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8篇“ 周期素D1“的相关文章
细胞周期素{1}1对HBV转录和复制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素{1}1(cyclin {1}1,基因名CCN{1}1)对HBV复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GSE84044数据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HBV相关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清HBV {1}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在HBV细胞复制模型中瞬时表达cyclin {1}1及cyclin {1}1持续激活突变体(T286A)蛋白,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HBeAg及HBV {1}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V core蛋白,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HBV RNA,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yclin {1}1对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活性的影响。利用GSE83148数据集,分析CCN{1}1与HBV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在GSE84044数据中,HBV相关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组织中有7个细胞{11}调控基因与HBV {1}NA载量呈显著负相关(r值均<-0.3,P值均<0.05),其中包括CCN{1}1基因(r=-0.474,P<0.001)。外源表达cyclin {1}1及cyclin {1}1 T286A突变体能降低HBV复制细胞模型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HBeAg及HBV {1}NA水平,以及细胞内core蛋白和HBV RNA水平;外源表达cyclin {1}1显著抑制了HBV BCP的转录活性;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CCN{1}1表达水平与抑制HBV复制的APOBEC3G(r=0.575,P<0.001)、SMC5(r=0.341,P<0.001)和FOXM1(r=0.333,P<0.00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BV进入受体NTCP(r=-0.511,P<0.001)和HBV复制正向调控转录因子HNF1α(r=-0.430,P<0.00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cyclin {1}1降低HNF1α及NTCP转录水平。结论 cyclin {1}1抑制HBV的转录和复制,可能与其下调HNF1α及NTCP表达有关。
彭思雯关贵文张婷鲁凤民刘佳陈香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周期蛋白D1病毒复制基因转录
O-GlcNAc转移酶介导的Kruppel样因子5 O-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细胞周期素{1}1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O-GlcNAc转移酶(OGT)通过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定Kruppel样因子5(KLF5)蛋白并上调细胞周期素{1}1(CC{1}N1)表达参与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LF5 mRNA和蛋白在CRC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RC细胞中KLF5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LF5的靶基因和潜在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酶实验证实KLF5蛋白可与CC{1}N1结合,采用RT-qPCR检测KLF5对CC{1}N1 mRNA的影响。抑制KLF5并过表达CC{1}N1,分析KLF5是否通过正调控CC{1}N1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进入G 1期。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KLF5蛋白是否存在O-GlcNAc糖基化位点,OGT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OGT和KLF5表达的相关性。使用OGT抑制剂OSMI-1处理CRC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KLF5蛋白表达,O-GlcNAc糖基化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SMI-1和放线菌酮(CHX)处理后KLF5蛋白的稳定性。最后抑制OGT并过表达KLF5,分析OGT是否通过正调控KLF5促进CC{1}N1表达。结果:KLF5 mRNA和蛋白在CRC中高表达。KLF5在CRC细胞中高表达并可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进入G 1期。CCN{1}1是KLF5的靶基因并可与CCN{1}1靶向结合。KLF5通过正调控CCN{1}1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由G 1期向S期转化。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KLF5蛋白存在O-GlcNAc糖基化位点。OGT mRNA和蛋白在CRC中高表达,并且OGT和KLF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抑制OGT表达可降低O-GlcNAc糖基化蛋白和KLF5蛋白水平,并可降低KLF5蛋白的稳定性。OGT通过正调控KLF5上调CCN{1}1表达。结论:KLF5通过正调控CCN{1}1促进CRC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进入G 1期。OGT通过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定KLF5并上调CCN{1}1表达。
彭明沙黎爽周翼黄世贵舒子龙彭洪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D1细胞周期
位点特异DNA甲基化调控细胞{1}D1基因
2023年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一般被认为以CpG岛形式发挥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位点特异的DNA甲基化以元件(cis-regulatory element)的形式在生物微进化以及基因精细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曲古抑菌A(trichostatin A,TSA)导致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表达下调,以及其核心启动子的+65到+77之间的两段串联CpG序列发生DNA甲基化。报告基因结果显示,由细胞周期素D1核心启动子片段驱动的报告基因活性在TSA处理后下降到原来0.12,而前段(A)突变与后段(B)突变时,报告基因活性分别下降到原来1/7.6与1/8.36,双突变则下降到原来1/7.51。对于CMV启动子嵌合15 bp片段驱动的报告基因活性,野生型、A、B与AB双突变型报告基因活性分别下降1/1.48、1/1.17、1/1.51以及1/1.21。体外甲基化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SssⅠ处理组的启动子活性中,野生型活性下降到原来1/8800,A突变型活性下降到原来1/2700,B突变型活性下降到原来1/4156,双突变型活性下降到原来1/6222。应用M.HhaⅠ处理进一步区分甲基化位点,A和B突变型报告基因活性分别下降到原来1/1.111/1.40。有趣的是,比对发现劳亚兽总目的+66位点为T。由此,我们联合应用DNA定点突变与体外DNA甲基化模拟技术,研究了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位点DNA甲基化元件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核心启动子的+65位点的甲基化在转录调控过程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为位点特异甲基化在基因精细调控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杨刚孟晨雪田洁尚雨寒张品正孙佳佳王旭莹常铭杰马雨凯郭志义
关键词:转录调控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周期素{1}1、{1}3、p2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细胞周期素{1}1(Cyclin {1}1)、细胞周期素{1}3(Cyclin {1}3)、p21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7—2016-12在本院血液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为多发性骨髓瘤组,选取同期本院诊断为营养性贫血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骨髓中Cyclin {1}1、{1}3、p21 mRNA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骨髓中Cyclin {1}1、{1}3、p21表达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回归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10}。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Cyclin {1}1、{1}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2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yclin {1}1、{1}3高表达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低于Cyclin {1}1、{1}3低表达组(P<0.05),p21高表达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高于p21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clin {1}1、{1}3高表达、p21低表达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10}(HR=2.884,95%CI为1.714-4.853;HR=2.575,95%CI为1.266-5.239;HR=2.979,95%CI为1.671-5.312;P均<0.05)。结论:Cyclin {1}1、{1}3、p21或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情评估及不良预后预测的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杨彦潘志兰张志敏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D1P21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周期素{1}1蛋白的表达与其MRI征象的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文将乳腺癌MRI影像学表现征象同病理特征及细胞周期素{1}1蛋白表达相对照,探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周期素{1}1表现的分子病理学基础,结合MRI影像对乳腺癌转移做出正确评估。方法对58例经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将容积扫描数据传至A{1}W4.6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手术后所取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测定不同侵袭转移程度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1}1蛋白含量,同所得MRI图像进行相关性研究。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I影像中,腋窝淋巴结转移32例,细胞周期素{1}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25%。细胞周期素{1}1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壁及骨转移31例,细胞周期素{1}1阳性表达率为74.19%。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周期素{1}1蛋白的阳性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远处骨转移密切相关,根据MRI征象可推断出细胞周期素{1}1蛋白的表达情况。
李雯郭依廷李大华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周期素D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磁共振成像
REV感染对SPF雏鸡胸腺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及{1}D1的影响
2020年
为了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雏鸡后,对其胸腺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以及Cyclin {1}1的影响,将6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使用Cell counting Kit-8、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雏鸡胸腺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Cyclin {1}1 mRNA和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发现,REV感染SPF雏鸡后,其胸腺细胞的增殖能力于第14、21、28天明显低于对照雏鸡;G0/G1期细胞数于第14天较对照雏鸡明显(P<0.05)升高,S、G2/M期细胞数量减少,第28天时相反;Cyclin {1}1 mRNA表达于第14天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雏鸡,第35天时极显著高于(P<0.01)对照雏鸡;Cyclin {1}1蛋白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雏鸡。结果表明,感染REV后,雏鸡免疫机能下降可能与胸腺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周期素{1}1 mRNA转录及蛋白质水平的异常表达相关。
吴乐高海婷刘超男高雪丽张淑君周放吕晓萍边洋郑世民
关键词:SPF雏鸡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胸腺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素D1
结直肠腺癌术后组织中细胞周期素A1、E与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癌术后组织中细胞周期素(Cyclin)A1、Cyclin E和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102例结直肠腺癌术后组织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结肠黏膜组织23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Cyclin A1、Cyclin E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Cyclin A1和Cyclin E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TE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Cyclin A1、Cyclin E和PTEN阳性率均与肿瘤最大径和增殖指数相关,Cyclin A1、Cyclin E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脉管累犯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yclin A1和Cyclin E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yclin A1、Cyclin E和PTEN异常表达对肿瘤形成和进展均有一定促进作用。Cyclin A1和Cyclin E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祁艳娟秦爱萍龙启福陈凡周毛赵兴丌淑君
关键词:胃腺癌细胞周期素E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变后对细胞周期素{1} 1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vulva,NNEDV)后细胞{1}D 1(Cyclin D 1)和{1}依赖性蛋白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 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例NNEDV患者的皮损标本,设为病例组,经聚焦超声治疗后5~12月(平均8月)在原活检部位再次取材;选取因各种外阴疾病就诊局部活检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组织者10例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NNEDV患者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皮损中Cyclin D 1和CDK 4蛋白的表达。结果 NNEDV组织中Cyclin D 1和CDK 4蛋白阳性表达组织学评分治疗前高于治疗后及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NNEDV患者Cyclin D 1和CDK 4在上皮组织棘细胞层/基底细胞层阳性表达组织学评分比值均高于治疗后及正常组(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可以有效阻断NNEDV组织中Cyclin D 1、CDK 4的高表达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后Cyclin D 1和CDK 4阳性细胞在NNEDV的上皮组织各层中的分布趋于正常。
刘华梅李宗恒刘俊才
关键词:细胞周期素D聚焦超声
细胞周期素{1}1 G87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周期素{1}1(CCN{1}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关键词与主题词检索Pub Med,Ovi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CCN{1}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数据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5.3和STATA 10.0软件。[结果 ]纳入6篇文献,包括7个病例-对照试验研究,共计1283例胃癌患者为病例组与1760例非肿瘤患者为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CCN{1}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A vs G:OR=0.90,95%CI:0.77~1.06,P=0.21;AA+AG vs GG:OR=0.85,95%CI:0.60~1.21,P=0.37;AG+GG vs AA:OR=1.15,95%CI:0.97~1.37,P=0.10)。在种族与肿瘤类型的亚组分层分析中,结果同样显示CCN{1}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CN{1}1基因G870A多态性可能与胃癌的发生风险无关。
谢美邹晓玲晋帅熊绍权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多态性META分析
细胞周期素{1}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1}1(Cyclin {1}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6例正常脑组织、28例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和2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中Cyclin {1}1与PCNA的蛋白表达及其差别,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Cyclin {1}1与PCNA与脑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和高级别脑胶质瘤中,Cyclin {1}1蛋白的阳性比例分别为3/16、14/28和15/20,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CNA蛋白阳性的比例分别为4/16、13/28和16/20,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证实Cyclin {1}1与PCNA在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肿瘤中正相关(P<0.05),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NA与Cyclin {1}1在脑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增加并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以在临床上作为肿瘤发生及级别的指征。
王晓舟姚瑞芹张琳董薇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周期蛋白D1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