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9篇“ 变质基性火山岩“的相关文章
华北克拉通栖霞地区~2.9Ga变质基性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Hf-O同位素特征及构造意义
2024年
胶东地区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的早前寒武纪研究区之一。中太古代唐家庄岩群在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等方面一直少有研究。作者在栖霞地区对出露的唐家庄岩群变质表壳岩进行系统地质调查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变质基性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锆石SHRIMP U-Pb和Hf-O同位素等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变质基性火山岩岩浆锆石年龄为2907.9±6.3Ma,代表了中太古代唐家庄岩群的形成时间,并遭受新太古代早、晚期变质作用。这是~2.9Ga唐家庄岩群变质基性火山岩在胶东地区首次报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等,Th、Nb、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具有中等分异的REE配分模式。岩石中岩浆锆石具有相似的Hf、O同位素组成,εHf(t)值介于-0.68~+4.21,δ18 O值介于1.38‰~6.73‰。结合前人的工作,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胶东地区经历~2.9Ga岩浆事件,局部地段仍保留下了同时期的变质表壳岩;(2)唐家庄岩群是中太古代初始的洋盆环境中所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建造;(3)华北克拉通中太古代晚期是亏损地幔新生地壳加积的主要时期,局部地壳再循环了较老的陆源物质;(4)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经历了伸展构造背景,岩浆底侵作用使岩石发生强烈变质作用。
智云宝李秀章孙斌王立功王巧云戴广凯赵西强郭艳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
东昆仑塔格地区变质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演化特征
2020年
通过进行1:5万区调等相关工作,在青海格尔木市塔格地区发现一套主要由变质基性火山岩组成的绿片岩类,本文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特征表明该火山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特征表明近似于洋岛碱性玄武岩;变质演化总体有变形强,但变质程度低的特征。
李润根宋小坤江小强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
滇西无量山群北段变质基性火山岩夹层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2019年
滇西无量山岩群为原1:100万下关幅(1975)命名,为一套浅变质砂岩和泥岩,形成于滨海相-浅海陆棚相,其时代一般认为属古生代,但一直缺乏化石依据或准确的年龄数据。本次1:5万区调在澜沧江西岸云龙县毛草坪村无量山岩群四段(PzW4)的下部和上部获得两层变质基性火山岩夹层,根据野外岩石产状、镜下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恢复其原岩为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扩张环境。采用LA-ICP-MS技术,对下部和上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定,分别获得206Pb/238U年龄为(327±11)Ma(N=14,MSWD=6.7)和(284±3.7)Ma(N=27,MSWD=4.9),为早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晚期,这为无量山岩群形成时代及其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年龄依据,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古特提斯洋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与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吴继文林宇吕勇廖家飞吴亮君孟庆鑫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古特提斯洋
山西临县新太古代园子坪岩组变质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2019年
文章通过对山西临县洞山—南坪—后王家庄一带出露的新太古代园子坪岩组变质基性火山岩进行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其产出的构造环境。
武建斌
关键词:基性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
内蒙古温都尔庙地区白音诺尔一带变质基性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对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地区白音诺尔变质基性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变质基性火山岩原岩形成于(254.8±6.2)Ma,时代为晚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研究区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亚碱性拉斑系列,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Sr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Zr富集,元素Eu为正异常,具有E-MORB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地质特征应属于蛇绿岩组成部分,反映该地区在晚二叠世古亚洲洋尚未闭合,其闭合时间可能在早三叠世之后。
李尚启陈跃军韩仁道李森林石强吴国学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蛇绿岩
山西临县古元古代野鸡山群白龙山组变质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2017年
通过对山西临县地区出露的古元古代野鸡山群白龙山组变质基性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对其产出的构造环境进行探讨。
徐瑞英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基性火山岩
浅谈大同地区新太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
2016年
以大同市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基础,以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分析为手段,结合地质特征得出大同地区新太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多以透镜状、似层状产出于新太古代阳高岩组、黄土窑岩组变质深成岩中,其形成于火山弧的构造环境中。
张超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新太古代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
内蒙古锡林浩特早石炭世构造环境:来自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39
2016年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变质基性火山岩位于锡林浩特市东南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其野外产出状态为锡林郭勒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应用LA-MC-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测得两组年龄为334.5±3.5 Ma和323.4±2.4 Ma,表明岩石的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变质基性火山岩具有高Fe(TFeO=6.07%~10.55%)、高Mg(MgO=3.90%~11.29%)、高Al(Al_2O_3=12.68%~17.22%)、贫Ti(TiO_2=0.56%~1.69%)、富Na贫K(K_2O+Na_2O=2.12%~7.37%,K_2O/Na_2O=0.02~0.59)的特征,属于低钾—中钾低钛高镁铝钙碱性玄武岩或者安山岩,部分变质基性火山岩表现出高镁安山岩的特征。变质基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15.97×10^(-6)~176.0×10^(-6)),轻、重稀土分异不太显著(LREE/HREE=0.77~6.26),无明显Eu异常(δEu=0.48~1.13)。多数样品微量元素表现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以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安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岩石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变质基性岩的(^(87)Sr/^(86)Sr)_i较低,为0.701828~0.704096,ε_(Nd)(t)为+2.83^+6.61,表明其直接来源于亏损的岩石圈地幔。综上所述,基本可以判定锡林浩特地区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原始岩浆应起源于受俯冲板片脱水交代的亏损地幔楔,是岛弧环境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该基性火山岩应该是在古亚洲洋洋壳向北俯冲,俯冲板片脱水形成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流体进入上覆地幔楔,使地幔楔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表明在早石炭世,古亚洲洋在研究区并没有关闭,而是正处于俯冲消减阶段。
康健丽肖志斌王惠初初航任云伟刘欢高知睿孙义伟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早石炭世锆石U-PB年龄俯冲作用古亚洲洋
西秦岭铧厂沟金矿区变质基性火山岩成因及金成矿作用
铧厂沟金矿位于西秦岭勉略缝合带,属于造山带型金矿。矿区变质基性火山岩主要为三河口群细碧岩和碧口群变质玄武岩。细碧岩和变质玄武岩均呈条带状和透镜状分别分布于三河口群千枚岩、矿区南部碧口群凝灰岩和凝灰质千枚岩中。在详细的野外...
吴杰
关键词:西秦岭变质基性火山岩金成矿作用原生晕
文献传递
内蒙古温都尔庙群变质基性火山岩构造环境及年代新解被引量:19
2013年
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群主要由变质基性火山岩夹少量硅铁质岩和石英片岩组成,一直被认为是代表早古生代或更早期的洋壳残片或蛇绿岩套.本文对其中的变质基性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_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变质基性火山岩中锆石来源复杂,多为基性岩浆从围岩或其他源区捕获的,锆石年龄变化从晚太古代到早中生代,其中最小年龄为246~261Ma,限定该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原岩形成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或之后.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接近E—MORB,并且有向OIB演化的趋势,可能代表扩张规模有限的陆内洋盆环境.洋盆的形成与该区从早二叠世以来持续发生的伸展作用有关,到早中生代,该洋盆发生闭合.
初航张晋瑞魏春景王惠初任云伟
关键词:变质基性火山岩锆石年代学温都尔庙群中亚造山带

相关作者

覃小锋
作品数:68被引量:473H指数:17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早古生代 构造环境 地质意义
初航
作品数:31被引量:3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变质作用 年代学 云母片岩 地质意义 锆石
周府生
作品数:22被引量:26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早古生代 区域地质调查
魏春景
作品数:145被引量:1,221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变质作用 地质意义 榴辉岩 麻粒岩 变质
胡贵昂
作品数:31被引量:348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早古生代 构造环境 区域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