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0篇“ 古海洋学“的相关文章
MIS 7期以来阿拉伯海水体性质演化及其海洋学意义
本文以西北印度洋阿拉伯海中部的两根岩心CJ06-6、CJ06-13以及阿拉伯海南部的岩心CJ04-07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岩心XRF元素、粒度、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浮游有孔虫壳体Mg/Ca和B/Ca比值等项目的测试。利...
刘佳澳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
华北板块西南缘上奥陶统牙形石及其海洋学意义
华北奥陶系含有丰富的牙形石,但华北牙形石动物群主体上具有强烈的地方性,难以进行可靠的区域和全球地层对比。华北板块西南缘陕西耀县桃曲坡剖面是华北少有的发育连续上奥陶统(除赫南特阶)的剖面,沉积厚度超过300 m,牙形石丰富...
李士虓
关键词:晚奥陶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古海洋学
孟加拉湾中部沉积物地球化特征及其海洋学意义
2023年
本文通过分析柱状沉积物E87-32B孔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探讨该孔陆源沉积物的源区,并进一步判别其ΣREE含量变化的环境意义。结果显示,E87-32B孔沉积物的ΣREE含量为150.2~180.2μg/g。在经上地壳稀土元素标准化后,沉积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这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源区最为接近,证实研究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沉积物的ΣREE含量与(Gd/Lu)UCC表明研究区存在少量印度半岛与伊洛瓦底江物质的输入。沉积物的ΣREE含量整体上表现出冰期-间冰期的变化特征。在冷期MIS 2阶段减弱的印度夏季风导致喜马拉雅系统降雨与侵蚀速率的降低,从而引起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源区的供给量减少,因此ΣREE含量处于低值区间,而在暖期MIS 1阶段则是与之相反的过程。
谭龙刘建国黄云Md Hafijur Rahaman Khan徐政刘升发石学法
关键词:孟加拉湾稀土元素沉积物印度夏季风
北大西洋墨西拿期海洋学:有孔虫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2023年
墨西拿期(7.2-5.3 Ma)被认为是中新世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洋钻探计划(DSDP)对地中海的首次大洋钻探发现整个地中海盆地存在着大量晚墨西拿期的盐类沉积,其上为上新世早期的正常大洋沉积所覆盖,科家们称之为灾难性的“墨西拿盐度危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科家们积极尝试寻找地中海盐度危机不容置疑的影响与全球海洋水体历史之间的关系,但收效甚微。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北大西洋的三个DSDP钻孔(552A、608和547A)中169个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岩芯样品中的有孔虫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时常被忽略的小型底栖有孔虫,并对其中82个底栖有孔虫样品和70个浮游有孔虫样品中的特别物种进行了^(18)O和^(13)C分析,以重建北大西洋中新世末期深层环流模式和评估深海环流和墨西拿盐度危机的演变历史。根据δ^(18)O曲线,我们识别出了墨西拿期有九个气候低谷期(M-9到M-1,按地层顺序),其中M-1和M-5期表明冰川加剧使海平面降低了至少60-73米。在这些事件中,随着冰锋从格陵兰岛向冰岛南部扩展,北大西洋深层水强度明显减弱,甚至断流,导致北大西洋深水环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然而,在大部分墨西拿期时间里,我们发现有四个明显的底栖有孔虫Epistominellaexigua丰度主峰(EEP-Ⅳ至EEP-Ⅰ),表明此时的大西洋中部深水区主要被NADW充灌,而此时的南极底层水(AABW)则仅至~43oN附近。此外,这些EEP主峰的碳同位素正偏当归因于高海平面和较弱的大陆侵蚀。通过有孔虫及稳定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可以识别出大西洋墨西拿时期具有三个主要海洋学阶段:1)第一阶段,相当于墨西拿盐度危机,相对于NADW, AABW在北大西洋(522A钻孔)进一步减弱。在EEP-Ⅱ中NADW两次主要低谷期之间, E. exigua丰度陡增表明此时有一短暂的“间冰期”回返, NADW也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盆地,产
章纪君
关键词:古海洋学生物地层学有孔虫超微化石
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的海洋学应用
2023年
海洋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同时受到上层海洋钙化过程和深海碳酸钙溶解作用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的海洋代用指标。基于全球大洋表层沉积物的指标现代过程校准,发现当深海碳酸根离子饱和度<20μmol·kg-1,溶解作用开始显著影响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易溶种的壳体重量对碳酸根离子饱和度的响应更加敏感,可以作为可靠的深海碳酸根离子饱和度代用指标。当深海碳酸根离子饱和度>20μmol·kg-1,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可反映其钙化程度。基于该指标的海洋学研究揭示了冰期旋回中浮游有孔虫钙化过程主要响应海水碳酸盐系统和温度变化;上新世以来太平洋深海碳酸根离子饱和度演化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南大洋冰盖/海冰和全球温盐环流变化。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指标为探索海洋碳循环演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秦秉斌熊志方李铁刚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
Potential paleoceanographic application of cold-water bamboo coral in the South China Sea被引量:2
2022年
Recent deep-diving expedi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discovered abundant indigenous cold-water corals[1].Cold-water corals,preferentially inhabiting the low-latitude intermediate and deep waters with hard substrates and a cool water temperature,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in researches of the ocean interior by providing high-resolution records[2,3].
Zhiwei ZengHaowen DangEnqing HuangXiaolin MaXiangtong HuangLe KongCe YangXiaoli QuLiping ZhouZhimin Jian
关键词:古海洋学LATITUDE
有孔虫钕同位素的来源及其海洋学意义
2022年
有孔虫钕同位素是重建深层洋流演化的重要替代性指标。钕在有孔虫碳酸钙壳体及其自生组分(如铁锰氧化物)中存在差异性富集。有孔虫自生组分中钕的含量远高于碳酸钙壳体,是有孔虫钕同位素的主要载体。有孔虫自生组分主要形成于底层海水—沉积物界面,并富集底层海水钕同位素。但在沉积物成岩作用过程中,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转变,有可能造成有孔虫自生组分钕同位素发生释放—再吸附的循环变化,并与孔隙水交换,有孔虫自生组分指示的底层海水钕同位素受到影响。因此,在利用有孔虫钕同位素指示洋流演化时,应同时分析有孔虫和陆源碎屑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钕同位素的演变趋势,以排除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
吴琼刘志飞马瑞芳
关键词:有孔虫钕同位素古海洋
37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有机质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海洋学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广泛用于有机质来源示踪、生产力和海洋环境重建。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值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末次冰盛期(LGM)同步负偏,但是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演化过程的认识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在本研究中,我们详细调查了37 ka以来日本海中部LV53-23-1岩心沉积物δ^(13)C和δ^(15)N演化历史。结果显示,沉积物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6.3‰至-22.5‰和1.6‰至6.1‰,低值出现在LGM(26.5~17 ka)暗色层状泥发育时期,指示较强的陆源输入贡献。在Heinrich冰阶1时期(17~14.5 ka),δ^(13)C和δ^(15)N快速正偏,表明日本海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对应于对马海峡淹没及对马暖流入侵。14.5 ka之后,沉积物δ^(15)N值恢复到5‰,与开阔大洋海水硝酸盐的δ^(15)N值近似。我们采用二端员混合模型粗略地估算了有机质来源的相对贡献。LGM时期陆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5%至80%,14.5 ka以后海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0%至80%。除了增加的陆源有机质贡献以外,LGM时期沉积物δ^(15)N亏损还涉及如下过程:(1)较高的含Fe沙尘供给提高日本海表层海洋生物固氮效率;(2)缺氧环境盛行减弱成岩作用对沉积物δ^(15)N影响。37 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变化与有机质来源、营养盐的供给、表层生产力和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相关,实际受海平面和全球气候制约。
邹建军宗娴朱爱美豆汝席林锦辉冯旭光董智Sergey A.GORBARENKO郑立伟石学法
关键词:海平面末次冰期
南大洋南极带现代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sinistral)壳体重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海洋学应用
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sinistral)是中高纬度海区浮游有孔虫的优势种,但目前关于该种现代壳体钙化过程的受控因素及其在南大洋碳循环中的作用并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南大洋南极带表层沉积物中...
宋茜薇
关键词:南大洋柱状沉积物浮游有孔虫碳循环表层海水温度
宁夏同心韦州镇芦草沟剖面早-中奥陶世牙形石及其海洋学意义
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夏同心韦州镇芦草沟剖面的冶里组、三道坎组和桌子山组进行了系统的牙形石采集,共采得灰岩样品38件,总重超过100kg。样品经酸泡处理后共得到牙形石1420枚,经鉴定可归为32属46种,含有4个未定种。该...
李国帅
关键词:生物地层古海洋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翦知湣
作品数:166被引量:1,050H指数:2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浮游有孔虫 南海北部 古海洋学 晚第四纪 西太平洋暖池
王汝建
作品数:163被引量:754H指数:1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晚第四纪 放射虫 白令海 古海洋 楚科奇海
汪品先
作品数:257被引量:2,893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大洋钻探 深海 冰期旋回 古海洋学 地球系统
刘传联
作品数:94被引量:728H指数:1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颗石藻 钙质超微化石 古海洋学 第四纪 南海北部
成鑫荣
作品数:87被引量:823H指数:1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浮游有孔虫 氧同位素 古海洋学 碳同位素 有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