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6篇“ 反相流动注射“的相关文章
反相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唑啉钠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头孢唑啉钠能抑制磷钼钒杂多酸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测定头孢唑啉钠的化学发光新体系。头孢唑啉钠在3.0×10-7~8.0×10-5 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8 g/mL;对5.0×10-6 g/mL的头孢唑啉钠进行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该方法快速、灵敏,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头孢唑啉钠针剂的测定。
瞿鹏瞿昊宏宋凌霄田爱华
关键词: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头孢唑啉钠磷钼钒杂多酸鲁米诺
反相流动注射法自动转换快速测定海水中的磷酸盐和硅酸盐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抗坏血酸还原磷/硅钼杂多酸形成蓝色络合物,在880 nm波长下有稳定的吸收,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得到可以快速测定海水中硅酸盐和磷酸盐的反相流动注射法,本系统的测定范围分别是5~200μg.L-1(PO34--P);40~2000μg.L-1(SiO23-_Si)。线性工作曲线方程为y(mV)=0.9240x+79.598(PO34--P),y(mV)=0.1110x+62.825(SiO23--Si);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1.093%(PO34--P)(n=15),0.948%(SiO23-_Si)(n=10);回收率分别是90.9%~103.9%(PO34--P),95.1%~113.0%(SiO23—Si)。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3μg.L-1(SiO23--Si),2μg.L-1(PO34--P)。方法简便,可以快速分析海水中磷酸盐和硅酸盐含量。
杨东静蒋和梅陈姝娟张新申
关键词:钼蓝法硅酸盐磷酸盐
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盐酸林可霉素对Luminol-KIO4体系化学发光有强烈的增敏作用,结合反向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9~7.0×10-5mol.L-1,检出限为3.4×10-9mol.L-1,对对于浓度为1.0×10-7mol.L-1的盐酸林可霉素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以片剂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检验方法的回收率,测得结果在99.6%~101.0%之间.
陈建福
关键词:化学发光盐酸林可霉素流动注射
反相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扑热息痛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扑热息痛能抑制磷钼钒杂多酸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一个测定扑热息痛的化学发光新体系.扑热息痛在2.0×10-7~6.0×10-5 g/mL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10-8 g/mL.对8.0×10-6 g/mL的扑热息痛进行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4%.该方法快速、灵敏,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小儿速效感冒灵中扑热息痛的测定.
卫世乾
关键词: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扑热息痛磷钼钒杂多酸鲁米诺
反相流动注射胶束增敏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硝苯地平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胶束介质中硝苯地平对碱性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结合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硝苯地平的新方法.硝苯地平浓度在3.5×10-104.0×10-8g.mL-1范围内时,化学发光强度与硝苯地平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n=11,c=3.5×10-9g.mL-1),方法检出限为4.2×10-11g.mL-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用于硝苯地平片剂中硝苯地平含量的测定。
杨猛马红燕任晓明张越诚
关键词:硝苯地平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胶束增敏
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铬(Ⅵ)被引量:1
2011年
在硫酸介质中,铬(Ⅵ)对溴酸钾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将反相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应用于该反应体系,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铬(Ⅵ)的分析方法。在优化试验条件下,铬(Ⅵ)的线性范围为0~3.0 mg/L,检出限为0.03 mg/L。采用该方法测定工业废水和电镀废液中的铬(Ⅵ),其相对标准偏差≤1.2%,加标回收率为94.5%~96.7%,结果令人满意。
苏苓
关键词: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
反相流动注射-紫外光还原-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硝酸盐被引量:8
2011年
1引言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水体中。当饮用水中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地表水中硝酸盐大量积累,则可能引起藻类过度繁殖,溶解氧耗竭,水质恶化。目前,检测硝酸盐的最常用方法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经重氮偶联反应后由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1]。此类方法已较好地与流动分析技术相结合。
张敏袁东星冯思超黄勇明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浓度反相流动注射饮用水光还原环境水体
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黄芩苷被引量:2
2010年
在碱性介质中,K3Fe(CN)6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黄芩苷对该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利用该化学发光的抑制体系,结合反相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黄酮类药物黄芩苷含量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黄芩苷浓度在1.0×10-8~1.0×10-7和3.0×10-7~4.0×10-6mol/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抑制强度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对3.0×10-7mol/L的黄芩苷进行平行测定10次,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该方法可应用于银黄口服液中黄芩提取物(黄芩苷计)的含量测定。
林启凰蔡怡珊刘爱林陈伟黄金宝廖靖萍林新华
关键词: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黄芩苷银黄口服液
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
2010年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与铁催化的过氧化氢氧化藏红T褪色反应体系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的快速分析方法。在优化试验条件下,铁的检出限为0.03mg/L。采用该方法测定水样中的铁,其相对标准偏差≤1.9%,加标回收率为103.7%~104.9%,结果令人满意。
苏苓王庆霞
关键词:反相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
停留-反相流动注射阻抑光度法测定超痕量铋(Ⅲ)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在B-R缓冲溶液介质中,Bi(Ⅲ)对H2O2氧化孔雀石绿(MG)褪色反应的显著阻抑作用,建立了一种停留-反相流动注射阻抑光度法测定超痕量Bi(Ⅲ)的新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0.54 ng/L,检出限为9.9×10-4ng/L,相关系数为0.9992。对0.001 ng/LBi(Ⅲ)平行测定11次的标准偏差为1.3%,进样频率为20.9次/h。该方法可直接用于人发和水中的超痕量Bi(Ⅲ)的测定,回收率为96.0%~102.0%。
高芝高楼军柴红梅
关键词:反相流动注射孔雀石绿

相关作者

于振安
作品数:35被引量:103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体系 流动注射分析 流动注射 光泽精
张新申
作品数:496被引量:2,166H指数:2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流动注射 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分析 进样阀 低压离子色谱
袁东星
作品数:286被引量:1,976H指数:2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固相萃取 有机磷农药 多环芳烃 水样 流动注射
王术皓
作品数:157被引量:641H指数:15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光度法测定 鲁米诺 双酚A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张敏
作品数:62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铬 石油烃降解菌 反相流动注射 流动注射 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