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583篇“ 图书馆学教育“的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北京大图书馆学教育起源与发展
2025年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北京大作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府,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现有术成果多着墨于1947年王重民在北京大院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北京大图书馆学教育活动开启于1920年,到1949年前,分为三个阶段:1920-1924,培养图书馆学教育专才;1924-1947,开设图书课程;1947-1949创设图书馆学专修科,并对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详细梳理,揭示北京大图书馆学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脉络,总结分析其特点,为当代图书馆学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蒋秀丽王晶晶
关键词:民国时期课程设置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学教育:百年探索与未来发展——纪念北京大图书馆学教育100周年研讨会综述
2025年
2024年10月19日,北京大信息管理系隆重举行了“纪念北京大图书馆学教育100周年研讨会”,全国图书馆学业界的顶尖力量参会讨论。北京大图书馆学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图书馆学科目的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的创立,图书馆学系的创办和建设;主要体现三大特色:第一是馆长办,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二是注重实习,知识落实在田野,第三是以研育才,科研能力常提升。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可总结凝练为六个词汇:情怀、眼光、坚守、拓新、融通、博雅。面对数智时代,需坚守图书馆学科根基,在教育内容上守正创新;打造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科体系,推动科体系与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协同发展;在教方法上推动界业界共建实践教体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需开展人才培养理论体系、方法论及实施框架的前瞻性研究;坚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图书馆学专业技能培养;强化专业精神培育,筑牢图书馆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社会发展。
张钰浩崔汭张久珍
关键词: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
中美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基于27所高校图书馆学教育调研
2024年
比较分析中美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既有利于充分借鉴美国图书馆学硕士教育的先进经验,又有利于大力推动中国图书馆学硕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比较中美27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培养的机构、专业、目标、模式、课程、方向、要求,分析其基本归属、发展路向、核心内容与质量标准,提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士教育应当以信息为核心明确基本归属、以需求为原则调整发展路向、以科为本位完善核心内容、以目的为导向规范质量标准的优化措施。
龚蛟腾程泽生
关键词: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的一次系统总结——评《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
2024年
郑锦怀先生所著《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1896-1956)》一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拓展编年方法在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应用场域;深化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促进图书馆学知识积累。该书的特点为:视角新颖、史料丰富、索引完备。但是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
谢欢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的叙事研究:科经验、理论基础及逻辑框架
2024年
文章立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使命,探索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的叙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在阐述国内外图书馆学对文化影响的代表性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和教育对文化影响的理论成果,构建起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的叙事框架。研究表明: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对文化影响的叙事方法主要包括图书馆学教育对文化的保存传承、选择传播、融合发展和创新创造4个维度。
石庆功肖希明
关键词:图书馆学教育文化影响叙事文化软实力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事编年 1896-1956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秉持尊重历史事实的严谨态度,实事求是地挖掘、整理和利用各种相关的文献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而全面地呈现1896-1956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全过程。本书以1896年和1956年为...
郑锦怀作
公共文化背景下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从跨界到融合
2024年
文章回顾了公共文化的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阐述了公共文化背景下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新契机,梳理了图书馆学对公共文化跨界与融合的尝试,阐明了对跨界与融合关系的把握。研究提出,未来图书馆学教育应将文化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立足点,关注当下教育对象的时代特性,将公共文化研究高度融合于图书馆学科建设中,培养符合时代、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人才。
刘培旺张文亮宫平
关键词:公共文化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教育跨界
《民国图书馆学教育编年(1913—1949)》补正被引量:1
2024年
李明杰和李瑞龙的《民国图书馆学教育编年(1913—1949)》一文是目前系统梳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史实的代表性成果,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重要线索,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但该编年部分内容存在重要史实遗漏和错误等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对研究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历史考证法,并依据民国时期的期刊、报纸、图书以及今人研究成果对该编年中的遗漏和错误内容作以补充、完善和修正。研究认为今后仍需继续搜集、整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史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黎飞祁振华
关键词: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补正
新时代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适应性调整及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从教育的核心要素、基础要素、价值要素、方法与工具要素对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的适应性调整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十年来的适应性调整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图书馆学教育特色有所弱化,未能解决图书馆学教育的区域差异,图书馆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有所损失三个方面。研究从主动对接文化自信自强战略、多元融合理性变革教育内容、面向场景改革教手段、探索图书馆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本土图书馆学教育联盟等五个方面提出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对策。
刘培旺张文亮柯平
关键词:图书馆学教育学科特色
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图书馆学教育之偏离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图书馆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和图书馆员的职业认同感普遍下降的现象同时存在,这宛如新时代图书馆事业的“斯芬克斯之谜”,需图书馆界高度警惕并妥善应对。文章运用个案分析方法,描述并分析了西部地区某省级图书馆近五年的馆员离职情况;引介了《威廉姆森报告》改进图书馆学教育并推动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从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发展两个维度出发,解读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发展脱节的各种表现和原因。文章认为必须聚焦图书馆事业的使命和职责,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图书馆学教育的常态化互鉴,形成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发展螺旋上升的良性局面。实现图书馆学教育技术、人文、现实“三回归”,还原图书馆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导向,明确其实现路径,不仅是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图书馆学教育偏离现象的根本之策,也是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对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期待。
姚璨王春燕
关键词: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

相关作者

肖希明
作品数:263被引量:4,346H指数:3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 资源整合 图书馆学 信息资源建设
程焕文
作品数:176被引量:2,972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图书馆 图书馆学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学教育
郑锦怀
作品数:72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研究主题:图书馆学史 英译 生平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
柯平
作品数:463被引量:6,241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图书馆 图书馆学 图书馆事业 目录学 知识管理
吴慰慈
作品数:128被引量:2,417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研究 情报学 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