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2篇“ 受力性状“的相关文章
- 既有桩基对桩锚支护结构受力性状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为了深入了解既有建筑物桩基对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采用工程实测与数值分析相互论证的方法,结合长沙县某建筑基坑工程,借助midas GTS软件建立模型,从建筑物桩基长度、建筑物桩基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建筑物桩基荷载三个因素考虑对桩锚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桩长小于基坑开挖深度时,支护桩身的位移和沉降值随着桩长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建筑物桩基与基坑边缘距离越远,支护桩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以及桩身弯矩则越小;建筑物桩基荷载增加会引起支护桩身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的增大,且在一定范围内增长幅度呈线性关系。
- 张军赵爱华黄志鹏
- 关键词:桩锚支护建筑物桩基受力性状基坑工程
- 曲面滑坡条件下h型抗滑桩受力性状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依托公路大型滑坡治理工程,设计物理模型试验装置,设置同一滑面和桩体锚固深度,进行6组h型抗滑桩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不同连梁长度及后排桩悬臂段高度(连梁高度)时桩顶位移变化规律、桩身弯矩和桩后土压力分布特征,研究曲面滑坡条件下h型抗滑桩受力性状及其内在机制,并给出桩后滑坡推力抛物线型分布的一般函数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h型抗滑桩受力过程桩顶水平位移变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三阶段特征,桩身弯矩分布呈现正、负交变现象,后排桩桩顶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明显大于前排桩;降低后排桩悬臂段高度不影响桩身弯矩分布特征,但对于桩顶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量值,后排桩明显减小,前排桩有所增大;增减连梁长度对前、后排桩之间荷载传递与协同受力特性影响显著,使得前、后排桩水平变形及桩身弯矩随之产生变化;连梁正、负弯矩极值均处于连梁端部,相比于连梁长度,连梁弯矩的大小及分布形态受后排桩悬臂段长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连梁长度的减小或后排桩悬臂段长度的增加,后排桩桩后土压力表现出抛物线型、重心偏下的抛物线型及近似梯形的分布形态。此外,给出的滑坡推力函数表达式能较好的表征其抛物线型分布特征,通过调整合力作用点参数,亦可对滑坡推力近似梯形的分布类型进行描述。
- 李永辉张信张鼎浩王卫中
- 关键词:公路边坡模型试验受力性状土压力分布
- 齿形帷幕双排预制桩一体化围护结构受力性状研究
- 崔哲琪
- 软土地区沉井下沉侧壁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 2024年
- 通过现场试验得到软土地区沉井开挖下沉过程中的侧壁土压力与沉降规律,是深入研究沉井侧摩阻力发展规律的可靠手段。对宁波地区引水工程沉井侧壁土压力及下沉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测,分析沉井侧壁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沉井沉降与侧壁土压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侧壁土压力松弛现象,因此提出一种新的软土地区浅层沉井侧摩阻力计算模型,新模型计算的总侧摩阻力分布曲线与实测曲线接近,并通过实际工程对侧摩阻力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 吴慧明马泉坤刘越方林伟李行旺
- 关键词:软土地区土压力沉降
- 波浪作用下临海基坑非等长双排钢板桩受力性状研究
- 2024年
- 临海基坑工程考虑波浪作用影响,常采用非等长双排钢板桩进行支护,现有双排桩计算模型不适用于此类结构内力变形的计算.为探究波浪作用对此类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根据其受荷及布置特点,对现有计算模型中桩土作用力计算方法、前后排桩土压力分配模式及约束形式进行改进,提出非等长双排钢板桩计算模型,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分析波浪作用对非等长双排钢板桩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无波浪作用时,基坑侧(前)排桩的弯矩峰值约为临海侧(后)排桩的2倍,前、后排桩弯矩分别呈“抛物线”和“S”型分布;(2)无波浪作用时,前、后排桩水平位移峰值相等且均出现在桩顶,分别呈“对数函数”与“线性函数”型分布;(3)波峰作用下,前、后排桩弯矩及水平位移变化规律与无波浪作用时基本一致,但弯矩及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增大121%和87%左右;(4)波谷作用下,前、后排桩弯矩及水平位移最大值显著减小,但两者分布规律相较于无波浪作用时亦无较大差异.
- 罗战友李博奚灵智俞建强莫修栋
- 关键词:波浪作用
- 浸水浅埋黄土隧道复合地基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 2023年
- 湿陷变形是黄土隧道建设与运维过程中一直面临的难题,其中复合基底在黄土隧道建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黄土隧道的湿陷变形问题。为了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层隧道复合基底承载力及其湿陷变形问题,通过室内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复合基底浸水和未浸水工况下基底受力变形性状,结果表明:较天然基底,复合基底各测点应力响应深度有所增大,基本都在60 cm以内,但基底土体应力减小幅度较无桩工况有所减小;浸水能提高复合基地桩顶和桩间接触压力,但桩顶压力变化趋势相对较大;此外,浸水作用能降低加固区应力增量,下卧层应力增量有所增大。
- 胡昆昆何勇李又云刘路路
- 关键词:黄土隧道受力性状模型试验
- 一种岩溶发育地区基坑支护桩受力性状的室内模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溶发育地区基坑支护桩受力性状的室内模型装置,包括支架,模型箱,水泥土,模拟土层,支护装置,设于支护桩上的传感器,用于对模拟土层进行震荡的激振器,设于水泥土和/或模拟土层内的气囊,以及摄像机,气囊内填...
- 黄智国谢晟韦巡洲刘岩范晓强陈恩友魏景涛朱书伟张钦文梁朋黎森宇
- 江底凹形纵坡小净距隧道混凝土衬砌的受力性状研究
- 2023年
- 针对江底凹形纵坡小净距隧道,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混凝土衬砌的受力性状。数值模型考虑了上覆江水、凹形纵坡、施工过程、服役期渗水、双洞间净距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过程对不同位置衬砌受力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双洞净距从0.5B(衬砌环的外直径)增大到1B时,服役期渗水前后的先行洞下转处衬砌最大压应力的变化量明显增大;斜坡段与转折段交界处的衬砌是受力的关键部位;建议江底凹形纵坡隧道在维修养护时,注意下坡段、转折段、上坡段的衬砌受力性状的不同。
- 胡建宾李桐刘瑞康岳健
- 关键词:江底隧道小净距衬砌受力性状
- 圆形地连墙初始缺陷对其受力性状的影响
- 2023年
- 受实际施工工艺的限制,圆形地连墙支护结构并不连续,实际是各成槽段组成的正多边形,势必会对地连墙的受力性状产生影响。以云南滇中引水倒虹吸工程接收井圆形基坑为背景模型,建立正十四边形地连墙与圆形地连墙的数值模型,从而获得地连墙开挖过程中的力学参数模拟值,并将之与实际工程的弯矩、位移监测值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其变化规律。
- 周睿张军张家语
- 关键词:受力分析正多边形数值模拟监测分析
- 超深地铁基坑开挖变形及受力性状研究
- 杨宇航
相关作者
- 张忠苗

- 作品数:151被引量:2,138H指数:3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受力性状 软土地基 桩端后注浆 桩身压缩 侧摩阻力
- 张乾青

- 作品数:324被引量:1,05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隧道 模型试验 相似材料 单桩 加载装置
- 张广兴

- 作品数:35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研究主题:受力性状 钻孔灌注桩 注浆 土钉墙 静载试验
- 岳健

- 作品数:97被引量:294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隧道掌子面 隧道工程 隧道 小净距隧道 围岩
- 辛公锋

- 作品数:22被引量:44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超长桩 软土地基 泥皮 受力性状 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