息图谱 GIS 指标体系 数据库
- 齐清文

- 作品数:144被引量:1,269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GIS 地学信息图谱 生态环境 地图学 地理信息系统
- 陈述彭

- 作品数:186被引量:2,119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 地球信息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 地学信息图谱
- 周成虎

- 作品数:616被引量:12,664H指数:61
- 供职机构:河南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遥感 遥感影像 非接触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