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25篇“ 喉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文章
- BST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tigen 2,BST2)基因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与患者预后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明确BST2基因沉默对喉癌细胞系细胞增殖、细胞侵袭、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BST2在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增殖状况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参数与BST2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BST2蛋白的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BST2的预测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ST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TU686细胞系中,CCK-8结果表明,48 h后siRNA-3组的OD值为2.35±0.1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87±0.13和阴性对照组2.71±0.12(F=16.330,P<0.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12 h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愈合率为(15.1±3.7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5.07±5.25)%和阴性对照组(33.03±5.04)%(F=16.280,P=0.004);24 h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愈合率为(30.41±4.0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5.05±4.44)%和阴性对照组(70.6±4.97)%(F=89.951,P<0.001)。Tanswell实验表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侵袭的细胞数为82.67±2.5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4.67±2.52和阴性对照组121.67±4.73(F=188.314,P<0.001)。不同临床分期(P=0.032)及生存时间(P<0.001)喉癌患者BST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BST2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HR=5.102,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临床分期(χ^(2)=17.383,P<0.001)、淋�
- 杨钰玮王建星贾巧静杨志超单春光
- 关键词:喉肿瘤
- NAR、FAR及SII在喉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 2025年
- 探讨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与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喉鳞状细胞癌、喉乳头状瘤与声带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并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喉肿物患者(359例入选),结果 的不同将其分为:喉鳞癌组(117例)、声带息肉组(208例)和喉乳头状瘤组(34例)。结果 三组患者中,喉鳞癌组NAR、FAR及SII相比于声带息肉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癌组FAR相比于喉乳头状瘤组F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喉乳头状瘤组NAR、FAR及SII相比于声带息肉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喉鳞癌组与喉乳头状瘤及声带息肉诊断效能比较中,NAR、FAR和SI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0.70和0.71,其曲线下面积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R、FAR和SII对喉鳞癌诊断效能良好,其中NAR值诊断效能最高;当NAR≥0.106L/g、FAR≥0.073或SII≥424.861时,上述指标对喉鳞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 王岩雷
- 关键词:喉鳞癌
- CHI3L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实验分析CHI3L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及主要亚型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分析CHI3L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索其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CHI3L1的共表达基因,根据富集分析探索CHI3L1可能参与的生物过程。通过Western-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法验证CHI3L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情况,并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风险模型分析及多因素风险比例模型中验证CHI3L1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CHI3L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0.029),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AUC=0.599);富集分析结果提示,CHI3L1可能与细胞分泌、原生质膜及其功能、蛋白的聚合活动有关(P<0.05);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pelin通路、Rap1通路等通路有关(P<0.05)。Western-Blot及PCR实验结果提示,CHI3L1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HI3L1蛋白的表达例数明显较多(P=0.007);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情况与患者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CHI3L1表达相关(P<0.05),且T分期可作为患者独立预后风险因素存在(P=0.009)。结论CHI3L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Apelin、Rap1等因子通路参与生物学功能,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相关。
- 吕凉阁张静邹武君何雨潇刘霜姜梁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预后
- 喉鳞状细胞癌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预后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喉鳞状细胞癌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中获取了11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12例附近正常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包括mRNA与lncRN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出与自噬相关的lncRNA;随后对这些筛选出的lncRNA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从而识别出与喉鳞状细胞癌独立预后相关的自噬相关lncRNA,并建立相应的预后模型。通过绘制风险评分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模型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8个自噬相关的lncRNA(LPP-AS2、AC007405.3、AL391244.1、AL513318.2、AC008280.3、AF001548.2、AC012640.2、LINC00324)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独立相关。风险评分曲线和生存状态散点图结果表明,风险评分越高,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死率也随之增加。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高风险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风险患者(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自噬相关lncRN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风险评分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具有独立相关性(P<0.001)。结论本研究选出的8个相关于自噬的lncRNA,为喉鳞状细胞癌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构建的预后模型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 余长云张倩倩张彩薛彬彬张晨曹华吉倩婧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自噬预后
- TNFRSF4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TNFRSF4)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L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检测TNFRSF4的表达。根据肿瘤组织中TNFRSF4的表达分为阴性表达组和阳性表达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构建Kaplan-Meier曲线分析TNFRSF4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喉癌组织中TNFRSF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05)。TNFRSF4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均<0.05)。TNFRSF4阴性表达组累积生存率高于TNFRSF4阳性表达组(<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TNFRSF4表达是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因素(均<0.05)。结论TNFRSF4在LSC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TNFRSF4可能参与了LSCC的疾病进展。
- 饶兴旺朱凯铨尹倩李贺林刃舆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GLEC-15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分析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GLEC-15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IGLEC-15蛋白表达,分析SIGLEC-15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IGLEC-15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SIGLEC-15阳性表达率(61.32%)高于癌旁组织(P<0.05)。SIGLEC-15蛋白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随访截止至2024年3月,106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36例、生存70例。SIGLEC-15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累积生存率为49.23%(32/65),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92.68%(38/41)(Log Rankχ^(2)=15.955,P<0.001)。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GLEC-15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SIGLEC-15的阳性表达可能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可能成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 徐亿民臧艳姿贺松坡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Snail和极光激酶A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究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中转录因子蛋白Snail、极光激酶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的10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2 cm以上的正常组织)进行Snail、极光激酶A检验,对比分析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甲状软骨累及、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Snail、极光激酶A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Snail阳性、极光激酶A阳性占比分别为54.00%、63.00%,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2.00%、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无关(P>0.05);甲状软骨累及、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深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喉鳞状上皮癌患者的Snail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软骨未累及、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浅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光激酶A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无关(P>0.05);甲状软骨累及、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深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喉鳞状上皮癌患者的极光激酶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软骨未累及、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浅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ail、极光激酶A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中均呈现出高表达状态,且随病情加重Snail、极光激酶A阳性表达率有所升高,因此可作为喉鳞状细胞癌早期患者的辅助诊断新指标,辅助提高喉鳞状细胞癌早期确诊率。
- 许丽萍杨文婧王书谦郭珊珊陶倩
- 关键词:喉肿瘤喉鳞状细胞癌
- 喉鳞状细胞癌小肠转移1例
- 2024年
- 喉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嗜烟酒的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与发生具体部位有关。晚期患者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或通过血道导致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肝和骨~([1]),肠道较少见,转移至小肠的病例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报道1例喉鳞状细胞癌转移至小肠,旨在提示临床医生在喉鳞癌患者出现小肠梗阻时,要考虑到癌转移的可能性。
- 石立华尹建枚陈晓帅刘宇航刘亚芳
- 关键词:局部淋巴结淋巴道转移小肠梗阻喉鳞状细胞癌癌转移
- lncRNA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2024年
- 喉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喉癌,目前手术结合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LSCC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晚期生存率仍较低,且发病机制不明确。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和治疗LSCC。已经证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LSCC发生、发展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本文旨在讨论lncRNA在LSCC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及发生机制,为LSCC的分子生物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许智涵李育军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喉鳞状细胞癌外泌体表观遗传调控
- 环状R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头颈部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部位隐蔽,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具有单链闭环结构,稳定性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circRNA在LSCC患者的组织、细胞、外泌体和血液中表达异常,这些circRNA被认为是致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因子,可能会介导LSCC的发生、转移和化疗耐药性。尽管目前对circRNA在LSCC中的功能机制尚未充分了解,但研究表明,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成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分子海绵,与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结合等。最终,circRNA可能成为LSCC诊治过程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circRNA在LSCC中的异常表达、生物学功能、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揭示circRNA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并展望circRNA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 于苗苗王宝山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外泌体喉鳞状细胞癌致癌基因RNA结合蛋白肿瘤研究
相关作者
- 王斌全

- 作品数:706被引量:4,050H指数:2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鳞状细胞癌 护理 喉癌 喉鳞癌
- 温树信

- 作品数:129被引量:361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 喉癌 喉鳞癌
- 高伟

- 作品数:96被引量:362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喉鳞状细胞癌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喉鳞癌 喉癌
- 皇甫辉

- 作品数:185被引量:518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鳞状细胞癌 喉癌 喉鳞癌 鳞状细胞
- 张春明

- 作品数:79被引量:1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鳞状细胞癌 喉鳞癌 鳞状细胞 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