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0篇“ 合法性基础“的相关文章
- 论健康数据科学研究合法性基础的证成与适用
- 2025年
- 现有的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框架难以满足健康数据科学研究的需要。将科学研究作为健康数据处理的合法性基础,是国家促进、实现科学研究自由和健康权的要求,并可通过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得到证成。科学研究主体应当隶属于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范围的组织机构。科学研究不排斥商业目的,但商业程度的不同,决定了研究主体是否需要向数据主体付酬。科学研究主体对健康数据的访问需要依托健康数据协调机构加以实现。在适用科学研究这一合法性基础对健康数据进行处理时,应将对数据主体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原则上对健康数据去标识化,对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的标识符可依申请予以保留。标识符的保留和健康数据科学研究的黑箱属性,决定了要对健康数据科学研究课以更高标准的公开透明要求。同时相关规则具有较大自由裁量空间,自由裁量应以风险收益平衡原则为基本遵循。科学研究和其他合法性基础可能存在重合或冲突,只有在数据主体未明示反对的前提下,才可适用科学研究这一合法性基础。当科学研究与其他法定数据处理情形相重合时,科学研究作为特别情形,应优先于一般情形的适用。
- 姚旭鑫
- 关键词:合法性基础
- ESG的合法性基础被引量:1
- 2024年
- 因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ESG概念一经提出便风靡全球。然而,由于在理论上缺乏逻辑自洽且综合全面的ESG理论体系支撑,实践中缺乏公认的ESG绩效评价标准,以及ESG绩效与财务绩效存在一定冲突,学术界和实务界对ESG产生了一些困惑和争议,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反ESG风潮。为了给ESG的合法性提供一个充分解释,从而更好地推动ESG理论与实践发展,本文首先基于思想溯源探讨了ESG的本质;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目标历史演进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贡献两个视角,对ESG的合法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目标一直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相关者一直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奠定了ESG的合法性基础。进一步地,本文讨论了ESG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ESG的中国特色。
- 姜付秀陈思王骜然
- 关键词:ESGCSR合法性基础利益相关者
- 侦查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被引量:3
- 2024年
- 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是指处理个人信息所依据的正当法律理由,属于侦查中干预个人信息权利的前置性要件。然而,在数据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侦查机关陷入了超期存储、重复利用、片面使用、重量轻质四种行为误区,致使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存疑。通过分析现行规范可知,侦查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在性质上属于概括授权条款而非特别授权条款,在表述上应采取正向授权方式而非反向禁止方式,在结构上应遵循多元基础而非一元基础。在制度设计上,在侦查中应形成个人信息处理的二元合法性基础,以“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作为法定基础,以“取得个人同意”作为意定基础。
- 王仲羊
- 关键词:刑事侦查个人信息保护合法性基础
- 合理使用:侦查中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新解被引量:1
- 2024年
- 合理使用作为个人信息处理具备合法性基础的根据,是一项侦查机关不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便可在合理限度内,以不侵害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的方式使用个人信息,免于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则、制度。其衍生于平衡侦查及其对象主体间关系、多重利益,限制侦查对象个人信息权益,赋予侦查机关有限的个人信息使用权。侦查机关在为履行法定职责或法定义务及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等三种情形中可以合理使用个人信息。为确保侦查机关在此三种场景中规范地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合理利用并举的理念,将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入法”,使个人信息处理遵循比例原则,赋予侦查对象个人信息权益。
- 赵祖斌
-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合法性基础
-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基础、问题与应对策略
- 2024年
- 合法性是国际机制创建和维持的根本前提。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作为当前最受瞩目的国际机制之一,国际社会特定的权力结构、利益偏好和观念认知构成其合法性的现实基础。与其他国际机制一样,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也不断地演化和变迁,气候政治中的权力转移与领导力缺失、负外部性与国家利益之争、不确定性与话语权困境等问题对其合法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强化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基础和治理成效,应重塑中美欧大国领导格局,积极推动责任共担,不断强化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统一的气候行动,并以“共同的人类身份”凝聚全球共识和身份认同,促进全球气候治理真正从全球共识走向集体行动。
- 张丽华刘殿金
- 关键词:合法性身份认同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内容的著作权合法性基础——以文本和数据挖掘例外规则为视角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激活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来源的合法基础,文本与数据挖掘行为能否适用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成为利用这一技术的法律难题。针对学界提出的“单独设置合理使用条款”“概括性解释合理使用一般条款”等观点,相关规范具备合理性的同时也面临条款话语体系不周延、概括性适用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冲击现有规范框架导致释法不稳定等难题。对于文本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利用,应关注未来科技发展与该技术纳入著作权法中角色定位的协调统一趋势,在现行著作权法框架下,法律规范在应对技术创新时,应保持稳定并注重平衡,把握法律条文变动的逻辑趋势以及权利义务的控制思维,为科技发展提供灵活的法律空间,以实现技术发展与法律规制的动态平衡。
- 辜凌云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1款(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评注被引量:5
- 2023年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1款确立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其规范目的是平衡以信息自决为核心的多元价值及利益冲突,并与“合法、正当、必要”三原则、其他合法性基础规定及法律责任规定具有密切联系。相较于信息主体同意和同意以外的其他合法性基础的简单划分而言,更为妥当的分类方式是区分自主决定型合法性基础、引致条款型合法性基础和法益权衡型合法性基础。基于此并结合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差异,不但能对该款所列各种合法性基础予以体系化梳理,而且能超越文义对各项规定予以解释和续造。由此便可以划定信息主体同意、履行合同必需规则、订立合同必需规则、法定职责必需规则、法定义务必需规则、正当利益规则等不同合法性基础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场景,从而将信息自决的价值理念落到实处。
- 杨旭
- 效率与公平的再平衡——国际仲裁复裁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 2023年
- 效率是仲裁相较诉讼的核心价值.在仲裁标的额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一裁终局”制度在国际仲裁中效率优势有限、救济渠道不足等问题凸显,采用效率优先型制度的仲裁地在自由市场下逐渐丧失高价值当事人的青睐.由于面临国际仲裁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内仲裁机构急需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平衡效率与公平、衔接国内外仲裁法规的制度供给,以期合规创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仲裁规则.
- 严谭举子
- 关键词:仲裁地合法性
- 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研究
- 法治政府建设是中国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治理中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出现,又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合法性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
- 程凤
- 关键词:法治政府政治合法性政府治理依法行政
- 论海上民兵的合法性基础
- 2023年
- 海上民兵是不脱离生产地在海洋和岛屿附近活动的准军事力量和民间力量,广义上的海上民兵包括由国家统一指挥管理,独立于正规职业军队、武警之外执行辅助任务的准军事部队,以及在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下,由官方征召授权或群众自发组织以支持正规军行动的民间武装团体。海上民兵“不脱离生产”的特殊性质具有兼顾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优势,但同时也使其饱受争议。作为民兵的海上组成部分,海上民兵的本质是“渔民”自发地主动参与“军警民联合”行动共同维护其赖以生存的“祖宗海”。海上民兵在不同状态下参与海洋活动的国际法地位均有不同,国际社会应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渊源,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在实践中结合具体活动事实(如是否使用武力、使用武力的范围和方式等)对海上民兵行动的合法性进行区分判断,建立公正的海上民兵形象。
- 李欣张晏瑲
- 关键词:海上民兵海洋维权国际法
相关作者
- 程浩

- 作品数:59被引量:5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小产权房 中国共产党 政府规制 党的建设 合法性基础
- 王红光

-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合法性基础 政治权威 政党 执政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
- 黄卫平

- 作品数:189被引量:86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政治体制改革 当代中国政治 中国政治 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 于延晓

- 作品数:19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法治 权利 合法性基础 执政权
- 刘宗洪

- 作品数:107被引量:2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执政党 党的建设 执政资源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