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6篇“ 器械治疗“的相关文章
- 高血压器械治疗新进展
- 2025年
-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尽管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降压药物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大部分患者的血压,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难以达标,而器械治疗或可使这部分患者获益。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高血压器械治疗的新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 土沁贤董徽蒋雄京邹玉宝
- 关键词:高血压器械治疗
- 慢性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
- 2025年
-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除了基础药物治疗外,植入性器械治疗在患者的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发展迅速,有多种针对心力衰竭的植入性器械问世,如瓣膜治疗、自主神经调节治疗、电生理调节、心脏结构干预相关器械。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是通过经皮介入治疗应用特殊设计的器械对二尖瓣进行修复,以达到减少反流的目的。三尖瓣TEER与二尖瓣TEER相似,但因三尖瓣由三个瓣叶组成(前叶、后叶和隔叶),三尖瓣TEER需采用不同的器械植入策略。压力反射激活疗法通过植入的脉冲发生器刺激颈动脉压力感受器,从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交感神经激活并增加副交感神经输出。迷走神经刺激疗法通过激活迷走神经来抵消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所造成的心脏损伤。心力衰竭的电生理调节治疗包括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和心脏微电流疗法。目前已有心房分流器,用于创建一个永久性、可控的左向右分流,以减轻左心房压力。
- 陈晓会闫冰王智慧
- 关键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
- 关节镜下带保护装置的腕管松解器械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应用带保护装置的腕管松解器械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腕管综合征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76例;年龄30~65岁,平均(50.39±8.01)岁。34例采用关节镜下带保护装置的腕管松解器械手术治疗(关节镜组),56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传统手术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根据波士顿腕管综合征问卷(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总分分级,其中中度21例,重度69例。采用BCTQ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ymptom severity scale,SSS)和功能状态量表(functional status scale,F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关节镜组的手术时间(19.51±6.84)min,术中出血量(1.49±1.15)mL,手术切口长度(1.00±0.00)cm,优于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42.27±14.03)min,术中出血量(3.73±1.92)mL,手术切口长度(3.63±0.52)cm。对于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1个月关节镜组SSS、FSS和总分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的FSS和总分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S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SS、FSS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1、3个月,关节镜组SSS、FSS和总分均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SSS、FSS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开放手术方式,关节镜下应用带保护装置的腕管松解器械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过程简化等优点。
- 韩嘉跞利洪艺杨浪温国洪王湘江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关节镜腕管松解器械
- 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病例精析
- 本书共五篇,分别介绍了心源性休克的器械治疗、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器械治疗、长期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心脏植入式电子器械的远程监测、治疗心律失常的设备管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内容。
- (美)UlrikaBirgersdotter-Green
-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患者康复期运动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索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患者康复期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57例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患者康复期运动恐惧总分为(45.27±5.4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吸烟史、居住情况和运动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患者康复期运动恐惧水平的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患者康复期运动恐惧水平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关注该类患者康复期运动恐惧的早期评价,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
- 王茹丁雯马平张福杨云鹭
- 关键词:康复期影响因素
- 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以及植入器械治疗现状
- 2024年
- 目的 调查并分析总结我国住院心力衰竭(HF)患者的病因、合并症、临床特点、植入器械以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中国心力衰竭中心注册研究2017年1月~2022年8月169家医院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筛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的患者,分析其中接受植入器械治疗的患者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指标、心力衰竭病因、合并症和治疗等。结果 共纳入LVEF≤35%的32 777例患者中接受器械治疗的患者3 646例(11.1%),其中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1 494例,占全部病例的4.6%,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治疗642例,占全部病例的2.0%,植入CRT-D治疗1 510例,占全部病例的4.6%。心力衰竭的病因依次为扩张型心肌病[57.1%(1 881/3 297)]、冠心病[30.5%(1 007/3 297)]、高血压[7.5%(248/3 297)]及瓣膜性心脏病[4.3%(143/3 297)]。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31.9%(1 163/3 646)]、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9.6%(348/3 536)]。合并的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28.7%(1 039/3 625)]、贫血[27.7%(973/3 520)]、慢性肾脏病[14.2%(518/3 640)]、低钠血症[9.0%(317/3 522)]、恶性肿瘤[2.2%(81/3 631)]。植入器械的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襻利尿剂的使用率为87.2%(3 163/3 627),静脉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率为10.4%(378/3 640)。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为31.5%(1 149/3 64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使用率为23.9%(871/3 646),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为29.5%(1 076/3 646)、B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90.3%(3 239/3 642),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为84.8%(3 087/3 642)。结论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现状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器械治疗的植入率偏低,与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差距仍较大;在接受植入器械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中,�
- 吕游赵静蒋瑞辉王华袁凤仪
- 关键词: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器械治疗药物治疗
- 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新进展
- 2024年
-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已成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心脏疾病谱改变,我国心衰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除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基于心衰发生时出现的心脏结构异常、电生理改变以及神经内分泌紊乱等机制进行干预治疗,已被证明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和降低死亡率,开辟了心衰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器械治疗在心衰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李云峰周世强李飞
- 关键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
- 一种消化内镜器械治疗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器械治疗车,具体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一种消化内镜器械治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左侧通过合页连接有侧边平台,所述侧边平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有L型支撑杆,所述车体的左...
- 潘文军
- 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全球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尽管积极的药物治疗使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延长寿命,但心力衰竭一旦发病,往往呈断崖式进展,所以心力衰竭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器械治疗是心力衰竭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不断进展,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主要包括心脏除颤器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器械、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房间隔分流装置、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人工心脏,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 胡腾龙尉希清
- 关键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
- 中国自主研发去肾神经术器械治疗高血压临床试验数据的特色
- 2024年
- 经皮去肾神经术(RDN)是继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以及药物治疗之外的第三种降压手段。目前,国内已经完成了三项RDN临床研究,Iberis-HTN研究、Netrod-HTN研究以及SMART研究。三项研究均入选了未控制的高血压人群,进行射频RDN治疗,分别采用6个月时的24小时动态血压、诊室收缩压和复合终点(包括诊室收缩压达标率<140 mmHg)以及抗高血压药负荷指数作为重要终点。初步证明了中国人进行RDN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三项研究也显示了中国特色。在器械设计方面,无论是Iberis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具有经桡动脉路径行RDN的功能,还是SyMapCath TM导管具备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的特点以及Netrod网状多电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都与国外设计有所不同。国内临床研究设计所提出的药物负荷指数方法也逐渐被认可。期待进一步开展RDN的基础、临床研究,促进高血压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
- 王沛坚陈威董徽马为
-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治疗
相关作者
- 华伟

- 作品数:512被引量:2,957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力衰竭 心脏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向晋涛

- 作品数:199被引量:677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病学 散点图 心电散点图 心电图学 LORENZ
- 尚小珂

- 作品数:111被引量:3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导管
- 董念国

- 作品数:635被引量:1,41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心脏移植 外科治疗 心脏瓣膜 先天性心脏病 间质细胞
- 黄从新

- 作品数:1,337被引量:7,928H指数:3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学 室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