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2篇“ 和肽素“的相关文章
- 血浆和肽素、脑钠肽及纤维结合蛋白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脑钠肽(BNP)及纤维结合蛋白(Fn)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我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62例(观察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浆和肽素、BNP、Fn水平;分析影响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血浆和肽素、BNP、Fn水平与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肽素、BNP、Fn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5);162例重症肺炎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125例,预后不良37例;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级以及和肽素、BNP、F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S分级为重度、和肽素>12 pmol/ml、BNP>100 pg/ml、Fn>200 mg/L是影响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和肽素、BNP、Fn水平与重症肺炎预后呈正相关(P<0.05);和肽素、BNP、Fn联合预测重症肺炎预后的AUC为0.916,高于和肽素、BNP、Fn单独检测(P<0.05)。结论和肽素、BNP、Fn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可判断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
- 唐一丹芮蕾秦文涛卢萌萌王晓朦
- 关键词:和肽素脑钠肽纤维结合蛋白重症肺炎病情
- 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β、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颅脑外伤患者152例为颅脑外伤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为6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100-β、和肽素水平。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将患者分为轻度组(50例)、中度组(59例)和重度组(43例),比较三组血清S100-β、和肽素水平。根据出院时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5例)和预后良好组(107例),比例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β、和肽素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颅脑外伤组血清S100-β、和肽素水平升高(均P<0.05)。轻度、中度、重度组患者血清S100-β、和肽素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受伤至救治时间≥6 h、马歇尔CT分级≥Ⅳ级、中线移位≥5 mm患者占比、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S100-β、和肽素水平升高,GCS评分降低(均P<0.05)。受伤至救治时间、马歇尔CT分级、中线移位、GCS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100-β、血清和肽素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S100-β、和肽素联合预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β、和肽素水平升高,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对于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 颜丙萍刘莉
- 关键词:颅脑外伤和肽素预后影响因素
- 血清降钙素原、和肽素、胆碱酯酶对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效果分析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肽素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在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预后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我院于2020年1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收并给予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共计152例。患者均在受伤之后的24小时内入院、接受相应的机械通气治疗。以有否并发肺部感染作为依据,将参与研究的患者分成2组,分别为包含70例患者的感染组,包含82例患者的未感染组。以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速率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和肽素、CH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PCT水平与和肽素水平相比,感染组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两组CHE水平对比,感染组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血清PCT、和肽素、CHE水平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急性生理学及既往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 II)是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PCT、和肽素和CHE可作为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有效预后生物标志物,对于临床决策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这些标志物在不同类型颅脑损伤和其他临床情境中的应用潜力。
- 张攀张延平
- 关键词:颅脑损伤机械通气肺部感染血清降钙素原和肽素胆碱酯酶
- 和肽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 2024年
-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而目前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时仍存在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不足,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求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来完善相关疾病的诊治。和肽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近年被发现在心血管疾病的日常评估及监测、急性发病的早期诊断及后期终点事件发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以更好地完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体系。
- 杨烽华庄少伟
- 关键词:和肽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肌钙蛋白
- 和肽素在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价值与展望
- 2024年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健康的主要威胁^([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ACS包含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胸痛是AC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就诊于急诊的最常见主诉。急性胸痛病因复杂,严重性差异极大,部分可危及生命^([2])。
- 高文练睿张天骞江子楠李国楠张国强
- 关键词:急性胸痛和肽素急危重症患者就诊
- 和肽素、Lp-PLA2、H-FABP及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缺血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研究血清和肽素(CO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缺血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收治的108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电图缺血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二级组(n=62)与三级组(n=46)。比较两组血清COP、Lp-PLA2、H-FABP及NLR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MI患者血清COP、Lp-PLA2、H-FABP、NLR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的相关性;在常规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以随访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或死亡为预后不良,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OP、Lp-PLA2、H-FABP、NLR水平对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级组的血清COP、Lp-PLA2、H-FABP、NLR水平均高于二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清COP、Lp-PLA2、H-FABP、NLR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OR=1.902)、心电图缺血分级三级(OR=1.829)、血清COP升高(OR=2.040)、Lp-PLA2升高(OR=1.982)、H-FABP升高(OR=2.073)及NLR水平升高(OR=1.948)均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OP、Lp-PLA2、H-FABP、NLR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890、0.898、0.869、0.989,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COP、Lp-PLA2、H-FABP、NLR水平与心电图缺血分级相关,可能成为评估预后的辅助诊断指标。
- 贺睿卿孙晓冰于晓卫
- 关键词:和肽素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血清CK-MB、和肽素、LDH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肽素、乳酸脱氢酶(LDH)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132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入院时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进一步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心衰亚组;另纳入1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及不同心衰严重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K-MB、和肽素、LDH及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与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入院时各血清指标对重度心衰组患者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CK-MB、和肽素、LDH及LVEDD、LVES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和肽素、LDH与LVEDD、LVESD评分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轻度心衰组血清CK-MB、和肽素、LDH及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及重度心衰组,而LVEF显著高于中度及重度心衰组(P<0.05)。血清CK-MB、和肽素、LDH与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CK-MB、和肽素、LDH水平联合预测重度心衰的AUC值为0.858。结论血清CK-MB、和肽素、LDH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检测其水平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开展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崔雪平李慧霞马春燕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肽素乳酸脱氢酶
- 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和肽素的试剂盒
- 本发明属于试剂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和肽素的试剂盒,包括和肽素抗体包被磁性颗粒试剂、和肽素抗体偶联链霉亲和素试剂和生物素偶联的碱性磷酸酶试剂。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中风、心力衰竭以...
- 柳建敏朱春娥汪云峰
- 体重指数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后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ACI)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首发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治疗,规律性用药1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组,n=24)及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n=75)。检测患者入院血浆和肽素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重点评估BMI及血浆和肽素在首发老年ACI患者AR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R组与AS组患者糖尿病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AS组,AR组患者的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AS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血浆和肽素及BMI与和肽素的乘积均对老年首发ACI后AR有影响(P<0.05)。同时发现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首发ACI患者后AR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首发ACI患者BMI与血清和肽素水平在AR发生风险上存在交互作用,通过控制BMI、和肽素水平对降低AR发生风险均有积极的意义。
- 李建美邓静娟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体重指数和肽素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和肽素水平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相关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和肽素(CPP)水平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收治的14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的健康体检者140例为对照组,根据3年随访是否发生MACCE,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非MACCE组76例和MACCE组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SIRT1、CPP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非MACCE组与MACCE组临床资料,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远期MAC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SIRT1、CPP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远期MAC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IRT1水平降低,CPP水平升高(t=21.783、17.893,P<0.05);MACCE组的透析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PP高于非MACCE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IRT1低于非MACCE组(t=10.158、7.877、12.324、9.426、6.650、12.147、6.843,P<0.05)。透析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PP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远期MACCE的危险因素,SIRT1是其保护因素(HR=2.916、3.274、3.247、3.716、0.759,P<0.05)。SIRT1、CPP以及两者联合预测血液透析患者远期MAC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849、0.876。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SIRT1水平降低,CPP水平升高,两者均可预测血液透析患者的远期MACCE。
- 魏书彬赵敏魏韧
- 关键词:血液透析和肽素
相关作者
- 李敬

- 作品数:100被引量:639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和肽素 心肌损伤 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百草枯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王维展

- 作品数:182被引量:1,065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心肌损伤 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预后
- 张浩

- 作品数:77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和肽素 内皮祖细胞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睾酮 患者血浆
- 任国庆

- 作品数:110被引量:28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内皮祖细胞 和肽素 睾酮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患者血浆
- 袁桂莉

- 作品数:66被引量:5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和肽素 心力衰竭 冠心病 高血压 慢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