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142篇“ 国家生态安全“的相关文章
数智赋能国家生态安全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5年
促进国家生态安全更加稳固,是新阶段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面对生态风险衍生及其威胁转化的复杂性与隐蔽性以及生态体系建设与生态安全维护的融合性与动态性特征,数智技术能够通过制度体系创新、组织结构调适、生态系统态势感知与敏捷决策等机制实现对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赋权和增能。数智赋能国家生态安全的效能机制,具体体现于生态信息需求与数据联通聚合、数据管理分析与安全态势感知、敏捷决策响应与生态安全治理、安全体系评价与安全韧性强化等系统性过程。基于这一系统性过程要求,需要通过建立数字化生态监测体系、强化技术应用和算法迭代、循数优化生态安全组织治理体系以及建构生态安全数智化评价机制等数智化实践路径,从而提升生态安全体系的态势感知敏锐度、决策响应敏捷性、治理执行高效性和评价反馈建设性,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张振波张振波
关键词:国家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治理
坚定不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024年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围绕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张厚美
关键词: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生态安全学理化体系化
关于“建设内蒙古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调研报告被引量:3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持续增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坚持从严从快,全面抓好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着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尚需强化、生态环境整治难度较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绿色低碳转型面临较大挑战、造林成本增加后续管护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充分认识内蒙古北方生态屏障建设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三屏三源三廊一弯”为重点打造内蒙古生态屏障建设总格局;科学确定内蒙古北方生态屏障建设的主要任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批示,全方位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高吉喜冯朝阳
关键词:国家生态安全
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根本要求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法律有效实施
2024年
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在研究生态环境法律实施的问题上,应当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根本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法律有效实施。一、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实施取得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狠抓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孙佑海
关键词:国家生态安全环境保护事业生态文明建设永续发展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探索陕西方案
2024年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央水塔”和秦岭的主体就在陕西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的水量源自陕西。这些年来,陕西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关键词: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强劲动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理论规约与实践呈现
2024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而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既要坚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又要积极扬弃生态中心主义思潮。新时代,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一是要下好追求生态复兴的“先手棋”;二是要打好追求生态复兴的“主动仗”;三是要积极奏响追求生态复兴的“协奏曲”。
蔚佳霖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安全
自然保护地立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法理与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确立自然保护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并要求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作为保障措施,因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作为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价值目标。自然保护地立法通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生态文明”宪法目标,这是国家生态安全作为自然保护地立法目的的法律逻辑。预期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价值目标展开规范体系,前提是厘清“国家生态安全”的法理构造,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要求重视从主体、时间、空间3个维度阐释国家生态安全立法需求的层次结构。研究的基本结论为,国家生态安全目标诉求下自然保护地立法,应从主体、时间、空间这3个维度展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法律制度设计:①国家生态安全主体维度下的自然保护地立法重点包括3个方面,在立法目的条款中彰显“生命共同体”的主体定位,在立法体例结构上以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规律为逻辑主线,在立法逻辑上并重生态规律与行为控制二元标准并据此展开制度设计;②国家生态安全时间维度下的自然保护地法律机制选择包括构建自然保护地动态调整制度、创设自然保护地季节性差别管控制度;③国家生态安全空间维度下的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创新包括构建以自然生态空间为核心的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大尺度生态空间下的分区管控制度和创设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管理跨行政区域协作制度。
刘超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国家生态安全生命共同体
勇攀林草科技前沿 助力国家生态安全——奋进发展中的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4年
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部分简称“白城市林科院”)成立于1972年,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集科研、开发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林草科研机构。现有在编职工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人。正高级职称28人(二级研究员8人、三级研究员8人、四级研究员12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8人。内设机构有10个研究中心、5个科研服务部门及2处科研基地。
关键词: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国家生态安全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被引量:4
2024年
西部地区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新时代一以贯之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支点和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大开发新格局的战略要求和战略支撑。新时代加快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党中央深度谋篇布局、美丽中国全面推进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等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但也需要直面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矛盾、生态环境脆弱和保护与发展冲突等困难挑战,进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和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等根本路径,加快实现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有效形成新时代大开发新格局,赓续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陈伟
关键词:生态环境
海合会国家生态安全治理研究
随着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经济的超高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生态安全作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非传统安全,关乎着全体人类的命运,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生态安全议题在...
康晖
关键词:海合会国家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关作者

刘加文
作品数:55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研究主题:草原 国家生态安全 草业 草原畜牧业 草原资源
徐岩
作品数:51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
研究主题:国家生态安全 和谐社会 周恩来 以人为本 大学生
郭玮
作品数:82被引量:51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务院
研究主题:农村 农业 农业发展 粮食生产 经济发展
赵树丛
作品数:81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
研究主题: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 民生 林业发展 生态林业
任中起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 生态社会 生态经济 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