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7篇“ 土壤腐殖质“的相关文章
- 土壤腐殖质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土壤有机物的关键部分,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长远的效应。土壤中的腐殖质既供给植物必需的养分,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水分保持能力、促进微生物活动。但土壤退化、现代农业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腐殖质的治理提出了挑战。为了优化腐殖质的管理,必须增加有机肥料的施用,实行保护性耕作和施用土壤改良剂等措施,同时要加强监测和管理知识的宣传。
- 解丽萍
- 关键词:土壤腐殖质
- 不同植被覆盖对查干湖湿地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植被覆盖对查干湖湿地土壤腐殖质的影响,以查干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环境与植物之间响应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剖面、5种不同类型植被(芦苇+香蒲、芦苇+苔藓、碱蓬、水稗、芦苇)土壤腐殖质碳含量变化及其红外光谱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盐碱湿地土壤中的腐殖质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的含量变化趋势呈现深层大于浅层,胡敏素碳的含量远小于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土层深度对于腐殖质组分影响明显,且不同植被土壤腐殖质碳含量总体呈现出芦苇>水稗>碱蓬>芦蒲>芦苔的趋势;胡敏酸和富里酸在不同植被土壤中的化学结构相似,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研究结果对揭示盐碱湿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与转化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查干湖盐碱湿地土壤环境修复及优势植被筛选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指导。
- 田宇鑫姜珊刘骞
- 关键词:湿地土壤腐殖质植被红外光谱
- 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腐殖质的影响——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为量化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程度,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土壤为对照,对不同土壤质地、土壤pH及生物质炭裂解温度、施用量、施用时长下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砂土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和胡敏素含量,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8.6%和92.2%;增加了中性、碱性土壤中的胡敏酸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2.5%和13.7%;施用裂解温度为500~600℃的生物质炭对于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含量的提升幅度最大,平均增幅分别为22.6%、14.1%和68.5%;生物质炭添加量为20~40 t/hm2条件下,显著提高了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23.7%、6.9%和84.6%;生物质炭施入土壤3个月内,胡敏酸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增幅为29.5%,在3个月到1年内增幅逐渐降低,1年后增幅又逐渐升高;生物质炭施入土壤6个月内,胡敏素含量增幅最高,平均为72.2%;随着生物质炭施用时间延长,土壤胡敏素含量的增幅逐渐降低。综上所述,施用裂解温度为500~600℃的生物质炭,在短期内对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的砂土及壤土中的腐殖质含量有较好的提升效果,随着施入时间的延长,该效果会逐渐稳定。
- 邓倩马娟娟孙西欢郑利剑武洪翔李旭峰安江龙
- 关键词:土壤腐殖质有机碳META分析生物质炭
- 不同开垦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光谱和热重特征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腐殖质的生理活性、化学组成及其与土壤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腐殖质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以及作为生物刺激剂的潜力。研究分别从不同类型土壤样品中提取土壤腐殖质(HS)并研究其光谱学和热重特征,比较开垦因素对土壤HS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特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土壤HS微观形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紫外特征参数SUVA_(254)和E_(4)/E_(6)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以及利用热重分析研究芳香族和脂肪族结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HS微观形貌不均匀,表面凹凸不平,存在一些细小颗粒,比表面积较大,开垦因素对黑土HS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灰土HS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HS化学组成较复杂,各官能团相互影响,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HS不存在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紫外特征参数SUVA_(254)和E_(4)/E_(6)分析结果并不相符,因此需要多种手段联用研究土壤HS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未开垦灰土(AY+AEL)、开垦灰土(PY1)和开垦黑土(PU1)HS包含的酚类、羧酸、含氧官能团、脂肪族和芳香族结构的含量较多。开垦对黑土和灰土的影响不同,开垦后黑土HS的酚类化合物、羧酸、羟基、醌基、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等含量增加,而开垦后灰土HS的脂肪族化合物和烷烃等含量下降。热重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开垦因素增加黑土HS脂肪族结构含量,而降低了灰土HS脂肪族和芳香族结构含量,这与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基本相符。开垦因素对黑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灰土的影响相对较大,开垦条件下黑土有机碳不易流失,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有机质累积,而灰土土壤有机碳氧化分解转变为结构相对简单的化合物,该研究为HS生物化学研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提供�
- 宋鸽胥智强孙静思赵雪宁
- 关键词:腐殖质开垦土壤管理有机碳库耕作方式
-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配施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的影响
- 2024年
- 以大田试验为依托,探究堆肥配施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含量及主要养分的影响,明确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对土壤的培肥效果,为改良施肥方案、提升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100%化肥、25%堆肥+75%化肥、50%堆肥+50%化肥、75%堆肥+25%化肥、100%堆肥。测定施肥150、500 d后土壤总有机碳、腐殖质碳组分含量及基本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堆肥配施化肥能有效提升土壤胡敏酸/富里酸、胡敏酸/腐殖酸值,降低碳氮比,加深腐殖化程度;短期内单施化肥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的积累无显著效果,与单施化肥相比,堆肥配施化肥均使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胡敏酸碳、富里酸碳、胡敏素碳含量有所提高,其提高幅度分别为1%~14%、10%~24%、5%~29%、3%~16%、1%~19%;等氮施肥条件下,施肥150和500 d后不同比例堆肥化肥配施有效提升了土壤速效养分,降低了土壤pH,与单施化肥相比,堆肥配施化肥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3%~48%、1%~15%、9%~22%,其中50%堆肥+50%化肥处理对主要养分的提升效果最佳。上述结果表明,堆肥化肥配施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机碳数量,对土壤腐殖质碳组分影响显著;50%堆肥+50%化肥处理既能促进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又有利于主要养分的提升,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
- 刘国梁吴伟李素艳孙向阳岳宗伟魏宇光
- 关键词:有机无机肥配施梨园养分动态
- 填埋场渗滤液对土壤腐殖质电子转移影响研究
-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泄漏对填埋场周边土壤微环境影响显著,腐殖质是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备电子转移能力(Electron transfer capacities,ETC),腐殖质的ETC包含电子接受能力...
- 高一嫚
- 关键词:渗滤液腐殖质分子结构
- 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腐殖质、铁氧化物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探究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腐殖质、铁氧化物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在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地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免耕、深松两种耕作措施,副区设秸秆全量还田、秸秆不还田两种水平。共设计免耕秸秆还田(NTs)、免耕秸秆不还田(NT0)、深松秸秆还田(STs)和深松秸秆不还田(ST0)4种处理。采用冬小麦(济麦22)—夏玉米(郑单958)一年两熟种植制度。结果表明,深松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小麦穗数及千粒质量,提高了腐殖质富里酸的含量及小麦产量,减少了游离态铁氧化物的含量,增强了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
- 盖子涵崔志超张仁政刘振宁堂原
- 关键词:耕作秸秆还田土壤腐殖质铁氧化物小麦产量
- 不同雪被处理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 2024年
- 雪被减少可能通过改变地表水热环境及微生物活性作用于高寒森林有机质周转过程,进而影响土壤腐殖质合成与分解。该研究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林为研究对象,借助野外雪被控制实验,设置对照(自然雪被)、雪被减少(雪被去除50%)和雪被去除(雪被去除100%)3个雪被水平,采用野外原位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雪被减少/去除对土壤可提取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及光谱学特性等的影响,结合动态监测的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探讨不同雪被处理与土壤腐殖质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1)雪被减少/去除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提取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2)土壤腐殖化程度均较低,3种雪被处理下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值均小于1,胡敏酸/可提取腐殖质值均小于0.5。(3)相关性分析表明,全氮含量与土壤可提取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雪被减少/去除均降低了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和土壤腐殖化程度。
- 黄雯澜刘谣简毅张琳慧陈素黄路路俞丽云李晗王丽霞谭波张丽
- 关键词: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亚高山森林
-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腐殖质及磷组分的影响
- 土壤供磷能力是限制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磷素易被土壤固定成为低活性态磷而降低土壤的供磷能力。秸秆还田还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及腐殖质增加,对增加土壤磷素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长期适量秸秆还田对于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促进磷...
- 刘倩
- 关键词:胡敏酸富里酸秸秆还田磷组分
- 丙酮盐酸混合液提取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光谱学特征
- 2024年
- 采用丙酮盐酸混合液提取土壤胡敏酸(HA)和胡敏素(HU)组分,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元素分析表明,HA中C、H、N和S含量均高于HU,O含量低于HU。原子比分析表明HA的缩合度相对较高,分子结构相对复杂,HU的缩合度相对较低,分子结构相对简单。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由于腐殖质(HS)的组成复杂,多种官能团互相干扰,HA和HU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无明显特征峰,吸光度值随着波长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HA包含的吸光有机成分较多,化学组成较复杂。HA和HU紫外特征参数SUV254和E4/E6比较分析表明,与HU相比,HA芳香性较大,腐殖化程度较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A和HU具有相似的红外光谱,各研究对象特征吸收峰的吸收强度不同,其中开垦黑土20~40 cm和未开垦灰土18~37 cm土层HA的振动幅度较大,说明其包含的酚类化合物、含羟基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和羧酸,以及含羰基的醛、酮、醚等化合物的含量较多。开垦黑土10~20 cm土层和未开垦灰土18~37 cm土层HU在各特征吸收峰振动幅度较大,说明其包含的酚类化合物、羧酸、脂肪烃和糖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红外光谱各吸收峰强度比较分析表明,开垦后黑土HA和HU酚类化合物、羟基官能团和脂肪族化合物等含量增加,而开垦后灰土HA和HU酚类化合物、羧酸和脂肪族化合物含量下降,表明开垦对黑土土壤有机质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促进了灰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综上所述,丙酮盐酸混合液提取法为HS生物化学和生理活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 宋鸽孔祥仕
- 关键词:胡敏酸胡敏素近红外光谱
相关作者
- 窦森

- 作品数:338被引量:2,73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胡敏酸 玉米秸秆 秸秆 腐殖质 黑土
- 任萍

- 作品数:30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快速降解 作物秸秆 还田 微生物菌剂 土壤腐殖质
- 顾金刚

- 作品数:193被引量:76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木霉 生物材料 微生物菌剂 脂肪酶 菌剂
- 卢昌艾

- 作品数:75被引量:98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潮土 长期施肥 还田 快速降解 微生物菌剂
- 吴景贵

- 作品数:223被引量:1,873H指数:24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黑土 有机物料 腐殖质 玉米秸秆 腐殖质结合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