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9篇“ 双车道公路“的相关文章
双车公路超车行为安全研究进展
2025年
双车公路超车行为作为一项复杂且极为危险的驾驶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已成为驾驶行为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聚焦双车公路超车行为安全,运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对该领域的潜在研究主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梳理了超车视距评估与间隙接受决策行为建模、超车安全影响因素与碰撞风险评估、超车持续时间及交通仿真建模、超车碰撞预警系统安全分析4个主题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双车公路超车行为安全研究总体上面临数据获取的难度、模型参数选择的不确定性、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超车事故数据以及多车结队超车、弯超车等非常规超车场景下的现场观测数据支撑较为薄弱;影响超车安全的路、环境、驾驶员等因素难以被全面捕捉,增加了模型参数选择的不确定性;面对现实交通环境的复杂动态变化,超车模型的实时性、敏感性可能不足。在总结现有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认为未来研究应从4个方面重点改进:一是完善超车视距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拓展智能网联背景下的动态超车视距和间隙接受决策研究;二是强化多维因素对超车安全耦合影响机制的挖掘,构建超车风险的动态演化分析方法;三是深入解析异质交通流状态下超车持续时间与超车风险的关系,着力开发针对双车公路超车的交通仿真软件;四是完善超车碰撞预警系统的微观驾驶行为和宏观交通运行影响分析,提升超车碰撞预警系统的集成应用研究。
戢晓峰俸才梅李武李武覃文文
关键词:安全工程交通仿真
山区双车公路超车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
2025年
为探究山区双车公路行驶车辆的超车行为特性,基于无人机高空拍摄的超车行为视频数据,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生存森林的超车持续时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超车行为相关车辆的行驶轨迹,并对超车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采用非参数Kaplan-Meier模型和全参数加速失效时间(Accelerated Failure Time, AFT)模型确定影响超车持续时间的关键协变量;最后,构建随机生存森林模型预测山区双车公路的超车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山区双车公路平均超车持续时间为12.3 s,考虑超车类型的超车持续时间在无对向来车时表现出显著差异;相较于固定效应AFT模型,全参数AFT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超车距离、超车车辆最终速度、被超车辆类型是影响超车持续时间的关键变量;对比随机森林模型、生存支持向量模型、XG-Boost模型,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在一致性指数和整合布里尔分数等方面均优于前三者,且考虑超车类型对山区双车公路超车持续时间的预测效果影响较小;根据变量重要性排名,超车距离和两车的初始速度差对超车持续时间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山区公路行车安全提供参考.
覃文文刘云贵臧津延李武李武戢晓峰
关键词:交通工程山区双车道公路
山区双车公路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
2025年
跟驰状态反映车辆间的跟随风险程度,为预测山区双车公路路段车辆跟驰状态变化路径,本文利用无人机拍摄视频数据,构建基于高阶马尔可夫链的弯路段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模型。首先,从视频数据中提取跟驰车辆轨迹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提炼表征跟驰状态的公因子特征;其次,利用K-Means++算法对公因子特征进行聚类,将小客车跟驰状态分为强跟驰、弱跟驰和强弱过渡区间这3种状态;最后,引入高阶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山区双车公路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结果表明:强跟驰和弱跟驰状态的转移存在状态转移的过渡区间,强跟驰时,前导车对跟驰车有较强的制约性,跟驰车辆速度随前导车变化而发生延迟性变化,随着跟驰状态由强转弱,制约性会逐渐降低;七阶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预测的准确率高达97.6%以上;3种跟驰状态的自转移概率分别为97.57%、98.90%和96.74%,状态之间的转移方面,强跟驰与弱跟驰直接转移概率较低,过渡区间在转移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提出的方法在预测小客车跟驰状态转移时具有优越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研发前车碰撞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提供方法基础。
覃文文白碧璇韩春阳韩春阳谷金晶戢晓峰
关键词:交通工程山区双车道公路
双车公路局部路段单车交替通行信号动态配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双车公路局部路段单车交替通行信号动态配时方法,包括确定事件的局部路段交通影响范围;采集交通流数据,解析交通流特征;计算基于延误的小型车等效量,计算大型车不利影响因子;构建双车公路事件影响路段交替通行的信...
谢世坤杨轸徐贵龙冯洋
双车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事故预防
2024年
双车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的重要性和目的在于提高双车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双车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更加严重和复杂,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并提高公路交通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基于此,本文便对双车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与事故预防进行简单探讨,仅供参考。
王朝魏志强梁源
关键词: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事故预防
双车公路安全设计一致性评价模型研究
2024年
路安全设计一致性能够体现路线形设计条件与驾驶人期望的一致性,而安全设计一致性评价模型是判别设计一致性程度的关键。以占我国公路网总里程80%以上的双车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驾驶模拟实验,基于建立的运行速度和可以代表驾驶员期望的惯性速度预测模型,构建了一个双车公路路段线形一致性评价模型。利用K-means聚类法得到路段的风险类别,进而确定了一致性评价标准和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惯性速度与运行速度围成的面积以及标准差越小,一致性评价参数C值越大,一致性越好,反之亦然。路段风险大小和一致性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当C≤1时,路段属于Ⅰ类风险路段,一致性最差,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当12时,路段属于Ⅲ类风险路段,一致性最好,安全性也最高。研究成果可为双车公路路段安全设计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刘瑄张志清朱雷鹏张颖王慧竹
关键词:道路安全设计双车道公路
高原山区双车公路超车车设置条件与参数
2024年
为给高原山区双车公路超车车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针对高原山区双车公路超车车设置的几何条件、交通量条件与设置长度开展研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超车车长度与运行速度的相关性研究。首先,结合高原山区条件的影响,从保证超车车辆驾驶人舒适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高原山区双车公路超车车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其次,从车辆转向安全行驶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超车车的最大上坡和下坡坡度条件;然后,建立了双车公路交通冲突时间与交通量、设计速度的关系模型,并给出了各设计速度下设置超车车的交通量条件;最后,基于VISSIM仿真试验数据,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构建了高原山区双车公路超车车长度模型。结果表明:在高原山区环境下,当双车公路的设计速度分别为80,60,40 km/h时,满足设置超车车要求路段的交通量应大于392,364,318 pcu/h;平面圆曲线半径应大于610,370,200 m;下坡方向的最大纵坡分别为―2.4%,―2.7%,―3.2%;上坡方向的最大纵坡分别为2.6%,3.0%,3.5%;在同一交通量条件下,随着双车公路超车车长度的增加,小客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当超车车长度达到一定值时,平均运行速度维持在80 km/h,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邹峰张驰李超同吴成余颜家强
关键词:道路工程双车道公路曲面拟合
山区双车公路货车移动遮断小客车跟驰风险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24年
选取典型山区双车公路和直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航拍视频提取的交通轨迹数据,通过轻度提升机算法构建了货车移动遮断下小客车跟驰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分析了模型关键特征参数风险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轻度提升机算法的风险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6.9%,具有优越性,速度差、跟驰间距是模型关键特征参数,直上单因子重要度更大;相比弯,直路段危险驾驶行为突出,大幅横向偏移等不稳定跟驰特征明显;由模型解释器结果可知,当速度差小于0.5 m/s、跟驰间距大于40 m时,是较为安全的跟驰状态。
戢晓峰徐迎豪普永明郝京京郝京京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山区双车道公路
山区双车公路曲线设计对机动车交通冲突的影响研究
白鑫宇
基于风险感知的山区双车公路车辆驾驶意图识别研究
李欢

相关作者

张铁军
作品数:48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
研究主题:双车道公路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公路 山区双车道公路
戢晓峰
作品数:250被引量:1,447H指数:19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出行信息 可达性 运输经济
唐琤琤
作品数:48被引量:252H指数:9
供职机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交通工程 双车道公路 高速公路 交通标志 公路
刘江
作品数:132被引量:655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列车定位 被动锁模 全光纤结构 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
荣建
作品数:447被引量:2,466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交通工程 信号交叉口 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 驾驶行为