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15篇“ 同声传译“的相关文章
- 同声传译
- 本书共15个单元,讲解多任务处理、影子训练、视译、断句、顺句驱动、预测、增减、数字转换、模糊信息处理、带稿同传、模拟会议等同声传译技巧,结合宣传介绍、旅游文化、信息时代、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贸易投资、教育、金融、国际合作...
- 邹德艳主编
- 关键词:同声翻译英语
- 同声传译
- 本书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口译方向教材,以同声传译技能为主线编写。各单元第一部分是理论、技能讲解。第二部分为巩固技能的练习,选材来自于第四部分“同传练习”中的重点语段,进行详细的精讲,并配有参考答案。第三部分为技巧...
- 仲伟合
- 关键词:口译英语
- 英汉同声传译课程教学反思及完善路径思考
- 2025年
- 对照教学指南和新文科建设要求,当下的英汉同声传译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意识薄弱、与真实口译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百科知识相关教学投入时间有限,课程思政实施力度不足等。提出英汉同声传译课程教学的完善路径,具体为增强实践意识,加大实训比重;直面多元市场需求,促进产学合作育人;以学生为中心,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调可迁移技能,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结果对相关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能够助推新文科建设,符合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实用性与前瞻性要求。
- 计霄雯杨佳铭
- 关键词:产学合作混合式教学
- 基于小波去噪与语音分离的同声传译系统设计
- 2025年
- 同声传译作为一项涉及语言翻译和语音识别的复杂任务,被英语翻译行业广泛应用。但该模型在实现过程中面临着实时性差、翻译准确率不高和难以处理文化差异和特定领域知识等缺陷。因此研究尝试基于语音分离技术来实现同声传译模型,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模型的翻译准确率。同时研究引入小波去噪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使模型能更准确地提取语义,提高模型翻译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基于小波去噪与语音分离的同声传译模型在中英文数据集上的翻译时延分别为0.29 s和0.32 s,因此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时翻译能力,同时提出模型英译中的平均准确率为88.96%;中译英的平均准确率为90.47%,均高于对照模型的翻译准确率,因此证明提出模型具有一定先进性。
- 王萌
- 关键词:小波去噪语音分离同声传译系统
- 一种座舱同声传译方法和座舱同声传译系统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座舱同声传译方法和座舱同声传译系统,方法应用于车辆的域控制器,车辆还设有拾音模块、语音设备、翻译模块和监测模块;包括:获取语音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启动监测模块对语音设备进行监测,获取第一监测数据;...
- 曹宇洲
- 一种基于USB的双向同声传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SB的双向同声传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若接收到所述音频设备插入的USB连接信号,启动所述APP;对所述音频设备进行检测;接收所述检测信号,验证固件签名;若所述固件签名通过验证,则验证序...
- 李刚程鹏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中英同声传译教学设计及其有效性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以“中英同声传译”为例,探索“产出导向法”对口译教学的有效性。首先结合实例描述“驱动”“促成”和“评价”的教学步骤、内容/要求,接着通过问卷、反思日志及期末测试收集数据,分析、验证“产出导向法”对提升同传技能与质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同传整体及子技能、整体及子维度质量,对产出性技能促学效果更佳;该教学模式还可提升语言能力、元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产出导向法”在专业口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促进高端口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有望扩大该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其实践案例,促进其理论体系发展。
- 卢信朝
- 一种基于光路无线和电磁波无线的双链路同声传译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路无线和电磁波无线的双链路同声传译系统,涉及同声传译技术领域。本发明选择能发射双路载波信号的双路发射前端,发射双路载波信号;并通过双路接收后端对双路载波信号进行实时接收,通过双链路设置,能在单链路发生...
- 黄杰罗嘉礼朱强强陈晓红唐谊蒋雨馨陈志强乔卓立
- 一种智能同声传译设备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同声传译设备,所述智能同声传译设备包括:口罩模块;所述口罩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翻译模块,所述翻译模块用于对语言进行翻译;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翻译设备在应用与较为复杂嘈杂的环境中,难以充分有效的捕捉使...
- 董思琪
- 汉英双向机助同声传译的认知过程研究
- 2025年
- 本文通过眼动追踪实验,探讨学生译员在汉英双向机助同声传译中的认知过程。结果表明,机助同传在英译汉方向显著降低了学生译员的认知负荷,在汉英双向均显著提高了译文准确度。在汉英双向中,学生译员对语音识别提供的原文字幕分配了较多注意力资源,但在加工机器口译提供的译文字幕时感知的认知负荷较低。学生译员在一定程度上参考译文字幕以辅助其口译产出,在英译汉方向尤为明显。同时,本文加深了学界对冗余效应和口译方向相对难度的理解。
- 苏雯超
相关作者
- 张威

- 作品数:100被引量:70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研究主题:口译 翻译 口译研究 同声传译 工作记忆
- 卢信朝

- 作品数:21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研究主题:同声传译 译员 英汉同声传译 精力 译员能力
- 高彬

- 作品数:22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 研究主题:口译 同声传译 口译研究 反驳 教学研究
- 柴明颎

- 作品数:54被引量:53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口译 翻译 同声传译 口译研究 专业学位
- 樊继群

- 作品数:19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南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功能翻译理论 同声传译 功能性 变译 商务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