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52篇“ 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相关文章
- 纳豆激酶生产菌株选育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 2025年
- 以实验室保藏的纳豆芽孢杆菌SIPI-W-N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和DES诱变,获得了突变株SIPI-W-N5-16,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突变株SIPI-W-N5-16较出发菌株产纳豆激酶活力提高了149.24%,并确定了该突变株最佳摇瓶发酵配方,采用该发酵培养基发酵突变株SIPI-W-N5-16,其产纳豆激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104%。
- 文雯胡海峰
- 关键词:纳豆激酶发酵菌株选育响应面试验
- 一种用于林可霉素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培养基优化提高林可霉素产量的方法
- 本发明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进行了林可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使其与基因工程菌的匹配性更高。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小分子硫醇和氨基酸的一种或多...
- 储炬赵胤旭田锡炜杭海峰杜云菲
- 茄病镰刀菌产环孢素A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 2025年
- 为提高茄病镰刀菌产环孢素A(1)的产量,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1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成分,包括碳源、有机氮源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优化配方为:葡萄糖31.3 g/L,麦芽糊精62.7 g/L,酪蛋白17.3 g/L,酵母浸膏LM8018.7 g/L,L-缬氨酸7.15 g/L。在此条件下,1摇瓶产量提高至4283 mg/L。继而考察不同补料工艺对1产量的影响。最终,采用流加补料的方式使25 L发酵罐中1的产量达到5247 mg/L,相较于原始配方提高了72.49%,为1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 王子璠李继安林惠敏
- 关键词:环孢素A免疫抑制剂自身免疫病单因素试验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雷帕霉素发酵培养基优化
- 2025年
- 目的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优化雷帕霉素发酵培养基。方法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筛选影响雷帕霉素产量显著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实验建立数据样本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最后耦合遗传算法对模型全局寻优。结果黄豆饼粉和赖氨酸对雷帕霉素的合成有显著的正效应,葡萄糖对雷帕霉素的合成具有显著的负效应。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的决定系数与相对误差分别为0.998与2.29%。最终获得影响雷帕霉素发酵主要因素配比:葡萄糖6.5 g·L^(-1),黄豆饼粉23.2 g·L^(-1),赖氨酸7.9 g·L^(-1)。结论优化后培养基的发酵水平较原培养基提高了21.1%,达到预期效果。
- 陈晓明金东伟陈夏琴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雷帕霉素
- 高产核糖核酸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选育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 2024年
- 核糖核酸(RNA)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工业。该研究以可利用乳糖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TY-20为亲本菌株,采用同源重组技术过表达己糖转运蛋白编码基因HXT14、HXT15,构建重组菌株TY20-HXT14、TY20-HXT15,以期提高菌株的乳糖利用率与RNA含量。在此基础上,以胞内RNA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重组菌株TY20-HXT14的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重组菌株TY20-HXT14的生长性能较好、胞内RNA含量最高,其在乳糖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OD_(600 nm)=1.000)时,胞内RNA含量较亲本菌株TY-20提高14.48%。重组菌株TY20-HXT14产RNA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乳糖添加量14.8%,酵母浸粉添加量1.04%,磷酸二氢钾添加量为0.31%,硫酸镁添加量0.2%。在此培养基组成下,重组菌株TY20-HXT14的胞内RNA含量达到18.04%,与优化前相比(14.23%)提高了26.77%。
- 郭灿卢东霞张鹏杰陈叶福肖冬光郭学武
- 关键词:核糖核酸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同源重组培养基优化乳糖
- 基于非粮糖蜜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发酵培养基优化与中试放大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促进绿色生物基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发展,推进非粮糖蜜发酵等工艺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运行,压缩PHA发酵成本,提高生产强度,该研究以盐单胞菌(Halomonos sp.)TD01为发酵菌株,基于非粮糖蜜原料发酵生产PHA。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并调整补料培养基后进行中试放大验证。结果表明,生产PHA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糖蜜添加量33.2 g/L,尿素添加量2.5 g/L,硫酸铵添加量2.2 g/L。在此优化条件下,PHA产量为3.12 g/L。通过2 L扩大发酵罐培养得到PHA总产量达到67.36 g/L,较优化前产量增长142.13%;5 kL中试发酵得到PHA总产量为51.16 g/L,较优化前产量增长了83.90%。
- 李舒婷袁凯李华周卫强唐堂杨小凡刘海军李方亮李凡李义彭超
- 关键词:聚羟基脂肪酸酯糖蜜发酵培养基响应面优化中试放大
- 黏细菌A96-1产埃博霉素B的鉴定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
- 2024年
- 目的 筛选埃博霉素B产生菌,并优化发酵培养基,以提高发酵产量。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从实验室保存的菌库中筛选出埃博霉素B产生菌,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结果 获得1株产埃博霉素B的黏细菌A96-1,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马铃薯淀粉6 g/L,玉米浆干粉2 g/L,CaCl_22 g/L,MgSO_4·7H_2O 3 g/L,微量元素溶液1 mL/L,树脂添加量2%,埃博霉素B发酵产量为251.4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3.83倍。结论通过菌株筛选和优化的培养基大幅提高了埃博霉素B的产量,为今后其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提供参考。
- 翟辰欣苏千景刘言柳远哲葛燕王泽建梁剑光
- 关键词:黏细菌发酵优化正交实验
- 一株产L-苹果酸黑曲霉菌株的诱变筛选及发酵培养基优化被引量:2
- 2024年
- 为筛选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菌株,通过紫外诱变与高浓度放线菌酮迭代诱变的方法,将野生型菌株诱变为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菌株,并对其种子或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诱变所得一株产L-苹果酸能力强的黑曲霉CGMCC NO.40550菌株,其摇瓶发酵时种子培养基最适葡萄糖浓度为60 g/L、最适氮源为(NH_4)_2SO_4 4.95 g/L,黑曲霉菌球形成最优转速220 r/min;发酵培养基最适葡萄糖和最适(NH_4)_2SO_4浓度分别为180 g/L和4.95 g/L,Cu SO_4·5H_2O为其生产苹果酸最佳微量元素,最适添加量为0.065 g/L。通过单因素实验的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更有利于L-苹果酸的合成,发酵96 h时L-苹果酸产酸量达到18.15 g/L,显著提高了245%,L-苹果酸占总酸的百分比达到71.69%。本研究为L-苹果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 刘书彤石冰冰谭奕阳厉成伟魏彩霞王德培薛鲜丽
- 关键词:紫外诱变L-苹果酸摇瓶发酵
- 顶头孢霉菌产头孢菌素C发酵培养基优化
- 2024年
- 以头孢菌素C生产菌株顶头孢霉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种氮源对头孢菌素C产量的影响。通过多因子二水平分析实验、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确定最佳氮源为蛋氨酸、玉米蛋白粉、豆油,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蛋氨酸为0.93 g/L、玉米蛋白粉为4.96 g/L、豆油为6.33 g/L。在此发酵配方下,头孢菌素C产量可达33.21 g/L,较初始配方提高16.24%。
- 李建平孟利钢张世星冯涛于娜娜
- 关键词:头孢菌素C顶头孢霉菌响应面法
- γ-谷氨酰转肽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高效表达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 2024年
- γ-谷氨酰转肽酶是一种能催化底物谷胺酰胺形成γ-谷氨酰-酶复合体,再被受体底物(如氨基酸、短肽)亲核取代,发生转肽反应形成γ-谷氨酰肽的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CK6作为表达宿主,以来源于枯草芽胞杆菌的173种信号肽为基础构建γ-谷氨酰转酶信号肽筛选文库,筛选出最优信号肽SP_(cotC),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动子筛选,得到最优启动子P_(aprE),最终构建了一株高效分泌表达γ-谷氨酰肽酶的重组菌株BS-gts3,摇瓶发酵胞外酶活力最高为5.04 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筛选出最优培养基:乳糖31.73 g/L、FM80250.26 g/L、硫酸镁1.24 g/L、KH_(2)PO_(4)1.25 g/L、K_(2)HPO_(4)0.75 g/L,胞外酶活提高了12%,为5.623 U/mL。并进行5 L发酵罐放大培养,在38 h,胞外酶活力达到最高28.18 U/mL,是已报道的最高水平。该研究对γ-谷氨酰转肽酶的产品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 张祖政毛泽敬余华顺张彦张彦龚大春郑贤良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Γ-谷氨酰转肽酶启动子信号肽
相关作者
- 陈宁

- 作品数:439被引量:1,36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发酵 谷氨酸棒杆菌 黄色短杆菌 大肠杆菌 发酵条件
- 郝晓娟

- 作品数:85被引量:4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菌株 生物防治 生防菌 红芸豆 尖孢镰刀菌
- 程新

- 作品数:126被引量:48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乳酸菌 菊芋 胞外多糖 发酵 植物乳杆菌
- 徐庆阳

- 作品数:599被引量:6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发酵 基因工程菌 生产菌株 大肠杆菌 谷氨酸棒杆菌
- 刘建军

- 作品数:223被引量:9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菌株 发酵 选育 衣康酸 L-苹果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