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围生期窒息“的相关文章
- 应用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研究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方法对围生期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在产房待产的孕产妇,根据胎心监护是否异常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胎心监护异常孕产妇,对照组为胎心监护正常孕产妇,比较两组产妇脐动脉血气指标、不同pH值下的胎心监护结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脐动脉学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胎心监护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仪对其围生期窒息进行评估,平均价值高,值得推广。
- 刘世莉
- 关键词: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气分析围生期窒息
- 产时使用连续性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2年
- 探究在围生期窒息儿评估中采用产时连续性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工作开展中,以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接收的50例孕产妇为例,其均表现出胎心监测异常,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另外50例此期间胎心监测正常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产时给予连续性胎心监测与脐动脉血气分析,对其围生期的窒息情况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pH、PO2、PCO2、HCO3-和BE指标水平分别为:7.00±0.22、17.65±0.76、51.23±5.44、20.32±4.11和7.23±1.22,中,实验组患者的PH值、PO2、HCO3-均更低,PCO2和BE则更高,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6.298、8.778、3.581、2.907和5.075,P0.05。同时,在患者的PH值降低时,其对应的Apgar评分则升高,也会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增加,并增加胎心异常发生率。结论 在整个围生期中将连续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气分析法进行应用,可实现对胎儿窘迫情况的评估,并给予患者积极干预,以便于改善胎儿窒息情况,保证母婴安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李娟
- 关键词:脐动脉血气分析围生期胎儿窒息
- 应用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进入产房待产的孕产妇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胎心监护异常;对照组胎心监护正常。评估围生期窒息与脐动脉血气分析、胎心监护以及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组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H值的降低,Apgar评分不断升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胎心异常发生率不断增加。结论:在围生期窒息的评估中,胎心监护可有效预测胎儿窘迫,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能够进一步实现产前验证,可准确评估和诊治围生期窒息,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杨盼盼
- 关键词: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气分析围生期窒息
- 围生期窒息患儿颅脑超声影像学特点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患儿颅脑超声影像学特点,观察其对围生期窒息患儿脑组织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显示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确诊为围生期窒息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早产儿30例,足月儿50例。在新生儿出生72 h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颅脑超声检测,观察患儿脑组织结构及大脑中、前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颅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儿中6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脑损伤检出率为77.50%(62/80)。早产儿最常见的脑损伤类型为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分别占60.00%(18/30)、36.67%(11/30);足月儿最常见的为颅内出血、脑水肿,分别占32.00%(16/50)、26.00%(13/50)。早产儿丘脑基底核损伤、脑水肿、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与足月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颅脑超声检查围生期窒息患儿,具有较高的脑损伤检出率,能够发现脑组织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 马旭涛赵蒙
- 关键词:围生期窒息颅脑超声
- 早产儿围生期窒息颅脑CT表现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析早产儿围生期窒息的颅脑CT表现。方法选取18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分早产组与足月组,每组90例。比较颅脑CT影像学表现、神经功能及脑白质CT值,脑白质损伤情况。结果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灶,CT值<16 Hu,显示脑实质密度弥散性下降,且脑室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足月儿脑皮质和皮质下白质低密度灶,CT值<18 Hu,大部分出现在两侧额、颞、顶以及枕叶部位,部分合并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足月组相比,早产组NBNA评分、脑白质CT值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窒息组相比,重度窒息组NBNA评分、脑白质CT值均更低,而脑白质损伤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窒息对不同胎龄新生儿的脑组织病理损伤不同,早产儿组织病变主要集中于脑室周围白质,且窒息越严重,其脑白质损伤也越严重。
- 李彬
- 关键词:早产儿围生期窒息颅脑CT表现神经功能
- 早产儿围生期窒息颅脑CT表现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早产儿围生期窒息颅脑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26例,足月儿24例)、不同窒息程度早产儿的颅脑CT表现、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脑白质CT值。结果26例早产儿可见脑实质密度弥漫性降低(CT值<16Hu),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足月儿均为脑皮质与皮质下白质低密度灶(CT值<18Hu),累及脑室周围白质,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NBNA评分、脑白质CT值低于足月儿(P<0.05);轻度窒息组NBNA评分、脑白质CT值高于重度窒息组,脑白质损伤率低于重度窒息组(P<0.05);围生期窒息早产儿NBNA评分与脑白质CT值呈正相关(r=0.352,P<0.05)。结论窒息对不同发育阶段脑组织病理损害不同,其中围生期窒息早产儿颅脑CT病变集中于脑室周围白质,随窒息程度加重,脑白质损伤更严重。
- 张靖张义堂
- 关键词:早产儿围生期窒息颅脑CT
- 颅脑超声对围生期窒息患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围生期窒息患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出生且有围生期窒息病史的11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在出生72 h内行首次颅脑超声检查,检测患儿大脑前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118例患儿中90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6.3%(90/118),其中脑水肿24例,颅内出血45例,脑白质损伤19例,丘脑基底核损伤2例。以MRI诊断为标准,其中7例单发或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患儿和4例脑实质点状出血患儿未能经超声检出,假阴性率为9.3%;6例顶叶、额局限性脑水肿患儿未经超声检出,假阴性率为5.1%。早产儿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而足月儿脑水肿的发生率高于早产儿(P〈0.05);早产儿与足月儿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越小,新生儿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的发生概率越高,各胎龄组患儿颅内出血、脑白质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胎龄组血流动力学改变、脑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窒息患儿易引发颅脑损伤,颅脑超声检测能够检出患儿脑组织结构的变化,发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临床早期做出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杨晓峰
- 关键词:颅脑超声围生期窒息患儿脑损伤
- 围生期窒息对不同胎龄新生儿颅脑CT表现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脑颅CT表现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围生期窒息新生儿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的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第4~7天内对围生期窒息不同胎龄的新生儿进行颅脑CT检查(16排螺旋CT),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颅脑CT异常率为88.76%(79/89),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颅脑CT异常率20.0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4,P<0.05);观察组早产儿脑颅CT异常率为100.00%(45/45),明显高于足月儿中的脑颅CT异常率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1,P<0.05);观察组早产儿脑白质密度为(12.27±1.07)Hu,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儿脑白质密度为(16.32±1.2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3,P<0.05);观察组足月儿脑白质密度为(15.86±1.21)Hu,明显低于对照组足月儿脑白质密度为(20.45±2.1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儿和足月儿颅内出血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围生期窒息对不同胎龄新生儿颅脑CT的影响具有胎龄差异性,胎龄不同,颅脑CT表现不同:早产儿围生期窒息颅脑CT异常率明显高于足月胎儿。根据胎儿颅脑CT结果可判定胎儿发育情况,为优生优育提供较强保障。
- 陈健叶晓青
- 关键词:围生期窒息不同胎龄新生儿颅脑CT
- 围生期窒息对不同胎龄新生儿生化指标和颅脑CT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围生期窒息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血生化指标水平和颅脑CT影像表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因围生期窒息于我院NICU接受治疗的6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依据窒息程度将患儿分为重度窒息组32例(足月儿18例,早产儿14例)和轻度窒息组36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15例),选择同时期33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足月儿17例,早产儿16例)。采集3组新生儿静脉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浓度,比较上述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所有新生儿均行颅脑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足月儿血清AST、α-HBDH水平: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P<0.05),早产儿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血清AST、α-HB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足月儿、早产儿血清IGF-1水平: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P<0.05)。窒息患儿颅脑CT图像可见脑实质不同程度的低密度灶,部分合并出血灶。结论不同胎龄不同窒息程度的新生儿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和颅脑CT影像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指标。
- 田丹丹胡宁
- 关键词:围生期窒息新生儿IGF-1CT
- 颅脑超声诊断在缺氧缺血性颅脑损伤围生期窒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颅脑损伤围生期窒息患儿颅脑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66例围生期窒息患儿分别进行颅脑超声(166例,颅脑超声组)和MRI检测(166例,MRI组),对比两组缺氧缺血性颅脑损伤的检出率和缺氧缺血性颅脑损伤类型。结果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室扩张的检出率、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检出类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129例颅脑超声检测显示为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窒息的患儿中,重度窒息以弥漫型改变为主,轻度窒息以局限型改变为主(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颅脑损伤围生期窒息患儿颅脑超声诊断可正确分辨缺氧缺血性颅脑损伤类型。
- 闫丽娟赵鑫
- 关键词:围生期窒息颅脑超声
相关作者
- 李易娟

- 作品数:97被引量:39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儿科学 儿科 儿童 早产儿 婴儿
- 仇杰

- 作品数:4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不同胎龄 多器官功能损伤 围生期窒息 新生儿 足月儿
- 陈自励

- 作品数:85被引量:1,226H指数:2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诊断 缺氧缺血性脑病 窒息
- 安丽

- 作品数:51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大鼠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高胆红素血症 激活素A
- 郑媛

- 作品数:17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激活素A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脑缺氧 窒息新生儿 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