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911篇“ 地下空间利用“的相关文章
地下空间利用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方向本科生课群组四门课程,即《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地下铁道》和《地下空间利用》之一。分绪论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及其他地下空间利用两篇,共"章。包括城市...
仇文革主编
地下空间利用
本书共分3篇,第一篇叙述地下空间利用发展的过程及特征;第二篇讲述地下利用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三篇介绍地下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
关宝树
地下空间利用三维产权空间划定与管理
2025年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推广对土地产权空间的精细化划定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土地供应前划定三维产权空间更是存在诸多挑战。深圳前海合作区通过多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在三维产权空间划定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土地供应前划定三维产权空间及其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前海合作区典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案例和土地立体化管理相关政策经验分析,在精细化划定三维产权空间、在相关文件或证照中增加三维信息和图形、三维宗地核定和管理机制、立体化空间权利相关政策完善、项目实施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荷蕾陈小祥孙静静郭涛汪维录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役权
基于AHP法及综合指数法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以深圳西部重点片区为例
2025年
宝安区作为深圳市大区强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较晚,目前宝安区地下空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功能越来越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较大,本文通过AHP法及综合指数法,在宝安区选取深圳机场枢纽和空港新城两个重点发展片区对地下空间的适宜性进行精准评价,为宝安区未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张桂香
关键词:地下空间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
超大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利用策略与技术挑战
2025年
进一步开发深层地下空间是解决上海等超大城市核心区土地资源稀缺,缓解建设矛盾的有效方法,也是城市安全韧性发展的需要。该文探讨了深层地下空间的定义,分析了深层地下空间的特点,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建设经验,对深层地下空间利用策略和技术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在规划控制、用途控制和制度保障方面,提出了深层地下空间利用策略;针对不确定的深层地下环境和封闭的空间特点,提出了针对深层地下空间建造与运营方面的问题。
王新姜弘王文渊孙志勇
成都地下空间利用与轨道交通关联机制研究
2025年
城市地下空间和轨道交通被认为是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法。文章在总结了地下空间利用和轨道站点的互动关系基础之上,以成都市的发展为例,梳理了地下空间和轨道站点的影响因素,从而厘清二者的关联机制。丰富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促进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下空间的优质发展和一体化建设。
袁瑞
关键词:地下空间互动关系
隔水地层上重金属污染场地地下空间利用理论及应用研究
2025年
针对目前工业遗留用地环境修复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提出了污染场地地下空间利用原位自平衡策略。利用深厚不透水地层、横向止水帷幕、混凝土土壤阻隔形成封闭空间,隔绝污染土;结合场地内污染土自平衡、地下空间开发要求,将地下空间分成全利用、局部利用、(污染土)储土空间,克服修复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等难点。在项目应用中,结合BIM技术制定精准的实施方案,确保了自平衡策略的落地性,保障了人居环境安全、盘活了稀缺用地资源、节约修复资金80%,值得进一步完善推广。
徐来艾万民张振辉蔡维龙郑泽荣
关键词:BIM
探析人防工程建筑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被引量:1
2024年
当前,我国人防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作为中国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人防工程建筑设计和地下空间利用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更好地应对空袭和突发灾害,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安全和城市发展提供更多帮助。人防工程地下室的建设和设计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实现了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且平战结合。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需要,提高其水平,文章将探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人防工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合人防工程的有效策略,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效率。
王宇丽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筑设计地下空间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和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2024年
10月17日,在2024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年会上,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承办的“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分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以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专家,围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数据赋能自然资源现代化治理展开深入探讨,为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注入强大动能。会上,陈军院士发表了《智慧国土的总体架构和推进路径》报告,深刻剖析了当前国土空间数字化存在的与业务融合不深、技术支撑不够等问题,阐明了以智慧国土为抓手,优化自然资源业务和技术逻辑,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水平和能力的路径,为推动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现将有关专家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李宏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
贵安新区生态新城岩溶区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
2024年
以贵安新区生态新城为例,在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地下空间利用概念模型,建立了基于地下水系统单元的分区、分层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利用ArcGIS平台对典型岩溶区进行了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评价,提出了针对性的地下空间利用建议。结果表明:(1)地下空间适宜性较好以上面积半地下占36.11%、浅层占44.06%、次浅层占43.94%,半地下空间利用主要受地形起伏程度、地层岩性破碎程度影响,浅层地下空间利用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表水系、岩溶发育程度、地下工程建筑影响,次浅层地下空间利用地下水、岩溶发育程度和构造影响;(2)基于地下水系统单元和ArcGIS平台建立评价方法较为方便实用,评价结果经验证较为可靠;(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准确划分地下水系统,查清地下水动态,重视涌水、岩溶塌陷等灾害。建立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为典型岩溶区地下空间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借鉴和指导。
李浩杨强罗旋王兵虎邵长庆邵长庆乐琪浪
关键词:岩溶区城市地下空间

相关作者

顾新
作品数:12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地下空间 轨道交通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 集约化利用
李相然
作品数:130被引量:486H指数:12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工程地质 地质灾害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环境 滨海城市
刘新荣
作品数:703被引量:5,532H指数:35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隧道 岩石力学 隧道工程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束昱
作品数:113被引量:535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 城市 地下空间规划
白聚波
作品数:32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帷幕注浆 地下空间利用 矿山治水 城市地质 注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