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6篇“ 发酵程度“的相关文章
红茶发酵程度检测用同步发酵泡茶装置及泡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红茶发酵程度检测用同步发酵泡茶装置及泡制方法,包括发酵测试浸泡盘和旋转轴,发酵测试浸泡盘中心设有转轴套,转轴套外壁与发酵测试浸泡盘内壁之间设有多个均匀的扇形发酵浸泡室,与每个扇形发酵浸泡室对应的转轴套筒体上分...
陈清琰
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快速判别发酵酸肉发酵程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快速判别发酵酸肉发酵程度的方法,本发明以肉制品发酵过程的不同阶段的包括蛋白质降解程度和氨基酸含量变化等理化性质的入手,形成了发酵肉制品发酵程度判别标准,首次将拉曼光谱应用于对发酵酸肉制品进行快...
李苗云赵莉君刘世杰曹诗佳梁栋朱瑶迪柳艳霞孙灵霞马阳阳
基于智能感官技术及BP神经网络的制枳壳饮片发酵程度快速判别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智能感官技术对不同发酵程度的制枳壳饮片外观性状进行分析,并构建制枳壳发酵程度的快速辨识模型以及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的逐步回归模型,以期为制枳壳饮片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色仪、电子鼻测定不同发酵程度制枳壳的外观性状指标(颜色、气味),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不同发酵程度制枳壳饮片快速辨识模型。采用HPLC法对枳壳中8种黄酮类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芸香柚皮苷、橙皮苷、枸橘苷、橙皮素-7-O-葡萄糖苷、柚皮素、橙皮素)进行定量测定,并将制枳壳饮片外观性状与黄酮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颜色、气味与内在成分之间的定量模型。结果单源的色度值、气味特征值不能将生枳壳与不同发酵程度制枳壳完全区分,基于“色度-气味”数据融合建立的BP神经网络判别模型较Fisher线性判别模型的分类预测效果更好,能够快速、准确地辨识不同发酵程度制枳壳饮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制枳壳饮片色度值与所含8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电子鼻气味响应值与成分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构建的逐步回归模型可通过颜色、气味的外观性状参数快速预测制枳壳饮片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结论基于“色度-气味”构建的BP神经网络辨识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判别制枳壳发酵程度,“外观性状-成分”回归模型的建立为制枳壳质量的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罗雨婷陈雪梅卢晓梅方杨冰许晓玲黄爱华杨婷汪金玉夏荃
关键词:发酵BP神经网络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柚皮苷橙皮素
一种红茶发酵程度判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发酵程度判定方法,包括第一步:构建2*3IDA传感器阵列;第二步:制备红茶发酵茶样;第三步:获取传感图像信息并将所述传感图像信息与红茶发酵程度建立判定模型;第四步:依据所述判定模型判定所述茶样的红茶发...
邓威威贾慧艳王玉洁宁井铭袁文旋
食品发酵程度识别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食品发酵程度识别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信息;将挥发物信息输入到发酵程度检测模型中,以识别挥发物信息对应的物质成分,并确定待...
董大明杨崇山矫雷子田宏武赵贤德邢振刘帅马世祥杨桂燕曹丰晶
一种通过pH值快速判定普洱茶发酵程度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普洱茶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pH值快速判定普洱茶发酵程度的方法,其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目标容量的发酵罐,对接种微生物的普洱茶原料进行发酵,得到多组茶叶pH值,没食子酸含量和茶褐素含量数据;(2...
余龙江朱圆敏杨子玺谢燕霞闵琪陈雪敏付春华金文闻
一种判断六堡茶发酵程度的方法、六堡茶发酵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六堡茶发酵程度的方法、六堡茶发酵方法,该判断六堡茶发酵程度的方法包括:于六堡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取茶样并制作样品茶汤,通过色差仪测定所述样品茶汤的红绿度a和黄蓝度b;通过式一得到所述样品茶汤的色度值F,并...
庞月兰黎敏刘助生胡启明郭春雨吴潜华廖贤军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快速检测微生物发酵程度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快速检测微生物发酵程度的方法。包括标准比色系列的制备、pH与色盘RGB亮度值之间的回归分析及统计分析、表皮葡萄球菌对不同糖发酵的RGB亮度值结果统计分析、三种菌发...
孙慎侠黄俊铭郑全张庆镐
酸奶发酵程度指示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酸奶发酵程度指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花色苷10‑40份、甜菜红2‑10份、碳酸氢钠10‑20份、琼脂粉3‑5份,水80‑100份。其制备方法为:1)花色苷、甜菜红及水混合,备用;2)碳酸氢钠与余量的水混合,备...
石丽华朱乘风
一种基于3D-SwinT-CNN的红茶发酵程度判别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3D‑SwinT‑CNN的红茶发酵程度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发酵红茶高光谱图像采集及预处理;S2:设计3D Swin Transformer模块;S3:设计3D‑Swin...
朱逢乐姚欢赵章风王健彭继宇

相关作者

宁井铭
作品数:231被引量:850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茶叶 红茶 绿茶 黄茶 近红外光谱
刘波
作品数:1,309被引量:3,758H指数:2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芽胞杆菌 青枯雷尔氏菌 微生物发酵床 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
朱育菁
作品数:611被引量:1,627H指数:20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青枯雷尔氏菌 芽胞杆菌 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 致病力
张正竹
作品数:340被引量:1,669H指数:2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茶叶 茶树 绿茶 咖啡碱 近红外光谱
张燕忠
作品数:15被引量:179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茶饮料 发酵程度 冷后浑 稳定性 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