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篇“ 后实证主义“的相关文章
- 后实证主义视域下周瘦鹃翻译作品研析
- 2023年
- 近代翻译文学史上对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周瘦鹃译作研究较多,但大都从实证主义视域下西方规定翻译理论视角研究周瘦鹃译作文学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文章从后实证主义视域下创造性叛逆理论出发,结合周瘦鹃译作特定的时代、文化、政治背景,重新审视周瘦鹃译作的翻译文学价值。周瘦鹃翻译风格随着时代潮流和主流意识形态发展不断调整改变,早期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以本土语言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缩短了本土读者与外国文学知识的距离,为推广西方文学知识、启蒙民族思想和新旧文化过渡起到重要作用;中后期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并采用直译翻译手法客观表达原著内容,翻译风格忠实于原文,尊重中外文化差异,充分借鉴国外词汇和语法结构,为推动中国白话文起到推动作用。
- 林晓玲
- 关键词:后实证主义周瘦鹃翻译作品文学价值
- 后实证主义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价值意蕴及启示被引量:2
- 2023年
- 伴随着对语言功能的认识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在此背景下兴起,并扩散到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相比于传统实证主义政策研究对普遍性因果规律的追寻和价值因素的排斥,基于话语分析的后实证主义政策研究强调政策问题及其价值的构建,指向政策文本话语的生成机理,对于我们揭示教师教育政策的真正意图和政策背后的权力结构、解释政策争论和政策变迁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话语分析的视角进一步启示我们在教师教育政策实践过程中应关注政策话语的建构性和传递性,提高政策的价值引领作用;厘清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增进政策参与的开放性。
- 潘岳林荀渊
- 关键词:话语分析后实证主义
- 后实证主义视域下的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
- 2022年
- 机制碎片化已经成为全球治理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和重要趋势。然而,学界对机制碎片化在全球治理中影响的程度与向度仍然存在争论。因此,在当前世界政治失序、全球治理失灵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合理把握机制碎片化对全球治理的作用向度,厘清其生成机理,并初步探索因应思路。
- 王亚琪
- 关键词:全球治理后实证主义碎片化向度
- 后实证主义视阈下“哀情巨子”周瘦鹃翻译作品研究
- 2022年
- 清末民初是西方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入我国的文学新思想交融时期,“哀情巨子”周瘦鹃先生是鸳鸯蝴蝶流派的主要代表,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之一。后实证主义是批判继承实证主义的一种方法论范式,用这种超越学科界限的方式来研究周瘦鹃翻译作品可以发现作品的文理意蕴,文章旨在通过这种特殊视域的研究,让现代学者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哀情巨子”周瘦鹃翻译作品的文学价值。
- 林晓玲
- 关键词:后实证主义周瘦鹃翻译作品文学价值
- 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及其管控被引量:10
- 2022年
- 机制碎片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治理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和重要趋势。但在围绕整体性治理与复杂性治理的长期争论中,实证主义研究路径未能就机制碎片化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向度作出判定,从而无法阐明面对整体性治理机制的低效或停滞,符合全球治理“去中心化”基本取向的机制碎片化发展为何没有实现多元协调和有效治理,反而加剧了全球治理失灵。文章引入后实证主义研究视角,阐释了人类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共同催生的当代全球风险社会下,理性行为体在碎片化的机制复合体中走向“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导致机制碎片化在全球治理中产生负面作用的必然性。全球风险在国际体系系统层次引发的“根本的不确定性”取代个体有限理性,成为行为体在全球治理中建立合作秩序的主要障碍。为消减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管控机制碎片化,全球治理机制构建的价值应当被理解为向行为体提供应对“根本的不确定性”的社会空间。以务实性治理实践缓和机制间竞争,以互补性机制协调抑制“规则套利”,以共同发展为导向塑造确定性合作共识,促使各治理主体在机制复合体中聚焦共同治理目标、形成共同责任感、凝聚治理方案共识、提升共同行动能力。
- 王亚琪
- 关键词:后实证主义全球治理风险社会
- 后实证主义视角下的全球治理机制碎片化及其管控
- 2022年
- 机制碎片化已经成为全球治理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和重要趋势。全球化的扩展深化显著加速了国际体系中权力的转移与流散,同时加剧了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发展和分配的不均衡与不公正。在此背景下,全球治理中大量新兴议题和新型行为体集中涌现,彼此联动,对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形成系统性冲击。然而,学界对机制碎片化在全球治理中影响的程度与向度仍然存在争论。因此,在当前世界政治失序、全球治理失灵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合理把握机制碎片化对全球治理的作用向度。
- 王亚琪
- 关键词:全球治理碎片化
- 法律制度理论的后实证主义面向及其困境被引量:3
- 2020年
- 在承接法律实证主义讨论法律概念问题基本论证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法律制度理论试图在一种"后实证主义"语境下解决法律实证主义所面对的部分理论难题。法律制度理论通过解释性事实命题、法律多元主义和"法律的内在正义要求"命题等面向,展示了其对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修正。但这些面向也引发了"折衷主义、概念的混淆与方法论的融合""行为的协作转向"动摇其理论根基等方面的批评。然而,该理论在假设法律共同体成员中的相互理解因素以及创造法的伦理性空间方面,提供了相对比较融贯的论证方法,或许能够超越法律实证主义有关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等问题的循环争论,为研究法律概念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讨论与思考框架。
- 余涛
- 关键词:后实证主义
- 从逻辑论证到语境分析——后实证主义的历史解释被引量:4
- 2020年
- 后实证主义的兴起,为历史解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路径,研究者们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写作的实际过程出发,改造解释模型,以反基础主义、整体论、实用主义为特征,为因果性或合理性的解释内核注入了新的能量。然而,从史学实践来看,历史现象的理解与解释都需要在一种语境化的历史主义程序中进行,语境敏感性贯穿于建构和评估事件描述的全过程。从历史事实的建构性和语境性切入,语境论历史解释在认知的基础上将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加以融合,以语境分析取代了较为狭隘的语义逻辑和泛化的语用分析,进而为当代历史解释研究超越传统的解释二元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 殷杰马健
- 关键词:历史解释后实证主义认知语境语境论
- 从后实证主义角度看周瘦鹃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兼论重写鸳鸯蝴蝶派翻译文学史被引量:1
- 2020年
- 尽管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的文学翻译作品在清末民初之际广受群众欢迎,对其译作的特征及其在近代翻译文学史上发挥的作用却鲜有描写性及解释性的探索。目前大部分对周瘦鹃译作的研究均是从规定性的立场出发,较少将译作放置于译文文本所在的文学、历史和政治等宏观语境下考察。本文基于翻译研究的后实证主义立场,从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角度,考察周瘦鹃译作的成因,了解周瘦鹃翻译活动的匠心所在。本研究结果亦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民初旧文学向新文学转型的过程中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作用,即通过翻译活动来普及西方文学知识,开启民智和推动后期革新。本文最后亦论述了重写鸳鸯蝴蝶派翻译文学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李德超
- 关键词:周瘦鹃后实证主义鸳鸯蝴蝶派翻译文学史
- 后实证主义的结构性与批判性——兼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被引量:2
- 2019年
- 1962年库恩以《科学革命的结构》力证科学进步是一场颠覆和重构的革命史。方法论上,库恩批判了传统的实证主义但也继承了逻辑经验主义诸原则,进而建构了后实证主义;知识论上,库恩运用后实证主义整体性地诠释了科学革命的思想。通过辨析后实证主义的相关术语和援引自1965年伦敦科学哲学国际讨论会以来的"科学之争",研究表明波普尔学派和历史主义的文本批判使库恩范式受锢于"文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式的解读则让后实证主义重新回归历史实践,并揭示出库恩"科学革命"的价值实际上在于从哲学上为人们思考知识发展和科学进步构建了一个"革命"的框架。
- 贺伟曹忍忍
- 关键词:后实证主义批判性
相关作者
- 霍涌泉

- 作品数:130被引量:4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学 理论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方法论 中国心理学
- 殷杰

- 作品数:183被引量:67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社会科学哲学 语境论 社会科学 科学哲学 自然主义
- 何鉴孜

- 作品数:8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后实证主义 话语分析 协商 公共协商 话语
- 程晋宽

- 作品数:272被引量:96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学校管理 教育管理 义务教育 美国高校 教育改革
- 刘大椿

- 作品数:161被引量:99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湿地松 人文社会科学 科学哲学 审度 采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