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56篇“ 古典文学“的相关文章
- 中国古典文学的“赋史”传统
- 2025年
- 引言。自晚唐孟启将“诗史”概念引人杜诗学批评以来,古典韵文之“史”的理论建构逐渐丰赡: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谓“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倡立“词史”说;沈珩为《天宝曲史》题词云“前此未有‘曲史’,则读‘诗史’者,亦未尽错综而得其解也。有‘诗史’,‘曲史’其可少乎”,提出“曲史”说。据此,当前学术界对“诗史”“词史”“曲史”的讨论方兴未艾。
- 王思豪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诗史晚唐周济词史
- 古典文学的观念还原与史论建构
- 2025年
- 文学观关乎文学是什么的基本问题,无论对于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研究而言,它都是首先要厘清的问题。20世纪早期古典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嬉变与转型,文学观念变迁是关键的原因之一。因此重新考察在古典文学研究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早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分析文学观念以及建基于其上的文学史观的变化,有助于我们今天在反思学术史的基础上,确立更适合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系统,建构更适合中国文学实践的文学史书写范式。
- 姜荣刚
- 关键词:古典文学研究文学史观文学史写作文学观念文学实践写作范式
- 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
- 2025年
-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围绕二者的内在契合展开,首先从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主体角度出发,剖析了文人文化素养、社会角色及精神追求对文化精神的内化;接着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在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精神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其在民间流传、文学教育及海外辐射等方面的贡献;最后阐述了这种契合在现代所具备的意义,涉及文化自信、创作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旨在通过深入挖掘二者关联,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 马琦陈智轩
-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精神内在契合文化传承
-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的现代阐释与价值重估
- 2025年
- 目前,针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解读和教学方法上,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现代视角出发,重新阐释这些作品,并对其价值进行重新评估。通过现代阐释和价值重估,这些作品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人文关怀,这对于深化古典文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 杨馨
-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文学价值重估
- 从“向内杀蠹”到“精神建国”——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转向初探
- 2025年
- 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以卢沟桥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经湘、黔、滇徒步到昆明,同人民接近,感受到日寇侵略下的时局艰难和百姓苦难,促使其研究发生转向。前期他向内走,做杀蠹芸香,将朴学考据的方法与西方学者的研究法相结合,探寻古老经典的真相,在先秦文学和唐诗研究上取得系列创新。后期他随校西迁,以“精神建国”为追求,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研究的目的、视野和价值观上出现转向,取得丰硕成果。尽管他的一些研究不免因时代局限而有偏颇,但其积极探索的学术精神,“精神建国”的学术追求,自我革新的学术勇气,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
- 龙文玲
- 关键词: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
- 朝鲜古典文学中的中国古代诗人符号
- 2025年
- 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等诗人及其诗作作为典型的中国符号在朝鲜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鲜明的痕迹。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其具象性、隐喻性、象征性为朝鲜古典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对象,亦对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产生一定的启示。
- 朴银姬毕娇娇
-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人文学史研究古典文学跨文化传播具象性文化强国建设
-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谢庄集校注
- 谢庄(421-466),字希逸,陈郡阳夏人,是刘宋中后期陈郡谢氏家族的后起之秀,也是永明文学的重要先驱人物。谢庄的诗文大多用典繁密、典雅精工、讲究语词雕琢,明显带有元嘉体诗人的创作特色,但在声律上追求平仄相对、句式整饬,...
- (南朝宋)谢庄作
- 论朱自清旧体诗词对古典文学的传承
- 2025年
- 朱自清的旧体诗词对古典文学的传承体现出由浅入深、从外形向神质推进的特点。诗人早期的《敝帚集》以承袭古典诗歌的辞意境为主,“师辞”主要体现为点铁成金式的创作,具体可分逐意和换意两种点化手法;“师意”即将夺胎法和换骨法巧妙结合,使二者递相交替,融汇互间;“师境”主要以汉魏六朝古诗之意和宋诗之理为目标对象,并于其上构筑独立艺境。后期诗集《犹贤博弈斋诗钞》按主题分为三类:一为漂泊羁旅诗,开始彰显诗人革辞革意式创作实践的成果;二为酬赠唱和诗,注重对古典语汇中的生命意识及杜诗文辞与精神的传承,同时更有意蕴创新;三为览胜抒怀诗,善融时代特征和现代性体验于旧诗创作,展现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先进诗学观念。
- 刘天禾
- 关键词:旧体诗词古典文学
- 西班牙汉学家雷林科的中国古典文学西译之路
- 2025年
-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对文学译介及其传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与分析西班牙汉学家、翻译家雷林科作为“友好使者”将中国古典文学译入西班牙语世界的选择与坚守之路。以译者身份阐释、译介选择及典籍西译开拓者的贡献为切入点,从翻译特点及策略、文本内外的译本推介与中华文化传播等维度,阐释其为中国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力求为中国文学在西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提供借鉴,以期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 刘颖
- 关键词:中国文学西班牙语
- 浅析古典文学在儿童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2025年
- 儿童阅读教学融入中国古典文学不仅能丰富儿童的文学素养,还能加深儿童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古典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道德启迪,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品位。古典文学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不仅能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还能激发儿童对文学的热爱。探索中国古典文学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推动其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将为实现儿童阅读教育目标提供重要支持。
- 薛珂璇
- 关键词:古典文学儿童阅读阅读教育传统文化语文素养
相关作者
- 蒋寅

- 作品数:336被引量:1,86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诗学 诗歌 范读 清代 王渔洋
- 王立

- 作品数:491被引量:7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母题 主题学 佛经故事 《聊斋志异》 复仇主题
- 陈友冰

- 作品数:55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夷夏之辨 李贺诗歌 汉化 古典文学 唐代文学研究
- 郑永晓

- 作品数:47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古籍数字化 黄庭坚 江西诗派 古典文学研究 宋诗
- 刘宁

- 作品数:55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唐代文学 古文 夷夏 儒家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